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看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8回复:259喜欢:295

我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看法

10年前我就放弃为别人料理资金的想法,直到去年在朋友们的劝说下,竟然开始注册一家私募基金。这不是给自己没事找事吗?目前我们的基金正在申请中,如果顺利的话,可能3-4个月正式开始运营。如果不顺利的话?也就是不能从监管层获批,并不真正影响我们什么。因为我们并不缺钱,自己未来干得也会非常棒!我不是非得为别人管理资金。

我很想找个机会谈谈我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看法。因为没有几个基金的购买者真正懂投资(当然,也没有几个基金经理真正懂投资),人们都是抱着快速致富的心里去购买基金和股票的。但投资的诡异就在于谁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在很短的时间内跑赢市场。这一行业必须经过5-10年才能看出谁是高手?而谁又是菜鸟?

谁也没有把握短期跑赢市场。

我关掉公司,从2010年初正式开始的个人投资生涯,至2019年底拥有了一份完完整整10年的成绩单。期间有4年浮亏(分别是2010年浮亏5.53%,2011年浮亏5.02%,2013年浮亏25.96%,2018年浮亏12.45%)。看看,我根本保证不了自己每一年都赚钱。我也不能保证每一年都跑赢指数,在过去的10年里,我个人是9年跑赢上证指数(2013年跑输指数)。从2011-2019年的9年里,我们2年跑输创业板(7年跑赢)。2013年,创业板飙升82.8%,我持有的万科a茅台市值浮亏了25.96%,2013年跑输了创业板108.76个百分点。2015年我们持仓市值上升42.55%,但还是跑输创业板41.86个百分点(当年创业板上升84.41%)。大家能看出2013年和2015年我的尴尬处境吧。当时纵有100张嘴,我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当然,我干嘛要跟别人解释什么呢?那些钱是我自己的,我没有半夜接客户的电话的恐惧。

虽然我经历了2013年最难熬的一段旅程,但也经历过很多让我瞠目结舌的狂喜时刻,2017年,我们的持仓市值上升103.29%(当年上证指数上涨6.56%,创业板下跌10.67%),2019年我们的资金更是爆升了183.46%(当年上证指数上涨22.3%,创业板上涨43.79%)。股票市场真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角斗场,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真是无法从容应对。

我一直认为:“人类短期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不理性的,但长期一定是理性的。不然人类这个物种可能早在几万年前就灭绝了。”伯克希尔用54年的时间证明了人类的这种理性在股票市场是存在的(1965年-2019年,伯克希尔的股价上涨了27440.62倍,年复合收益率20.3%,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只上升了1978.4倍)。我也用自己10年的成绩单,证明了中国股市同样存在理性,2010年-2019年,我们持仓市值的加权平均年复合收益率32.42%。这意味着,2010年初的每1块钱投入在2019年底变成了16.58元。而同期上证指数从2009年末3277.14点下挫到2019年末3050.12点,即使是2013年羞辱我的创业板,也仅仅从2010年末1137.66点上涨到了2019年末1798.12点。股票市场的那种理性真是一股神奇的力量!

股票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本来企业经营的净利润就是不稳定的,股价叠加上市场的情绪后波动就更大了。即使,全世界最伟大的投资者巴菲特也无法做到每一年都跑赢市场。伯克希尔的第一个十年成绩单(1964年-1974年)有4年跑输了标普500指数(分别是1967年,1970年,1972年和1974年),但并不影响伯克希尔的巨大成就。我惊奇地发现,从1964年-2019年的54年里,伯克希尔拥有45份10年成绩单,其中只有1份10年成绩单跑输了标普500指数(2002年-2012年)。

因为我们的市值是按股价计算,谁也没有把握每一年都盈利,也没有把握每一年都能战胜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但我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5年和10年的成绩单还是会跑赢指数的,很有可能还会大幅度跑赢。我们更对自己在股票市场的获利能力充满信心!

客户的压力?

股价上升时,谁都会过顺风顺水的日子。但既然我们无法保证股票市值每一年都能正收益,无法每一年都能跑赢市场,就一定会在某些年面对我们不舒服的市场走势。这对于我们这些成熟投资者,尤其是管理自己的钱时,真的算不了什么。但如果我们管理了很多客户的钱,遇到2013年那种难堪的局面,就非常不好办了!我们可能一整天都在接客户的电话,不得不强做镇静去安抚惊慌失措的投资人,我们也会因为白天的焦虑而彻夜难眠。没有人知道煎熬何时结束?但我们很可能因为客户压力而垮掉。

我怎么能进入资产管理行业呢?我真是疯掉了!

几乎所有购买基金产品的客户都会每天盯着净值的变动,毕竟所有人都喜欢赚快钱。投资人与资产管理人的信任是需要长时间去培养的。所有人面对资产缩水都会焦虑,而在信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投资人很容易带给资产管理人各种压力。毕竟你管理着别人的钱,当然要为别人的托付尽心尽力,当然要为别人赚钱。但股价很多时候确实是说不清楚的,我们无法保证短时间拥有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所以就要在要么接受客户的焦虑和要么放弃某些焦虑的客户之间做出选择。

大多数证券类私募公司的选择是尽可能对所有客户照单全收,尽可能地把客户的钱全部圈进来。我能理解行业内的人们为什么这么做?有两个原因,

1:资产管理行业诱惑太大。一家管理规模50亿的私募公司,每年1%的管理费就能收取税前5000万(这笔钱即使客户亏损也会收取)。如果管理的资产年收益率15%,私募公司还要拿走1.5亿的税前提成(50亿*15%*20%)。看看,管理一家上了规模的私募基金能赚多少钱?与制造业不同的是,50亿规模和5亿规模并不需要多雇佣更多的员工,也不需要租太大的办公室。

2:多数私募基金在盈亏线下苦苦挣扎。绝大多数的私募管理资金规模只有几千万。想一想,规模5000万的私募基金股东们每天面对房租和托管费的压力吧!当一个拿着2000万的大客户走进他们的办公室时,你能想象到他们咽下口水的样子。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忽悠住那个人。

50亿规模的诱惑和5000万规模的挣扎,让私募管理行业彻底变了形。私募基金公司想得不是如何对得起别人的信托托付,而是把客户口袋的钱掏出来。所以说一些违心的话,忽悠一些根本做不到的事就在所难免了。而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并没有赚钱能力,他们根本就不懂投资,他们连自己的钱都管不好,也就更没有能力为客户赚钱了。急功近利的基金经理和容易焦虑的客户聚在一起,在市场低迷时,那种互不信任的扭曲就很难避免了。难怪,查理.芒格说赞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说法---投资管理是一个下等的行业。

我们的观点

如果不去从事资产管理行业,我们依然会生活的很好。这让我和我的合伙人们拥有非常健康的心态。我们不是非得从事这一个在查理.芒格眼中并不高尚的职业,我们更没有必要非得为某些人管理钱财。我们公司的几方股东去年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其中有一项条款是这样写的:“所有股东都不能向公司管理层提出违法违规的任何要求。”我今年已经50岁了,我可不愿意在这个年纪因为不必要的贪婪去犯错误。我们对赚取不属于我们的钱没有一点点兴趣。

我们会告诉所有的投资人:“我们没有把握让每一年都的成绩单都能令人满意。但我们对在5年或者10年的长时间里跑赢市场充满信心!我们对自己的赚钱能力充满信心!”

我们会有意识地放弃一些容易焦虑的投资者。这和我们的性格有关系,我们喜欢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们不希望任何人带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更不希望被投资人的电话打乱投资节奏。我们不追逐基金管理规模。我们想享受一点一点把事情做起来的过程。绝不会做任何急功近利的事情。对通过频繁路演和忽悠获得资金没有兴趣。我们的宗旨是:服务好老客户,不着急获得新客户。我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只要我们像对待自己的钱一样对待客户的钱,只要我们真得能够在5年或者10年为客户赚钱很多钱,喜欢我们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投资人交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不起那份信任。

曾经有网友问我:“马总,您可能可以赚很多钱,为什么非得要赚客户的管理费呢?”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我2010年初开始职业投资生涯时,上证指数起始点位是3050.12点,深圳成指是13699.97点。看看今天,上证指数还不到3000点。深圳成指也就在10000点左右。这意味如果把A股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包括机构和散户在内的整个市场是赔钱的。而在过去十年,二级市场的总交易额在1870万亿左右,整个市场需要负担2万亿左右的券商佣金和印花税。这让本已亏损的人们更加难堪。为什么我们身边大多数炒股的亲朋好友长期必然赔钱呢?这是因为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低而估值又偏高有关系。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能力辨别商业模式的优劣,也没有为上市公司估值的能力。当然,我不认为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有这样的能力。人们玩的不过是“零和”甚至“负和”游戏。既然在整个桌面上赚不到钱,就到同桌的口袋里找钱吧!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做投资之所以能够赚到钱,是因为逻辑和常识。我们看重的不是每天变化的股价,而是企业的内在价值。我们很有自知之明,不会狂妄自大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不会买进自己不熟悉领域的股票。我们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只有当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时才会下注。就长期而言,用合理的价格买进优质公司的股权长期持有确实是非常好的获利手段。

那我为什么非得要当基金经理呢?说得好听点就是:既然大多数人不懂投资,大多数人不具备赚钱能力,还是我们来干吧!说得不好听点,我也确实是被我的合伙人们忽悠了。

对于股价,我的观点是:最好在合理的内在价值区间波动。当然在市场情绪面前,这很难做到。我非常反感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炒高股价的冲动,因为那样对股票的买家非常不公平。股价本应该值多少就值多少。我们进入资产管理行业,也是希望赚钱同时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新鲜的空气,所有的人能够被公平对待。我们很愿意和信任我们的合伙人一起投资中国经济,做多中国。资本的力量对一个国家的繁荣是何等的重要啊。尤其是在疫情的困难面前。投资人承担巨大风险买入股票,为国家缴纳税收,为社会解决就业。正是因为千千万万股东的存在,医疗教育国防等诸多体系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投资人理应获得合理的回报。我不希望更多的投资人在未来十年继续颗粒无收,我愿意利用我们的专业能力为他们做点什么。

我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应该真诚和公平的对待客户。但我不认为私募基金公司为投资人赚了钱而不应该收取一些费用。那不是费用而是一种合伙奖金。想一想真正的老板是谁呢?是投资人而不是基金管理人。大家不过是合伙赚钱合作做生意而已,承担最大风险的是投资人,获取最大收益的也是投资人啊!难道您自己开了公司,不用给为自己赚了好多钱的操盘手支付工资奖金吗?

我们的原则是:未来只为认可我们和我们喜欢的投资人管理资金,我们不追逐规模,不会讨好任何客户,不刻意做任何事情,按照我们自己熟悉的节奏去管理基金。我们将来工作的重点放在看年报而不是基金营销上。我们当然会收取一些费用,但我们坚持那些费用一定是合理的而且对投资人公平的。我们会像对待自己的钱一样对待投资人的信任,我们把投资人看成一条船上的合伙人而非客户。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要我们诚心诚意地对待信任自己的人们,所有人的结果一定会非常好!

马喆

2020年3月26日

精彩讨论

估值的救赎2020-03-26 16:27

这个行业很尴尬,客户真的懂了就不找你了,就是不懂的才找你,然后因为不懂所以亏了会怪你。非常矛盾的样子。。支持你马总。

各种爸的爸叔的叔2020-03-26 16:17

翻译一下:我规模大,我很赚钱。

无声的高阳2020-03-26 16:18

就算年薪百万,30个人也就3000万,对应一年2个亿的收入,小事一桩

用户86457567292020-03-26 16:01

原来@梁宏 大师这么赚钱

两年内跟村长改名2020-03-26 16:16

大金项链,需要饮水机管理员吗?我应聘!

全部讨论

支持马总

2020-03-26 16:40

建立投研团队关键在于各行各业具体企业有很大的差异性,所谓隔行如隔山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团队成员既要有核心成员的超级优势,又要形成团队的协调合力,这一点很难做到。比如过去的美国篮球公牛队和马刺队就能长达很多年达到合力,以乔丹和邓肯为首的三剑客形成的合力,就给这两个队带来了好几次连续的NBA冠军。又比如美国NBA的全明星赛就没有什么看头了,纯属表演赛。美国梦之队参加的奥运会比赛,虽然都是超级球星,但是有好几次居然都败给了阿根廷和欧洲队,各个明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真正形成强大的合力。

2020-03-26 16:19

马总坦荡荡,加油!

2020-03-26 23:31

从你一开始什么都懂,标新立异的批评其它大V,把自己说成神一样,我就知道你要发私募!

2020-03-26 19:43

近十年年化收益率达到32%?你确定没算错吗?你知道这个业绩有多牛吗?这个业绩可以位列所有披露业绩的公、私募基金的无可争议的第一名!而且把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你有这么大的本事,还有闲工夫上雪球?

2020-03-26 17:33

最终还是离不开消费和收割

基金经理与客户之间的博弈,券商,合伙人都是一种博弈。挣少了挣多也不行.亏了更不行。07年大空头的主角顶着大压力关闭了赎回,听说当年董总也是关闭了。马总搞一个封闭式基金10年的那种,不追求规模,零管理费,前收益的百分之十不收费。

2020-03-26 17:50

如其它发私募的人一样,说得很诚恳很厉害的样子,具体还要时间检验,毕竟让人失望的确实太多了

2020-03-26 16:35

希望尽快攒钱早日买马总的私募哈哈哈

2020-03-26 16:31

看马总的文字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