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有效性:论药企转型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1回复:16喜欢:28

主题:京新药业丽珠集团2019年中报可能给予信立泰股东的启示

医药企业转型,论坛里的不同声音很多了。参与讨论的人大多数并没有具体分析各家企业转型成功或者失败的具体理由,这是一种遗憾。

究竟市场是不是有效的呢?

$信立泰(SZ002294)$的股东们通常认为是无效的,因为觉得公司被低估了。从今年股价涨幅来看,京新药业丽珠集团的涨幅都高于信立泰。但是从市盈率估值来看,市场是合理的,给予了京新药业仿制药的估值(14PE),给予了信立泰和丽珠集团创新药转型的估值(18PE)。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

年初的股价低迷来自于市场认定信立泰分红派息公司(低成长公司),年中的股价低迷来自于市场认定信立泰为仿创结合公司(转型中的药企),其内涵是不一样的。后者,可能被市场会给予更高的估值。

也就是说,你的估值水平提升来自于市场认知的改变,而不只是盈利的改善。参考典型案例:恒瑞医药

京新药业,根据2019年H1财报数据,仿制药企的定位是准确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两种药品超过了50%的营收份额。匹伐他汀的品间替代意义强于4+7中标

另外需要注意,京新药业以超低价0.15元/片中标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根本没有对于公司营收产生任何积极意义,公司未来大概率不会重复这种中标方式。

还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就是一家销售推动型药企,而不是研发推动型药企,销售费用增速>>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增速。

丽珠集团,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即使辅助药和中成药营收下跌,由于创新药艾普拉唑的业绩贡献,公司整体营收仍然是增长的。艾普拉唑的适应症只有‘’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没有‘’胃溃疡和胃炎‘’适应症。但是,临床扩大适应症的事实证明了,品间替代仍然是内地医药实践的惯例,廉价药不会受到推崇。

另外,独家产品更受欢迎,增长潜力更大。丽珠集团的亮丙瑞林微球、尿促卵泡素、氟伏沙明、哌罗匹隆都是独家产品,增速很给力呀。

考虑到信立泰的地氯雷他定、左乙拉西坦缓释片、匹伐他汀都是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注册,乐卡地平、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西他沙星未来也是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注册,无疑有利于增厚公司业绩。

信立泰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长强于丽珠集团京新药业,未来通过研发推动企业成长的可能性更大。公司的复格列汀是第二个创新药,假如能够成功上市,无疑有利于加强创新药企的共识。

笔者希望看到的信立泰2019年中报是:营收增长5%,净利润下降-20%,研发费用增长50%。只有如此,研发型企业才有成功的希望。牺牲短期账面利益,好过估值长期低迷。

很多医药大咖谈到国内恒瑞医药2019年成功转型都是赞不绝口,其实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早一点发现,2019年的信立泰,就是2011年的恒瑞医药,那一年恒瑞医药下跌了27%

@今日话题 @水里望月 @老狼牙 @生煎只爱大壶春 @TOPCP @锅边糊 @最后的莫希干人22 @野鹤之恋 @皮的皮皮皮

精彩讨论

TOPCP2019-08-26 09:09

复格列汀也能不错,只要能进去医保。原因也是西格列汀等产品一旦纳入集采,原研的市场推广积极性就没了,这个时候哪怕是me too 产品,只要还在推广,价格能跟原研的接近,占比整个市场1-3%的患者量还是问题不大,国内糖尿病患者1亿左右,60%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就是DPP-4,这6000万的1%是60万人,3%是180万患者。西格列汀现在8元每天,按照每年3000元的年费用,1%是18亿,3%是54亿。即便降低到4元每天,1%也有9亿,3%也有27亿。


氯沙坦和厄贝沙坦的集采,就让阿利沙坦脱颖而出,我相信到时候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集采,也会让复格列汀脱颖而出。

动静等观Hill2019-08-26 08:03

其实研发推动型企业也有一定风险,尤其当前一些纯粹靠新药支撑高pe的公司要注意研发失败或者市场推广失败的。所以像信立泰这样的有相当基础品种做保障的安全性很高。

库尔尔潘岁月2019-08-26 08:11

勤奋的牛兄,数据自己会说话

最后的莫西干人222019-08-26 07:54

牛兄早哇,复格列汀面对的竞争格局也蛮激烈,不过有弊有利,省去了很多培育市场的费用和时间。

全部讨论

2019-08-26 12:25

与其看在研,我更看好已经成功推向市场的信立坦,市场先生貌似好像选择性忽视信立坦这款要一样

2019-08-28 07:02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