载具决定生态,拥抱电动飞机新时代——低空经济系列研究(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投资要点

eVTOL基本概况:低空经济的最佳载具,新质生产力代表

1)主要特点:

①电动化:以电力为主要动力来源,具备绿色环保、低噪音等优势;国内电动化产业基础深厚,降本空间大;eVTOL再无航发擎肘,中国有望复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弯道超车”的成功模式,争夺产业话语权。

②垂直起降:无需长跑道,起降场占地小,投资成本低;便捷性突出,可在城市部署。

③可载人:进一步拓展传统无人飞行器应用场景,可应用于城市通勤等客运场景。

2)应用场景:城市空中交通有望成为eVTOL主要应用场景。

3)市场空间:根据全球调研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测算,203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34亿美元。

eVTOL行业发展:商业化进程提速

1)随着亿航智能取得全球首证(TC证),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企业有望加速取证并将飞行器投入商用。国内目前已有3款电动飞机取得TC证,分别是亿航EH216-S(载人eVTOL)、零重力RX1E-A(电动固定翼) 、峰飞V2000CG凯瑞鸥(载物eVTOL)。

2)新能源车产业链赋能eVTOL。推进系统、飞控系统、能源系统在eVTOL成本构成中合计占比达70%,国内eVTOL有望通过复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速研发&降本过程。

载具决定生态:低空经济的生态构建将围绕优秀载具展开

1)先发载具具有2-3年的独家窗口期。我们比较了各家主机厂的取证进度,亿航智能EH216-S型载人eVTOL已获TC、AC、PC三大证,而目前国内主机厂大多处于TC认证阶段、或暂未申请TC证。考虑到TC认证周期一般需要3-5年,意味着未来2-3年内亿航智能EH216-S是市场上唯一具备商业化能力的载人eVTOL产品。

2)载具决定运营场景。作为一款具有纯电动、噪声低、体积小、可垂直起降、响应快等性能特点的载具,亿航EH216-S面向的是短途载人等应用场景。目前,载人空中交通是所有应用场景里面最具规模效应和市场化潜力的应用场景,亦是亿航智能未来着力打造的应用场景。

3)运营体系(OC认证)具有明确的载具指向性。在eVTOL取得TC、AC、PC三大证的基础上,OC证是决定其能否商业化运营的最后一个条件。目前针对eVTOL机型的OC认证尚无统一标准,民航局于3月15日发布了基于92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的OC申请征求意见稿,民航局将收集信息并发布正式稿。由于待发布的无人驾驶载客类运营体系需要和eVTOL机型相适配,作为国内唯一一款已取得三证的载人eVTOL飞行器主机厂,亿航将显著影响民航局的标准制定。

投资建议:

围绕整机及零部件制造、空域管理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两大主线,建议关注低空经济“旗手”生态链,建议关注:1)亿航智能全球eVTOL领军企业,迎来产业化进程;2)凡拓数创公司中标深圳市宝安区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布局低空经济数字生态;3)西域旅游公司与亿航2023年成立合资公司,有望实现eVTOL在景区旅游场景应用落地;4)巨一科技智能装备&电驱系统双轮驱动,有望切入下游新行业;5)南京聚隆国内复合材料头部企业之一,中标零重力无人机项目;6)祥鑫科技公司为国内某头部飞行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下箱体总成及液冷板等产品;7)深城交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龙头,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风险提示:

eVTOL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下游落地场景拓展不及预期;eVTOL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正文分析

文章来源:《载具决定生态,拥抱电动飞机新时代——低空经济系列研究(二)》——2024.06.23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机械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机械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先进产业组介绍

冯胜,中泰证券研究所中游制造组负责人,先进产业研究首席,执业编号:S0740519050004。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3年机械行业实业工作经验,7年证券公司机械行业研究经验;具备深厚的产业资源,熟悉企业发展规律和运营管理,对产业与资本的结合具有细致的观察和体会。2019年5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2020年机械行业新财富入围团队。

杨帅,博士,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金融学博士,2022年2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人形机器人、光伏、储能、工程机械等先进产业领域。

曹森元,墨尔本大学和莫纳什大学金融、会计双硕士学位,现任中泰证券研究所先进产业研究员,曾就职于澳大利亚金融研究中心,有多年全球权益投研、宏观策略、金融科技相关研究经验,目前负责北交所、先进产业相关研究工作。

齐向阳,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2022年10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工控设备、人形机器人、电动化等先进产业领域。

宋瀚清,悉尼大学金融学、商业分析硕士。2022年3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目前覆盖锂电回收、钒液流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研究。

蔡星荷,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2022年3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先进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