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23喜欢:11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人投入 100 万开了个店子,给一半的股份邀请一位善于经营的人打理(相当于 0 价格发行 100 万等额股票),年底店子总利润 20 万。
问题来了,他在核算利润时需要减去 100 万吗?如果要减,那么亏损 80 万是店子真实的经营水平吗?
发行期权摊薄了原股东权益,重要的是原股东得到的(或者用每股净利润)是否达到自己发行期权的预期。
比如这个案例,如果自己运营这家店子入不敷出,那当然发行期权是超值的,如果自己运营利润有 20 万,那期权就发亏了。
引用:
2024-05-20 19:29
股票期权当然应该计入成本。正如巴菲特他老人家说的:授予员工的股票期权不是报酬是什么?如果是报酬,为什么又不计入成本呢?
腾讯的股票期权,就是发给员工的奖金,发给员工的资金,当然应该计入成本。
股票期权是有实实在在价值的,它不是“画饼”,员工接受它,就说明它是值钱的,如果...

精彩讨论

余生的江湖05-21 09:36

我理解大家想要表达的意思,关于期权成本纳入利润表的争论,实际上一直存在。
只是,我们买企业是买的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准确的说是自己买入的部分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这部分可以用每股自由现金流衡量,而每股考虑了期权发行带来的股权摊薄。
如果一定用净利润来估值,分母端已经考虑了股数的增加,分子端又要扣除期权成本,也是不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期权的价值几乎无法在事前准确量化。

口十05-20 23:33

应该算。
第一阶段,此人投100万开店,个人总资产100。
第二阶段,给经理人一半的股权,相当于给价值50万的股权。此人总资产100-50=50。这一阶段亏了50万。
第三阶段,一年利润20万,归属于他10万,加上50万股权资产,个人总资产60万。
那么算投资回报,就是100-50+10=60
开店的目的是赚钱,店是赚钱的工具,不能只看店本身,还得看为了得到这一工具付出了什么成本,这里支出的股权激励就是得到每年10万利润的成本。

群众F05-20 22:42

一半的股份是50万;他核算自己的利润的时候要减50万,他今年实际是亏40万=权益利润10万-50万股份损失

全部讨论

股权和现金都有价值,支付股权还是支付现金,对股东来说本质都是成本。
区别在现金薪酬作为成本计入利润表,股权没在利润表体现。但股东计算时还是应该扣除这部分支出。
同一家店,拥有完全股权赚20万和给出一半股权赚10万当然不一样,即使公司盈利不变,对股东来说少的一半股权当然是成本。

05-20 23:33

应该算。
第一阶段,此人投100万开店,个人总资产100。
第二阶段,给经理人一半的股权,相当于给价值50万的股权。此人总资产100-50=50。这一阶段亏了50万。
第三阶段,一年利润20万,归属于他10万,加上50万股权资产,个人总资产60万。
那么算投资回报,就是100-50+10=60
开店的目的是赚钱,店是赚钱的工具,不能只看店本身,还得看为了得到这一工具付出了什么成本,这里支出的股权激励就是得到每年10万利润的成本。

05-20 22:42

一半的股份是50万;他核算自己的利润的时候要减50万,他今年实际是亏40万=权益利润10万-50万股份损失

05-21 10:13

因为你举得这个例子确实亏了80万啊。
我们来算算啊,按照楼主的说法市场对这个店的估值始终是2倍PB,也就是最开始某人100%股权的时候直接把店卖了就能有200万。但现在某人不服,增发了100%的股票邀请了一个CEO运营。一年后赚了20万,店的净资产是100+20=120万,市场价值120 x 2= 240万,但现在这个人只有50%的股权,所以身价只有120万,和年初200万相比确实少了80万啊。当然现实中没人第一年就给50%的股权,因为这样的话这个CEO干完第一年跑路才是上策。

05-20 22:49

期权有归属期,也相当于折旧年限。如果按文中描述归属期一年的话,今年确实就是亏损 80w,因为他可以一年到期后离开,白得一半股份。如果归属期十年,每年 10 分之一,可简单估算一年成本增加 10w,利润 10w,实际比这复杂。

0元新股发行100w股,实收0元,资本公积损失100w.。一半股份,当然损失50w。

05-20 22:48

为了留住这个人,这个老板每年都要送股份给对方,用不了几年,这家店就是别人的了!

05-21 07:02

好帖

像商誉减值,100万可以分10年减,也可以永远不减,这个人就是一个无形资产注入,值这个钱那就一直在,走了就一次性全部损益完

05-20 23:48

不能说店子的经营水平高,就不算股东付出的成本啊,这逻辑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