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7回复:162喜欢:195

任何一个大级别行情的结束,都需要大部分社会层级尤其是普通民众资金广泛参与以后,更容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级别顶部(估值足够贵、增量资金耗尽、预期彻底打满)。


1、比如2015年的创业板泡沫,启动时点(12年底见底)比4G正式商用(2013年12月)早了一年,但是中间伴随着各种细分行情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是最核心的主线。到了2015年上半年,4G手机出货量占比达到80%以上,大众已经彻底接受了高网速下手机APP对大家生活的改造(4G手机),散户资金和杠杆资金大量流入市场,创业板泡沫也达到了顶峰;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那时很多热门4G手机还需要靠抢,某手机品牌CEO开始被戏称为猴王。同时市场是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见顶的,除了估值贵、基本面不支持以外,有一个渗透率临界值指标:到了2015年中,移动4G用户数量开始逼近20-30%这个渗透率临界值。通俗的讲,预期无法再继续透支了,所有的预期已经打满到所有人都马上用到4G手机然后去兑现相应的收入,才能实现当时的估值了。


2、再比如2021年的新能源见顶,第一轮上涨最早在2015年下半年,那时特斯拉进口S已经可以买到了,但是当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只有1%。后面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17年快速提升至2.8%,尤其是国产热门车型ES8在年底前后上线,带动了当时的第二轮行情——但是老问题还是大众的参与度低,当时锂矿股价的上涨一定程度上被各种事件和漂亮50的强势掩盖了。


结果行情真正意义上的爆发,是2020年底,因为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在当年第一次突破了5%的临界值(5.8%),2021年当年达到了13.4%,并在2021年12月摸到了19.1%这个非常微妙的单月值。整个2022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开始逼近30%,打下了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以至于雪球上新能源板块的死忠粉开始反超消费医药银行地产,成为散户中最广为人知的投资板块。——但是整个新能源车的行情,恰好也是在21年12月见顶的。


原因也不复杂,大众广泛认知,尤其是有相当高比例的普通人,用上了新科技新设备新玩法(无论是用上了新能源车还是4G加持下的移动互联网),自然会成为这个方向的拥护者。但是这里把所有的预期都打满了,连实业都带点恐慌的去囤锂或者投矿了,股价也就阶段性见顶了。


3、两次渗透率爆发,都带来了极致性行情,都带来了10倍股,都带来了增量资金,更都带来了认知最为滞后的最后一批资金。


大级别主题式行情的临界值为什么很容易是20-30%?因为在这个大基础上,除非有新的应用突破或者技术突破,或者有头部公司因此而出现革命性变化(比如腾讯2015年11月才发布的王者荣耀,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迸发了第二增长曲线),预期再难提升,因为渗透率的天花板最多只剩下3-4倍了。


大级别主题式行情的拐点为什么是民众也能广泛认知?尤其必须是一部分民众开始看得到摸得到的新事物。因为这样才能调动足够多的市场热情和增量资金,但是他们往往是认知最滞后的资金,也是最后一波增量。


当然,最后大部分公司还是尘归尘土归土,最后真正能穿越泡沫型牛市,实现类似于颠覆式增长的,还是极少数充分把握住这一轮行业变革的天选之子。

精彩讨论

懒人打板2023-04-23 16:37

AI有那么普遍的业绩增长(都不要求大幅增长)? 就是个大题材的炒作,每年都有的,你想啥呢?你们机构不能光学游资的炒作,还带着机构的毛病,实际上据我所知,顶级柚子对本次行情顶部的理解跟你说的差距还挺大的。

佑佑的爸爸20192023-04-23 16:43

其实就是因为不能做空,不然根本轮不到他们最后把故事讲给散户接盘,半路别的大资金就干翻

爱小蓝的陆小凤2023-04-23 17:00

翻译一下:明知道是风暴乐视,但有信心高抛逃顶,玩赢这个零和游戏

y-premier2023-04-23 16:50

在你这种连发很多ai的账号下,十个评论里,还有四个是空,一个多,五个中立。那就可以确定,还没结束了

仓佑嘉措22023-04-23 17:06

话都被你给说圆了,厉害

全部讨论

AI有那么普遍的业绩增长(都不要求大幅增长)? 就是个大题材的炒作,每年都有的,你想啥呢?你们机构不能光学游资的炒作,还带着机构的毛病,实际上据我所知,顶级柚子对本次行情顶部的理解跟你说的差距还挺大的。

2023-04-23 16:43

其实就是因为不能做空,不然根本轮不到他们最后把故事讲给散户接盘,半路别的大资金就干翻

2023-04-23 17:00

翻译一下:明知道是风暴乐视,但有信心高抛逃顶,玩赢这个零和游戏

2023-04-23 16:50

在你这种连发很多ai的账号下,十个评论里,还有四个是空,一个多,五个中立。那就可以确定,还没结束了

2023-04-23 16:34

实际上国内的GPT还没有达到让公众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步

AI的渗透率提升能跟新能源汽车相比吗?做个人吧,让资金别都在这里扎堆了,最后还是散户买单。

2023-04-23 19:51

真正跑的出来的,是实实际际经营公司,研发产品,卖产品的,而不是那些蹭概念,并购什么垃圾企业,拉升股价的公司,就像茅台实实际际在卖酒,比亚迪实实际际在卖车,宁德时代实实际际在卖电池

2023-04-23 18:45

至少新能源是a股、港股一起涨,ai呢?大部分都是纯游资、和游资化的机构炒作

2023-04-23 17:05

互联网渗透率和环境不一样。民众认识和预设打满的速度比之前应该快很多。

2023-04-23 18:12

讲故事阶段你谈业绩,业绩开始展现出来了你说没前景,渗透力高了业绩爆发了的时候活该你在山顶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