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21回复:169喜欢:83
都在讨论负责投资的朱啸虎观点,那也看看负责制造业的何小鹏的观点。
“宇树科技做得很好,但他是在一个很基础 leve! 做了一个很好的集成,把它放到工厂、家庭,都不可能,而且它是全遥控的可以认为它只是比汽车的骡车还早一期的形态。”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谈及当下爆火的人形机器人时,“全遥控”一词点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全部讨论

宇树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误导

之前懒得点评某公司是怕招苍蝇(希望雪球支持批量拉黑和点赞拉黑功能),还是科普一下吧: 具身智能里的"控制"与"智能"是两个概念。前者无论理论和实践其实被攻克已久,控制系统软件有成熟的开源库,奈何商业化价值太低,其中大部分坑过去20多年被Boston Dynamics极其投资者踩了个遍; 应用与商业化价值最大但也是最难的是后者。
机器人容易忽悠投资人是因为很多demo实质上是"控制",但被包装成"智能",戴上"替代人类"和"终结者"的帽子很容易融钱。事实上"控制"并不难,demo很多动作通过预编程(pre-programming)是可以达到的,后期加上视频剪辑+背景音乐足够调动外行情绪。而"智能"需要基础模型(通识教育),继续学习(专业教育),与真实物理世界交互(实践),这些是最难攻克的东西。
举个具体的例子,春晚某公司的机器人参加了表演,想象2个场景:
场景1: 步伐整齐划一,手指通过高速电机转手绢,从不跌落,退场需要人类辅助;
场景2: 步伐起初凌乱,然后逐渐整齐与人类一致; 转手绢开始会跌落,但可以捡起来逐渐减少跌落的频率; 退场缓慢,踉踉跄跄,但不需要辅助,可以自己寻路。
绝大部分人会认为场景2远不如场景1,毕竟这片土地对整齐划一有莫名的文化崇拜。但场景1实际上是"控制",动作都是预编程而来,不存在任何智能(事后证明手绢没有跌落还是因为连着绳子),难度撑死学生机器人大赛水准。场景2是真正的"智能",任何一个业内人看到这一幕会感到恐惧,会鸡皮疙瘩,拉10亿美元投资会有一堆人排队,I mean it。
具身智能的商业化依旧离它的iphone时刻或者chatgpt时刻还有距离,促成这一步到来的必然是"智能"的突破。目前在啃"智能"这块硬骨头的是另一个很知名的公司(),该公司通过投资对接一大批机器人设计制造公司,打造具身智能解决方案的行业标准,该公司还赋能了亚马逊仓库的75万个机器人。那些打着"控制"幌子宣传"智能"的公司和利益相关的媒体应该适可而止了,投资者也应该提高姿势水平,擦亮眼睛,认清楚有价值的部分在哪。

03-30 12:04

机器人涨的时候
宇树王兴兴和何小鹏就说了这样的观点
但是市场不信啊
现在跌了 大家才信 原来机器人还需要遥控啊 还需要好多年才能落地啊

03-31 00:25

何小鹏,包括宇树的老板自己早两个月就说过,人形机器人距离“iPhone 4”、“GPT3.5”时刻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高盛还专门调研了宇树,给出的报告也明确说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之路还很远。可惜当时股价正涨的如火如荼,这些“看空”的声音没人信,更加没人宣传。A 股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股价涨了,假的也是真的。只要股价不涨,真的也是假的。

03-30 10:56

小鹏还是蛮实在的人,看到过很多他的访谈和发言。个人也在展会看到过宇数机器人,走的还是蛮顺溜的。但确实遥控的。。。 人力机器人这块虽然宇数目前是最火的, 但这个火主要是央视还有跟波士顿动力对比出来的,还远远没有到deepseek时刻,后面应该还会有更牛的厂商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跟deepseek相关的产业链还是值得期待,尤其是跟deepseek提供算力的杭州算力这块。 目前人家不缺钱 投资没有人能投,只有从算力上这块来看了, 杭州算力还是值得期待的。

03-30 10:21

现在都完善了的话还看个毛线,看的不就是个未来吗,没投进头部公司,投了杂毛就想马上退出,他还是来做二级得了,阿里腾讯都开始投,就他聪明

那我说说自己作为一名负责消费的中等收入家庭的观点:“我算它人形机器人5年内降到5w,10年内降到3w,进入可以大规模普及的价格水平,但价格并不是我作为消费者第一考量的要素,我最最看重的是一个能切切实实干家务减轻我负担甚至能照顾我的东西,不是一个™在那跳街舞后空翻在操场跑圈的东西,我10000%认定它在2035年达不到一个人类阿姨的水平,我钱是辛苦赚来的,不是刮来的”

对啊。春晚舞台上面是在固定区域做预编程的动作,然后春晚的花絮可以看到每个机器人在后台行走时,后面都有一个手拿遥控器的技术人员跟着。

目前就是个大玩具

03-30 10:05

宇树科技太秀了。确实为人形机器人这个行业制造了很大泡沫,人形机器人这个行业可以说10年内进不了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