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joosar: 不是「电影思维」,应该说是「文化生态的可持续运营思维」。
泡泡玛特来讲,只要能持续签下最优秀的艺术家,并能将艺术家的作品制作成有辨识度的工业品出售,那泡泡玛特旗下的ip就能持续有竞争力,倒不是只靠1、2个过往ip的成功。
另外,泡泡玛特为了能和最优秀的艺术家签到独家,也得保证其主导的潮玩文化生态能持续繁荣。
这也算是一种双边网络效应?//@joosar:回复@复利大叔W:用电影思维看潮玩,结果是你说的。
如果一定要用电影思维,那么我举个例子,就是这个公司可以连续拍出低成本确高产出的商业电影,那么这样的公司应该如何估值?
引用:
2024-04-21 18:14
刚开始是看了名创优品,后来看到雪球上有人把这两家公司做对比,于是开始看泡泡玛特,没想到越看越着迷。这篇主要是讲讲我对泡泡玛特的理解,偶尔会谈到和名创优品的对比,下次再简要写写名创优品。
我一直想买入不需要卖出的股票。芒格说Costco是这样的公司,我是反对的,我的标准很简单,换...

全部讨论

04-28 17:35

可能叫什么不重要。好莱坞有一套系统,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电影票房。就好像你说的那些参数调整的问题的。
而ppmt不是调整参数,而是直接通过小样,看是否卖座。如果好卖,又有其独有的供应链体系保证快速铺货到位。所以我说,他是一个可以一直拍出非常卖座的电影公司。
当然IP运营的范围也许比盲盒的外延要大得多,所以这也是未来他的潜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