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的去融资杠杆之路还有多久?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57喜欢:57

有些话还是不吐不快。$微创医疗(00853)$ $医疗器械概念(BK0480)$

起初只是因为自己是业内人且现在做风险投资,所以特别关注微创。但自己没想过从今年10月底开始会短时间内写那么多关于微创系列的文章。主要还是看到太多关于微创的观点太过业余,大多数散户长期被套,要么魔怔一样看好,要么不知所措。

屁话少说,这篇文章总结下我的一些新观察和新观点。

1)可转债价低于我的预期,我在10月底对可转债的预期转债价格13.5-17元左右,很多微粉过来骂我意思是低估了,结果转股价12.7,比我预期还要低10%,股价跌30%以上。这本质上不是转股价的问题,要么是公司管理层态度的问题,要么是公司的困难程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重。

2)公司的问题如我上篇文章所说和这篇文章的标题,虽然微创管理层嘴硬就是不开口承认,微创就是在经历一级资本市场狂欢后的去融资杠杆之路。可以对比房地产去杠杆的艰辛就知道这不是一小问题。

3)在微创系的母子公司上套牢的一级和二级资金属实不少,而有些散户们到今天还在星辰大海的梦中,被收割到现在还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每天关注着微创多少产品拿证了,产品有多牛逼,可笑可气。当然,这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也可能不是,这谁知道呢?

4)这里在后面会给大家分析分析微创母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公司喜欢用合并报表来糊弄非专业投资者,深度分析后,可以判断微创母公司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他的现金流在24-25年会岌岌可危。

5)那么老常和管理层是否认识到融资杠杆问题以及现金流的问题,并引起重视呢? 从他们的行动中可以确定,答案是截止到22年底肯定还没有。为什么?

因为22年10月15日,在微创心律钱快烧完的时候,从母公司又出了5000万给微创心律,一共筹集了1.3亿美金作为给心律的可转债。然后开始酝酿上市来到二级市场套钱救命。

这是老常的一次赌博,老常依旧认为二级市场的人还是那么撒比,会给心律IPO买单续命、结果上市没弄成功。害得母公司又搭了5000万美金进去,现在母公司落入债务危机。 心律每年亏1亿美金,现金流出6000万美金,心律的现金到22年年底1.4亿美金,如果按照现在的烧钱速度,也就是心律只能撑到24年下半年。在苦苦挣扎中。

好在心律融资的时候,可能没有让微创母公司做兜底担保(至少我没有查到)。

5)心律上市赌输,母公司财务情况也不乐观

微创合并报表2022年现金流出3.5亿,其中上市子公司总计-1亿美金,那么微创母公司2022年整体流出2.5亿美金,其中心律是-6000万,骨科报表利润-8000万,估计流出现金-6000万左右,冠脉经营现金流大概率能平衡,那么其他新兴业务加起来流出1.1亿美金。2023年上半年看,公司合并报表虽然行政开支减少了3000万,但是一般经营开支也增加了3000万,所以经营现金流角度没有什么改善,还增加了银行贷款1个多亿美金。

微创2022年,账上现金等价物等12.5亿美金,其中大约6.5亿美金是上市子公司的(心脉9亿rmb,脑科学8.5亿rmb,心通20.5亿rmb,机器人7亿rmb)。那么母公司的现金大概就是6亿美金。短期借款合并报表微创有2.4亿美金,其中大约1亿rmb是上市子公司的,那么微创母公司短期借款有2.2亿美金。母公司中心律的现金1.4亿,短期借款为0,那么去除心律,微创母公司的现金是4.6亿美金,短期借款2.2亿美金。

2023年上市子公司的中报看,一共增加了流出1500万美金(机器人-1亿rmb,心通-4000wrmb,脑科学-1000wrmb,心脉+6000wrmb),也就是上半年母公司现金流改善1500万美金,假设趋势继续,那么预期2023年微创母公司整体现金流比2022年改善3000万美金,流出现金2.2亿美金,母公司剩下现金只有3.8亿美金。

6)心律的现金流转正遥遥无期,所以关键看看剥离心律后微创母公司现金流情况

去掉心律后23年流出现金1.6亿美金,现金还剩下3亿美金。假设心脉和脑科学2023年分红分别是1500万和500万美金,共2700万美金,那也是杯水车薪。

微创系整体的存货周转需要300多天,加上收入还在增长,那么账上必须预留足够现金2亿美元左右保持正常运营。

也就是说,微创母公司到2023年底,最多还有1亿的多余资金的冗余让老常再来随便糟蹋(这里还没有考虑这次可转债后增加的5.7%的年化利率)。

也就是说,剥离心律后的微创母公司24年最多、最多只能现金流出1个亿美金。不然业务正常运营都会有问题。

而心律本身现金流的问题前面说过,最多到24年年中。

所以我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做出下面的预测:

1. 微创很快要裁人、降本增效,减少研发项目,特别是非冠脉类的

2. 资产没有什么可以卖的,卖不出去,但有可能找有政府支持相关的金主做抵押

3. 可转债大概率需要继续置换

4. 心律想再融资,但又很难,看看有没有什么创新方案出来,可以装入其他资产再去忽悠

5. 微创非冠脉、骨科、心律的其他号称新兴领域大概率要重组,打包后剥离,低价融资;当然把有些东西装进心律后,再去融资或者借贷也有可能

6. 政府能够支持最好,做一笔贷款渡过难关

7. 微创母公司和子公司做关联交易,卖给子公司资产换钱

8. 无论如何,微创将失去心律更多的股份,甚至控股权(考虑到对赌协议)

所有上述,我没有任何内部消息。单纯从行业现状、融资环境、微创母公司的财务情况来做的猜测。

实施计划不会晚于24年,如果晚于24年,那么微创的债务危机就要全面爆发。

6)另外,下面一段话作为总结吧:

做投资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看到了企业面临很大风险,我们会和对方坦诚沟通我们的观点,如果发现企业方也很坦诚并且认识到了这个风险。 那么我们评估风险收益比后,会考虑投资这家公司,共度难关后也能获得较好回报,当然失败了也会认栽。风险投资就是这样很正常。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人能完全左右。还有运气成分在。

如果企业表现出我没有问题,一切安好。多次沟通无果后,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想好了撤离的方案。 其实企业创始人不告诉你,很可能自己也想好了牺牲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自己撤离的方案。所以不想和你说太多。来和你谈只是看上了你手里的钱。

微创很明显就是一个债务危机的雏形出来,公司不做任何解释,但是他们的IR们肯定天天浏览各大新闻网站包括雪球了解公共舆论情况。 而微吹们还不断鼓吹微创牛逼只是被临时做空,未来还是星辰大海。还弄个群聚集人马一起洗脑。

这帮人是不是和自己的钱过不去啊?

被人卖了还要给人数钱? 就因为套牢了? 我也套牢了,但现在就是戳破公司谎言的时候。再晚了,公司还给你弄点幺蛾子出来。

投资人和公司都要面对现实。

那么老常和微创管理层,你们为去融资杠杆之路准备好了吗?

几个子公司的分析,等我有时间逐步来写。

精彩讨论

ESL-S2023-12-12 19:50

不错的文章啊,有利于教授们继续用深一步的星辰大海来鼓励价值者。
几点共鸣:
1.裁员从机器人和骨科开始,切切实实发生快一年了,现在还在裁员中(比如大家知之甚少的南汇园区4*6号楼的MICROPORT LIFESIENCES2023年下半年裁员30个点左右,还会继续)。我的感慨是,人力资源部(已经改名两年了,现今叫组织能商,这个部门老板还特别受重视)的动作太慢了,基本慢资本市场一年左右。本来在2021年应该停止招聘的,结果这一年从年头员工数量7K冲到年尾的10K 。一级二级市场见顶不动作,下来快一年后才发现不应该招这么多人,然后才停止----反应了财务系统的迟钝,体系内的人员(特别是持股的员工)天天做着美敦力的大梦感觉时刻要财务自由,组织能商的敏捷性更有巨大的问题;
2. “其他号称新兴领域大概率要重组”---非常正确。谁还记得明悦,悦肤达,还有LIFE SIENCES么?本来一家公司,拆成三家,现在估计在重新合并中了,笔者拍脑袋,当然也有捕风捉影的成分,拭目以待。一个悦肤达,营销费用基本全部喂狗了--化妆品行业你说他营销费用多,比较同行算是极少的;但是其他竞品都有名有姓砸了这么多钱下去,现在也都被淡忘了。那么,这个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啥?老板以前有个论断,这个公司出来的产品高大上的包装加上微针的效果,可以给微创所有子公司做营销或者MARKETING用---这真是天才的想法!
3. 微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基本都是一个博士。微创很迷信博士的头衔,可能和老板是教授加博导的头衔有关,但是招人刻意去找博士管理子公司,这怕不是刻舟求剑?微创子公司里面,唯有电生理不控股,为啥,因为电生理总经理孙不大听老板的话,所以能够闯出来,其余都只是会附会老板的决定或者声音。所以,从已经上市的子公司来看,笔者以为只有电生理能够越来越强大。
4. 员工的愚忠。这点反应在作者说的心律上。心律是买过来的,但是微创心律内部的人认为他们技术牛,是个会下单的金鸡,所以从来不会说自己的现金流有问题,或者考虑如何赚钱。那种蜜汁之心,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但是山东人讲感情,不大轻易把这么多年在心律的部署让出去,或者裁员,所以才会有一次一次的用美刀救心律。试看后面如何吧,但是生意是生意,不要轻易把个人情感带入,用财务数据,现金流等衡量子公司的未来,而不是情感,否则很难收场。
5.微创在尔湾的美国总部建设以及人员招募,必要性呢?
6.太多了,如果只是以拿证的数量来衡量一家医疗器械的未来,我看未必。成也萧何败萧何,高级管理者的思维需要回归根本,脚踏实地做事。

Cookest2023-12-12 22:05

2022年最低位的时候,一直在$微创医疗(00853)$$先健科技(01302)$ 中徘徊,从产品线上看,微创都很好,但是就是有一点,微创一直以来在亏损,我一直认为企业就要买现金流健康的企业,而很多同学都说微创巨大投入在研发端,以后转化为产品就会增长很快,不可否认,在经济火热时期,讲故事、高增长都会推高股价,但是在现阶段,贷款利率这么高,现金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先健虽然没有这么多优点,但是起码现金流是稳定的,管理层是靠谱的,关于每个产品的研发阶段以及销售情况在年报中都很清晰,哪怕跌下来也敢去加仓补仓,长线持有是有信心的,而在这么困难的阶段,做几个波段,感觉还是挺好的

思奇奇医药牛市2023-12-12 20:09

多谢分分享啊。这些信息我都刚知道。

目标十年十倍2023-12-13 10:11

这篇文章怎么与置顶文完全反转了?才两个月不到,仅仅因为可转债?

大厦2023-12-13 01:10

一次性剥离骨科,心律,外科和一堆创新业务,卖出股权能还掉4亿美金债务吧。剩下冠脉业务,心脉,脑科学,机器人,心通控股权,和电生理股份,这样公司估值会高些。

全部讨论

2023-12-12 19:50

不错的文章啊,有利于教授们继续用深一步的星辰大海来鼓励价值者。
几点共鸣:
1.裁员从机器人和骨科开始,切切实实发生快一年了,现在还在裁员中(比如大家知之甚少的南汇园区4*6号楼的MICROPORT LIFESIENCES2023年下半年裁员30个点左右,还会继续)。我的感慨是,人力资源部(已经改名两年了,现今叫组织能商,这个部门老板还特别受重视)的动作太慢了,基本慢资本市场一年左右。本来在2021年应该停止招聘的,结果这一年从年头员工数量7K冲到年尾的10K 。一级二级市场见顶不动作,下来快一年后才发现不应该招这么多人,然后才停止----反应了财务系统的迟钝,体系内的人员(特别是持股的员工)天天做着美敦力的大梦感觉时刻要财务自由,组织能商的敏捷性更有巨大的问题;
2. “其他号称新兴领域大概率要重组”---非常正确。谁还记得明悦,悦肤达,还有LIFE SIENCES么?本来一家公司,拆成三家,现在估计在重新合并中了,笔者拍脑袋,当然也有捕风捉影的成分,拭目以待。一个悦肤达,营销费用基本全部喂狗了--化妆品行业你说他营销费用多,比较同行算是极少的;但是其他竞品都有名有姓砸了这么多钱下去,现在也都被淡忘了。那么,这个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啥?老板以前有个论断,这个公司出来的产品高大上的包装加上微针的效果,可以给微创所有子公司做营销或者MARKETING用---这真是天才的想法!
3. 微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基本都是一个博士。微创很迷信博士的头衔,可能和老板是教授加博导的头衔有关,但是招人刻意去找博士管理子公司,这怕不是刻舟求剑?微创子公司里面,唯有电生理不控股,为啥,因为电生理总经理孙不大听老板的话,所以能够闯出来,其余都只是会附会老板的决定或者声音。所以,从已经上市的子公司来看,笔者以为只有电生理能够越来越强大。
4. 员工的愚忠。这点反应在作者说的心律上。心律是买过来的,但是微创心律内部的人认为他们技术牛,是个会下单的金鸡,所以从来不会说自己的现金流有问题,或者考虑如何赚钱。那种蜜汁之心,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但是山东人讲感情,不大轻易把这么多年在心律的部署让出去,或者裁员,所以才会有一次一次的用美刀救心律。试看后面如何吧,但是生意是生意,不要轻易把个人情感带入,用财务数据,现金流等衡量子公司的未来,而不是情感,否则很难收场。
5.微创在尔湾的美国总部建设以及人员招募,必要性呢?
6.太多了,如果只是以拿证的数量来衡量一家医疗器械的未来,我看未必。成也萧何败萧何,高级管理者的思维需要回归根本,脚踏实地做事。

2023-12-12 22:05

2022年最低位的时候,一直在$微创医疗(00853)$$先健科技(01302)$ 中徘徊,从产品线上看,微创都很好,但是就是有一点,微创一直以来在亏损,我一直认为企业就要买现金流健康的企业,而很多同学都说微创巨大投入在研发端,以后转化为产品就会增长很快,不可否认,在经济火热时期,讲故事、高增长都会推高股价,但是在现阶段,贷款利率这么高,现金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先健虽然没有这么多优点,但是起码现金流是稳定的,管理层是靠谱的,关于每个产品的研发阶段以及销售情况在年报中都很清晰,哪怕跌下来也敢去加仓补仓,长线持有是有信心的,而在这么困难的阶段,做几个波段,感觉还是挺好的

2023-12-12 17:53

前段时间还在踩机器人,捧微创。现在又来吓散户,屁股挪得够快的。

2023-12-12 17:24

文章写得不错,几个问题希望能够探讨:
1、“而心律本身现金流的问题前面说过,最多到24年年中”。心率2022年底账上现金1.42亿美金,2022年经营现金净流出0.48亿美金,何来最多到24年年中的结论?
2、“资产没有什么可以卖的,卖不出去,但有可能找有政府支持相关的金主做抵押”。资产卖不出去,是否有依据?比如即将盈利、营收双位数增长的骨科,怎么会没人买

2023-12-12 17:29

微创可以很容易很容易很容易的赚钱吧,人家不想罢了,有时候想不想和能不能是两码事,人家为啥不想赚快钱?因为有追求,全市场有追求的公司有几个,麻烦数一下,微创第一就是第一,说再多也没用,等微创股价破一百,自然会有黑粉转为舔狗,时间问题。

2023-12-12 22:50

分析得不错,微创显然又一次面临了资金链的压力。花钱太多,盈利效率不高,管理层需要改变。
不过另一方面,微创的牌还是很多的,如果能现在意识到问题,正常处理,现在还是明显偏低的。
不管怎么说,现在比18年时好多了,而那个时候,也有很严重的财务危机。

2023-12-12 15:54

分析得很好,但估计能看进去或看懂的仍然可能只是少数人。毕竟永远不可能叫醒那些装睡的人

2023-12-12 17:00

这篇写的实在,微创的问题是应对财务危机(违约风险),避免未来被转债持有人挤兑. $微创医疗(00853)$

2023-12-13 10:11

这篇文章怎么与置顶文完全反转了?才两个月不到,仅仅因为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