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华保险新管理层经营战略的质疑(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回复:59喜欢:39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国太保2019年三季度开放日纪要点评(上)》和《中国太保2019年三季度开放日纪要点评(下)》中,我已经提到了上市公司开放日活动或者电话会议对于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是非常好的方式。在前面两篇文章中,我根据中国太保2019年三季度开放日纪要,讲了一些对太保经营战略的点评分析,其中有一些吐槽内容,但是核心内容都是给予太保管理层很大的肯定。

在这两篇文章中,我将根据新华保险2019年第三季度的电话会议纪要进行点评。看完新华的电话会议纪要以后,我真的是想从头到尾怼一遍新华新管理层的战略。我将分成上下两篇文章进行分析,看一下新华新管理层的战略是多么让人无言以对!。(文章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数据民工LHB”,欢迎关注!以往保险个股研究文章

Q:之前提出规模与价值并重的策略,实现路径?

A:新的管理层成立以后一直在谈论这个事情,如何做到两者平衡是个很大的事情,按照规模与价值均衡的目标,重点采取资产负债双轮驱动模式。从规模上来说,对于与同业相比的市场增速重视,重视以续期拉动的模式、保持期交业务发展,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其次适当以资产驱动,适当发展趸交业务,在资产和财富管理方面有相应市场地位。

点评:

在万峰离开之后,新华的新任管理层提出“价值与规模并重”的策略,这种战略我是不赞同的。我当初买入新华保险的理由,就是看在万峰的领导下,新华的长期健康险,有了很大的进步,坚持转型,才有了很高价值的发展,在新华2018年报分析的时候,我已经详细分析过了。当时对新华最大的担忧就是新管理层不再坚持价值转型,而现在证实新管理层确实走回到了规模发展的老路

新华居然还要适当发展趸交业务,这不就是想要短期的保费快速增长吗,想通过保费规模增长,尽快让领导层出业绩吗?期交给新华提供更长期稳定的现金流,难道这还不够新华资管做投资的吗,居然还提出趸交业务促进财富管理方面的市场地位,我个人是不认可的,更何况新华的投资水平那么差。

Q:所得税三季度为正,原因?

A:5、6月份将税前抵扣比例提高,追溯到18年,导致上半年及三季度所得税为负。

Q:2020年开门红的目标和情况?

A:已经在准备,主要是五个特点:明确为发展为主旋律;把握节奏,准备收官战到11月底,开门红从12.1开始录入;年金和健康险并举,前几年以健康险为主;加大考核力度,对基层管理人员达成率加强考核和问责;以培训助力,下一个问题详细讲,针对开门红改变了以往大而全的培训、只针对个人营销员的培训,启动营业部经理的培训以及组训班开班。明年开门红目标预测要完成明年全年计划35%左右。

点评:

保险全行业有点志气的寿险企业都在淡化开门红,追求四个季度更平滑的发展,这新任管理层居然还要提前一个月冲击开门红,真是不能接受我用真金白银投资的股票,管理层竟然这么有违行业常识的去经营。哎!也很好理解嘛,明年年报的业绩才是新任的业绩嘛,2019年的业绩人家新管理层都不在乎了。

我买入新华最看重的就是新华长期健康险的优势,很可惜已经不再是新华的重点了,而是改为将投资性的年金险作为重点发展。

Q:如何看待人力队伍?草根调研看到人力同比表现较好,目标人力和费用政策?公司关于渠道的蓝图?

A:人力队伍从三季度开始逆势增长,取决于公司新班子定的发展主基调和战略选择。个险队伍人力现在达到46万人,年底目标50万,举措:用氛围促进新增,统一人力大发展、人力为先的策略;加大新人费用,有责底薪(800、3000、6000元)分层;以竞争促进新增,半年召开;以活动促新增,四季度开展赢在新华的互动等、上下互动;以训练促新增,开展标准增员七步曲。这几步针对年底人力上规模,对明年比较期待。

银代发展策略规划:从新华银代看,以期缴为核心、期缴和规模并重,明年投放一定额度的趸交产品,基于一是客户需求,储蓄客户面临中短期的财富管理需求,二是适应银保业务的特点,银行转向线上、简单化产品,用规模产品可以增加作业网点,以趸交带动期缴。期缴以价值为导向,一是扩大保障产品的范围,过去尝试健康险、现在扩大到终身寿险,二是逐步拉大长期险的占比;规模线以资产负债联动型的产品,锁定额度、满足公司效益下投放产品。明年开门红总体12月份开始开门红准备,规模线上额度用完即止,价值线上一季度开门红达到全年40%左右。

点评:

新领导班子的战略还是重视人力数量,还是原来的人海战术,而不是重视人均产能的提高。在代理人数量方面,新华还很不占优势,大力发展人力的数量而不是人力的质量,这应该是符合新管理层发展趸交年金险的策略,但这并不是对企业长期发展最有利的方案。

新领导层的第一把火是想烧在明年开门红上了,叠加今年的人力大增员,应该会有一定效果的

卖出新华是我一定会做的决策,从目前看,在2020年4月年报和一季报发布后,新华的开门红应该会是比较成功的,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应该不会比现在更差了,那时候就是我卖出新华的时候了。

微信公众号首发更新文章!欢迎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数据民工LHB”!声明:请尊重原创,转载需授权,禁止洗稿行为!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新华保险(SH601336)$

全部讨论

万峰在的时候做出了转型决定,大家比较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规模增速下来了,市场占有率下来了,这些是董事会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新战略没有太大问题。

2019-12-02 17:17

新华就是在搞复辟,类似于仿制药企搞创新药遇到困难就回去搞仿制,管理层价值观有问题,所以在半年报出来后我果断清仓,投入平、太怀抱

2019-11-26 23:22

你说的很多都错了 万峰时代新华做业务的管公司的有能力的基本走掉一半以上都算保守的说法 为什么走  很简单 规模下去 利润变少 留不住人了  分公司层面很多时候是整个团队一起走其他保险公司去
就这卵样还有人为万峰叫好  简直不知所云
就拿银代举例 虽然说万峰说是主动缩减 其实怎么样 部门并没有撤 考核依然在 真正的问题是业务拿不到 明确告诉你很多分公司业务量没有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就是这么好笑
对公司的老员工来说 说大话能唬住他们吗?以前一个月拿多少现在一个月拿多少 你万峰说大话能唬住他们?用脚投票

2019-11-26 15:39

讨论已被 心向阳光奔跑 删除

2019-12-02 21:48

跌到不到0.5倍PEV,才发此文,对广大球友来说不厚道吧!

2019-12-02 15:35

规模上不去,代理人收入低,固定成本高,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弱

2019-11-27 11:27

一直怕走回头路,走回以前的老路,但还是发生了,还不止新华,国寿也如此。短期是有效果,长期又是自吞苦果。还是拿平安安心,虽然短期遇到困难。。

2020-01-02 16:40

是鸡就别把自己当鹰,我认为现在的管理层实事求是,招法平实可信,支持!

2019-12-05 14:23

首先,我个人认为,目前上市寿险的经营策略主要是以平安为主的重价值以及以国寿为主的重规模。对于新华这样的汇金下面的国企而言,做大规模应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稳为主第一梯队才能保证未来不会被其他国企吃掉;
其次,李全出生投资背景,对于投资方面比较熟悉,新华资管的两个平台也都是由他提拔起来。相信他对于投资端还是比较熟悉。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新华不缺乏发现高收益资产的能力,但是过去的模式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机会(非标可以做到6.0%,另外今年配了很多地方债)。所以,新华现在提出“打通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口号;
最后,对于新华现在的选择,我认为可以理解成有两种模式,1]赚100块,利润率30%,2]赚110块,利润率20%。新华当下的做法就是选择了模式2,在这种模式下,利润率势必要下降,那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利润总额是否有增加?股东派息是否也有增加?
另外,再说一些我的担忧。相比起人保、国寿和太平,新华的新CEO在保险负债端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他在公开场合也说过自己正在学习保险业务。所以,对内估计难以服众,对外也会让我们有所顾虑,毕竟不像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2019-12-03 11:29

低估也不要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