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4回复:85喜欢:29
关于是否要忘记买入成本的思考。
乐趣,唐朝,段永平等一些追随巴菲特理念的人都遵循一个理念:要忘记自己的股票买入成本,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成本和股票你的收益率没有关系。
@乐趣 曾经发了一个测算表,经过计算,即便是以4倍的差价买入同一只股票,从30年期来看,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基本上只和你的投资的公司的roe一致,和成本买入关系不大,例如2012年前后,你无论是以50元、还是200元买入茅台,现在都涨到了1900,年化收率其实差不了太多。
这些令人尊敬的前辈,他们之所以忘记成本,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他们买入的公司都是基本上确保长期甚至永续经营,有非常强大的护城河,足以长期保持高的roe的伟大公司才行,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么这个这句话就是有问题的。
所谓价值投资,就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低于内涵价值的公司,格雷厄姆说“买入的时候、就已经赚到了”, 他知道巴菲特买入盖可保险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这个买的价格就非常的重要,直接关系到盈亏,施洛斯就是采取2/3以下净资产买入的标准进行买卖100多家公司,根本不对公司进行深入研究,50多年也有很好的年化收益率。
因此,结论就是:
1.如果你确定某个会成为如茅台、腾讯一样伟大的公司,那就忘记成本吧,长期收益率确实和成本无关。
2.如果你不太确定,你的公司是不是足够伟大(事实上99%的公司都是如此),绝大部分公司都不可能是茅台,腾讯,寿命都不够长,就必须要很在乎买入成本。
因此,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行为,忘记成本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全部讨论

2022-09-26 12:20

不在乎成本说才买了1%,直接买够啊,他等什么呢?你这不是瞎扯吗?

50-1900,200-1900可差了不少,这种观点不值得一驳。就算是30年也差很多。

他们谁都没有忘记买入成本,股价上涨也欢呼雀跃,下跌也出来按摩。
乐趣的计算,是基于公司规模小的时候的快速成长期。一旦公司规模到占比行业足够大,GDP足够大,再高溢价买就是接盘侠。

2022-09-26 12:09

个人不同意第二个结论。投资就是比较资产之间未来的收益率,跟买入的成本无关。

2022-09-26 14:15

“如2012年前后,你无论是以50元、还是200元买入茅台,现在都涨到了1900,年化收率其实差不了太多。”你这是忘记成本?我看你是把初中数学都给忘了吧?

2022-09-26 12:16

50和200买入茅台,收益率还是差别挺大的吧

2022-09-26 14:13

贴主您好,请教一下,您文中所述:“例如2012年前后,你无论是以50元、还是200元买入茅台,现在都涨到了1900,年化收率其实差不了太多。”
初算一下,如50元买入,公允价值变动的年化收益率超过40%,应该在43%左右。如200元买入,公允价值变动的年化收益不到20%,在19%左右。
您为何会觉得43%和19%的年化收益率差不了太多呢?

2022-09-26 12:35

忘记成本不是真的忘记了,而是强调注意力放在公司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变得不是最重要的。
100.130.200买入茅台收益的差别不是那么大。

2022-09-26 12:22

我茅台成本2600,忘不掉怎么办

2022-09-28 21:34

摘自2018年致股东的信


On occasion, a ridiculously-high purchase price for a given stock will cause a splendid business to become a poor investment – if not permanently, at least for a painfully long period. 
有时候,高得出奇的股票购买价会让一家很棒的公司成为一项糟糕的投资 - 即使不是永久,至少也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很痛苦。


Over time, however, investment performance converges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 
尽管如此,投资收益会与业务表现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