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规则和执行——2022年一季度小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4

【配置指数平衡】:复盘(十六)

【定配置、选指数、再平衡】

全文 2200字,阅读时间 5分钟


2022年一季度的俄乌战争,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堪比2020年的新冠疫情,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烈,直接将全球股市干趴下了,然后就是来回地折磨,短时间内看不到出头。

2022年一季度的行情走势,又成为了考验投资者投资真实力的实战场,可以检验你投资组合或实盘的抗风险能力,投资理念或策略的可执行性,投资规则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不具备也没有必要具备宏大外部形势的判断力,我们不具备也没有必要具备短期行情走势的预测力。但凡在市场中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浸润,回过头来想想,就会发现市场总会涨涨跌跌,反反复复,这是市场的常态。

正因为市场这种变化的常态,所以我们永远不缺买入的机会,卖出的时点;但我们缺的是何时买入卖出,如何买入卖出的规则和执行力,当然这套规则可以因人而异,有所区别。

姑且不说那些回测的妄想,假设在上次大跌的低点买入了,如今就赚了多少多少;或者在上次大涨的高点卖出了,如今就能少亏多少多少。我们要关注的是此刻、现在、当下,决定你是否买卖,如何买卖的规则是什么,并且是否能坚定地按规则来执行。

如果还是靠自己的临时判断来做决定,或者凭他人的消息和分析来做决策,那么只能说,你依然处于一个非成熟的状态,大概率只会一直呆在失败者的行列。

如果你已事先制定了明确的规则,即使这个规则不够完善,没有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那也说明你已步入成熟投资者的队伍,日后再不断精进,进一步完善规则即可。当然这个规则不是非要完全自己来制定,也可以交给信任的第三方(比如基金投顾),让他们按照事先你们双方共同认可的规则来执行。

下面再展开详细说说:


不变的涨跌规律造就了不缺的入场机会

任何时候,刚入场不久的投资者,回望过去,总会感觉自己已错失最佳的入场时机,妄想着如果在多久多久之前我就开始投资,如今我就已经赚了多少多少。

但在市场中呆上一段稍长的时间,比如3、5年,尤其是经历过几轮的上涨下跌周期,就会发现市场从来不缺入场时机,时机总会到来,只是有时来得快、有时来得慢而已,关键是时机来了之后自己该如何做出反应。

说好了下跌时买入,结果下跌了就怕了,不仅不敢买,恨不得还要抛。结果这次时机过后又后悔了,然后继续做白日梦,如果刚才的那轮下跌,我买入了,那么现在我就赚翻了。这是无效的循环,也是失败者的宿命。

举个实例:一季度恒生指数的下跌,一下子跌到了10年前,让人恍如隔代。当然,恒生指数这些年的走势也确实是一言难尽。但这时候,你是否还能说错过了10年前的入场时机呢,现在时机就摆在你面前呢,和10年前一样,你是否愿意入场呢,你敢入场吗?(当然,你可以说10年间,恒生指数也经历了涨涨跌跌,如果我在这期间做了恰当的择时操作,也能赚到钱,那同样的逻辑,如今这个点你入场了,后面也依然可以做恰当的择时操作来赚钱啊)

还有个例子,就是中概互联,如今的价位,已然回到了当初开头的样子(这也似乎又一次教育了一代投资人:科技股的风险的确非常之高,如同历史上几次科技股的走势一样,很容易出现暴雨过后满地鸡毛的惨状)。那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了你我的面前,你是否还能说错过了几年前的入场时机,现在时机又回来了,如同穿越了一般,你准备怎么办?抓还是不抓。


变动的市场中不变的是规则的执行

关于规则的再思考,来自于面对近期市场波动的操作冲动,还好忍住了只按照规则做了操作,否则又回到了以前凭直观感受操作的老路上,也促使了自己对按规则操作的又一次思考。

对于一次性投资来说,肯定倾向于做多元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型组合,那么事先就要设定好再平衡规则,经过不断地修订,如今个人选择的再平衡规则是兼顾时间和阈值,也就是说在固定时间对组合中各类资产的比重进行计算,如果超过阈值则做再平衡,不超则不做。(具体可参考:网页链接

对于定投来说,最简单的是做定期定额投资,然后在此基础上,个人正在考虑是否加入逢大跌加一投的策略,原因在于还有一些多余的子弹,也偏向于逆向操作,在别人卖出时买入。(具体可参考:网页链接)当然不做优化也无妨,简单的设定好定投的周期和金额,按此规则坚持长期执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对于上述两种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操作方式,无论如何,都该在事先设定的规则下进行买卖,而且这些规则一旦设定,也不该随意改变,当然可以适时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但也别太频繁,这也是为了培养我们稳健投资的习惯。

有了这些不变的规则,那么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们心中就有了定海神针,触发就操作,不触发就不操作。尽管这些规则是主动设定的,但操作是被动触发的,这样就能避免自己随意操作、冲动操作,因为随意和冲动,犯错的概率远远大于偶尔撞大运的概率。而且,投资是个长期游戏,好运气肯定不会一直相伴,一旦坏运气来一次,就能将好运累积的收益悉数还回去。


组合再平衡规则偶尔不执行的影响不大

这并不是说再平衡规则在能执行的时候不执行,而是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是被动的,想执行没法执行,比如限购(这点之前也专门说过:网页链接);要么是主动的,确实是忘了执行,甚至执行错了。

在之前分析组合再平衡规则的文章中,也做过回测,对于一些资产配置型组合来讲:极端情况下始终不做再平衡,长期下来的收益还会高过坚持做再平衡,但相应的也会承受更高一些的波动性(可见:网页链接网页链接)。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的理性选择还是会更倾向于设定再平衡规则,并坚持执行,但实在有时候没有执行,事实上影响也不会太大,有时甚至会阴差阳错,获得市场额外给的奖励。

事实上,个人在年初再平衡的时候就犯了一个小错误,有一只组合做再平衡的时候,其中有一只基金没有做调仓,一个季度下来,发现其实对组合整体的运行影响并不大,不论是收益指标还是风险指标。当然这种主观的错误还是要尽量避免,这样才能维持好的操作习惯,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有益的。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雪球ETF星推官#    #鸣凰指数定投#     #2022年一季度投资总结#   

$沪深300(SH000300)$     $中证500(SH000905)$    $中证800(SH000906)$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蛋卷基金 @蛋卷指数基金研究院 @望京博格 @银行螺丝钉 @Lagom投资 @持有封基 @指数基金 @屠夫1868    @先锋领航Vanguard    @先锋领航投顾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星推官   

全部讨论

2022-04-07 13:46

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