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叙事和鬼故事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4回复:22喜欢:13

我发现散户投资的时候总是容易相信宏大叙事和鬼故事,包括早期的我。首先问为什么?我为什么会相信这对孪生兄弟,因为理解起来简单啊,听起来特别有道理,你不需要更新知识结构,谁都能听得懂,利于传播。所以你会发现宏大叙事和鬼故事媒体特别喜欢用,还有就是各种可以用来传播的公开场合的演讲、论坛,因为受众都听得懂、媒体愿意传播。所以宏大叙事和鬼故事不是用来服务散户的,而是用来服务媒体的。

因为总有券商来我们公司路演,我听过专业宏观经济形势路演、行业路演、策略路演,比较媒体上、公开论坛上各种专家们的演讲,完全不一样。如果券商来跟我们讲宏大叙事或者鬼故事,他是分不到任何仓位的。

那么券商路演一个行业,他要怎么讲?以新能源车举例,首先它要说现在的渗透率,再预计未来的渗透率,二者的差就是行业增长空间,渗透率还要计算现在新能源车是几线城市买的,如果一线城市买的多,牌照受限?城市荷载量多少?二线城市主要是哪里,消费水平怎么样,为什么消费者更喜欢买电车,主要是使用成本原因,还是什么原因 都要用数据说话,一套完整的有数据支撑的逻辑推理后,再来分析国家政策、市场竞争环境,分析每个竞争对手的优劣、差异,最后在推荐标的公司,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有详细数据支持的逻辑分析。而不是像媒体宣传那样,新能源是国家战略,我们国家缺油、弯道超车等等,这些都不构成买入的理由。同理,当他们不推荐一个行业的时候,要用逻辑、数据和机会成本的比较来解释为什么不推荐,比如不推荐保险公司,当然现实中他们不会到保险公司来看空保险股。不能用一句长期利率下行,如果这样说下面马上就有人提问,日本长期利率也下行,都下行到零了,为什么日本寿险股价创新高了,日本的上市公司第一生命控股2011年-2022年利润翻了20倍!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也是低利率,为什么大都会人寿股价创新高了?为什么09年量化宽松利率急剧下降后,大都会的利润涨了三倍,有人说因为投资股票,但是美国寿险客户的股票账户和公司的股票账户是严格分开的,公司的账户80%也都是债券,比中国寿险还保守。还有鬼故事说新生儿下降、人口老龄化,房地产不行了,人口老龄化全世界谁比得上日本,为什么日本的大和房屋工业,14年翻了十倍,利润涨了9倍?怎么解释。还有日本的牛奶股,同样也生产奶粉的明治,业绩十年7倍,怎么解释婴幼儿减少奶粉股未来没有希望。要知道日本总人口才1亿多点,我们这几年口罩生育率这么低,每年还有900多万新生儿,我们国家的新生儿约等于他们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都怎么解释呢?

自从我找出国外的反例后,我再也不信宏大叙事和鬼故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国外和国内不一样,日本美国可以,我们就不行,我们就得跌,哈哈!就像现在的银行股和保险股一样,我们的银行、保险和美国、日本不一样,我们的银行保险赚的就是假钱,我们资产就是有雷。到了低利率和低出生人口所有这些负面的我们就得和美日一样 ,看到了人家有解决办法,我们就必须没有,我们就不能有,哈哈。

如果这些都刺激不到你,再说几个扎心的,我们海峡对岸的台湾省,有个名叫京城银行的小银行,乍一听名字还以为是北京的银行,这家银行70年代是台南地区的储蓄银行,只在台南经营业务,发展到现在也只有67个营业部,900个员工,还没我们农商行的网点多,没啥成长性吧,股价10年5倍!还有台湾的富邦金控,有保险、银行、券商,08年金融危机后业绩翻了十倍,股价6倍,弹丸大的地方,他们的金融企业触角最多伸到香港,人口≈两个哈尔滨市,为什么他们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23年业绩大幅度下降,富邦金控下降了67%,同样是利润下降,为什么在香港上市的大陆金融股公司在23年上半年业绩回暖的情况下估值全部破净,而在海峡对岸的金融控股公司业绩在大跌后估值怎么就不破净呢?还有1.1PB。

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太平(00966)$ $常熟银行(SH601128)$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每年还有9000多万新生儿”,多了个零。

01-07 21:40

很好的思考,一切论断需要详细可靠的数据统计和严谨的逻辑推断,现在机构和散户普遍行为都是比较短视和缺乏严谨态度,中外金融业估值反差原因,我感觉是全方位的,不是单一因素,包括机构认知,媒体渲染,企业管理层的漠视,股权意识的缺乏,监管水平不高,高层对金融市场估值影响的认知等等都是有很大需要改进地方,市场对中国金融行业的区别化看待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希望不要再持续一百多年

01-07 21:31

每年新生儿数量多加0了

新生儿是900万吧,多了一个0

01-08 07:59

相比较美帝,我们好像只有金融股的估值是远低于他们的,我们赚的都是假钱,那边银行赚的手续费收入都是“没风险”的,咱们的手续费不仅比例低,还“风险超高”

01-08 07:24

归根是我们的金融和企业都还年轻,经历的周期浮沉还不够,前面几十年快速增长一旦降下来都要洗礼挤干水分后才能找到价值。戴维斯1947年入手保险是在萧条下滑近二十年后,巴菲特进盖可,可乐也是五十年以上的企业经历大挫折后白菜地板价才有的大机会。在没有故事没有增长的行业中找好公司,难哪!

01-08 18:51

非常感谢,长期利率下行一直困扰着我。拿平安很多年了,看好保险行业,看好马明哲,非常看好平安。

前辈为什么,比烂的世界戏中国经济基本面感觉没美国差啊!股市起不来

01-08 12:27

还在经历挤泡沫或者说是寻底重构的阶段

01-08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