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24喜欢:4

【针对集采的提问,大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然后从博弈的角度来思考哪一种可能最大!】

集采,可能最大问题是降价幅度!中标了,利润还能不能让企业有钱投入继续研发?

医保局强势之后的集采,如果医保局有剩余,回返还医院?返还的政策如何制定。

集采中,强调的一个违规销售问题,能解决吗?靠狗咬狗互相揭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wenge精神?如果没有这一块灰色收入,很多基层医院可能会存在激励的问题,会不会造成更多的其他问题?

集采,会作为试点还是经验推开?如是后者,药企的日子要参考日本!

多少企业死掉是政策可以承受或可以承担的?市场是过度反应还是预计不足?

全部讨论

2018-12-10 13:24

当年的塑化剂还有三氯氢氨事件一样,短期杀,加仓良机,医药比饮料更刚需。以后人口会不会老龄化?人们医药支出会不会增大?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会不会更多?得病了不吃药行不行?想通了这几个问题,心里就有底了。

2018-12-10 13:57

选择行业龙头股,业绩确定性增长更大,比如医药行业的龙头股,恒瑞医药,公司股价长牛,业绩也是长牛,一般行业出现动荡,龙头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有时候还会逆势上涨。

2018-12-07 22:39

一句话,降价的要求是合理的,不过手段应该是采用彻底的市场化来解决。通过医院,医生,药厂的充分竞争来达到价格平衡!现在会议多了,官员多了成本又提高了!这部分钱还是纳税人得出的。通过一刀杀到底把这些费用都弥补回来,必定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因为能量或总量是守恒的!

2018-12-11 19:07

我自己的进一步思考,做事都要看目的,此次集采目的在于降药价目前是zz正确,而主管部门主要看这一点。
如果将来仿制药因此大幅度退坡,导致质量严重下滑,主管部门也可以说,你看,我降药价初衷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价格是药厂报的,他们的成本只有他们知道,如此,可以免责。就如基金经理买了苹果也亏钱了,不是经理的错,是苹果的错!
所以,群众多数是不明真相的,尽管我也否认带金销售这个东西,但是不代表集采是对的,老祖宗一直强调,不偏不倚谓之中,为何强调,中庸好难做到啊。管不住自己手的不光是我们亏钱的散户,还有各位大人!

2018-12-10 14:16

反应过度了,集采的目的绝不是扼杀医药,而是将中间不必要费用去掉,给老百姓减轻负担,同时让好的医药企业生存并发展下去,即使短期过了,如果政策明显不对,相信会有适度的调整的,改革的路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所有人都开开心心的。

2018-12-10 12:30

度过难关,比其他同行活得久,等行业之风来了,就能大赚特赚

2018-12-10 11:06

这次医药新政是鼓励药企像创新药方向努力。
价格虽然降了,但是销售费用也降了。
节约的费用用来聚焦对创新药的研发。
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的进口药进入市场展开竞争做好预先转型。
也并非都是坏事。
以前药品价格问题客观存在,整治是必然、方法可以探讨。

2018-12-10 11:03

1、带量采购有确定的商品数量要求,买卖双方可以针对交易细节开展谈判。与不带量的集中采购相比,带量可以给药品企业明确的销售承诺和预期,方便企业安排生产和销售,控制成本,从而可以给出更优惠的价格,让患者获得更多收益。
2、可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灰色空间。带量的同时意味着该批量药品供应企业的确定性,并且确保采购结果落实。目前实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在招投标阶段缺乏明确的用量要求,中标并不意味着有销量,医院仍然具有自主选择权。因此企业可能要“二次公关”、医院可以“二次议价”,严重的会使中标结果形同虚设。实施带量采购则意味着通过招投标可以直接签署购销合同,实现招采合一,消除灰色空间,因此意义重大。
3、有助于推动药品采购流程的完善。药品招投标中,评标专家主体是医生。在存在“二次议价”空间时,为寻求医院补偿的有效渠道,存在主观上预留价格空间以备再议的动机。消除“二次议价”空间,可以反过来规范评标专家的行为,促进评标过程的规范化。

2018-12-10 11:00

带量采购只是整顿医药行业的开端,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要调整利益分配问题。后期还会有各色的幺蛾子出现,中期回避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