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的中文辉煌---持续跟踪9---认识/了解/压制CMS的最主要对手DB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9喜欢:4

$中文在线(SZ300364)$ $奈飞(NFLX)$

感谢球友@不再假装努力 关于CMS对手有非常精准的阐述:

目前DramaBox(点众旗下)和ShortTV(九州旗下)在迅速追赶ReelShort,是否会把国内的内卷烧向海外?

首先,美国互联网的诸多领域,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即领先优势往往会得以固化,因为各类资源会迅速向头部企业聚集,更相信强者恒强,而不大相信逆袭;

其次,目前这两位竞争者的内容跟ReelShort还存在本质的区别,能否把模式跑通还很难说;

再次,ReelShort有Chapters(也是其所在领域的领头羊)等兄弟app矩阵的引流,这一优势很难复制

同时也感谢@matrixmatrix @因时因势 @散户的成长 @百年长跑 等一众球友无私提供的信息,投资路上有你们真的很happy!
一、先上结论
总结/预言
1、国内短剧市场空间不多,利润稀薄。
是一超点众,多强的持续乱战局面,随着政策整治出台,盈利能力将有起色,但核心是一众短剧公司为平台方打工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只不过是由吃不饱饭变成攒粥糊口罢了;
2、欧美短剧市场空间广阔,利润空间巨大;
但门槛(剧本编制+版权/拍摄/投流等等)巨高且越来越高;
未来3-5年市场容量破100亿;
必将是拥有天时的RS和拥有地利的DB两强争霸,并会长期共存。
欧美尤其是美国市场短剧市场态势晚于国内2年(为大中华骄傲!),现相当于国内22年情况,并付费意愿强,每集点播付费相当于0.064美元(RS1Q数据),老牌影视公司还没有有根上意识到这个大蛋糕,估计意识到了以目前的规模和习惯也看不起,等到市场也被 一众RS/DB瓜分殆尽了也还看不懂,最后就是人家吃肉拿利润了它们都来不及。与国内分发平台是爱优腾芒不同,会主要投流FB/INS/YT/TT后引流到下载APP观看。粘性也明显强于国内。
3、融资(时间/数额/对象)决定了谁最终拥有大杀器!
并快速做大内容库,做强APP粘性,谁在未来3-5年的整体蛋糕达到百亿级别的规模下会最大程度地抢夺整个行业的净利润。
我辈屁民在3维空间都能意识到的事情,百战老兵童/刘BOSS在11维空间,在资本上的嗅觉和执行力要远远吊打我们,3瓜2枣的博弈打法能在二级市场喝到汤而不被淹死就不要乱为产业资本和1级市场的融资和必然发生的事情焦虑了,静待花开就好!

最近从网上陆续收集了CMS的主要对手DB的资料(各种媒体采访,公司宣传片,行业人士专业座谈),更确切的是DB的母公司点众。现将点众/DB情况汇总如下:

一、点众一直是中文的长期对手,彼此的战术打法非常熟悉;
网文小说起家,两家大BOSS都在网文领域变现反复试错,有10年生命历程,与中文是长期竞争对手。

二、国内短剧同年发力,但侧重方向不同;
22年开始,点众与中文开始了一体两面,点众在国内短剧市场狂飙突进,历时2.5年,现在是国内短剧领域无可争议的霸主,23年营业额50亿;同时中文22年在欧美发力,是占欧美短剧市场半壁是23年欧美短剧领域无可争议的霸主。

三、双方都资金需求饥渴;
启动资金没问题后,长期烧钱的运营资金必然主要通过融资解决。DB在22年发力后深谙网文小说变现成为短剧的打法,在优质内容和强大投入/投流的情况下持续在国内短剧前10榜单中至少占3!1、23营收过50亿,占整体370亿市场的14%份额;投流80%40亿,制作成本10%5亿,毛利不足10%,略少于5亿,期间费用相当高,估计在4亿出头,净利不到1%约略小于0.5亿。2、20年22年两次提交IPO创业板文件,但都主动撤回,估计是又有其它产业资金注入才能保证其强大的资金需求(80%都用于买流量,员工开玩笑说隔壁抖音的圣诞树都是他们的血汗钱。)3、24年4/5月在美国市场持续加大投流,连续近1.5个月霸下载及畅销双榜,力压RS一头,国内国外双线加大力度,花钱如流水,战略眼光看好短剧的快速成长,以互联网细分行业早期打法,烧钱占市场,获取相应份额后稳步获取利润(类拼多多/抖音打法,宁可亏损也要持续地抢占市场份额并形成粘性,最终利润自然而来)不过这个过程是持续要子弹,要烧钱的,钱从哪儿来?一是自身,利润持续增长或现金流滚动,这个需要初始启动资金,国内的现金流可以提供给欧美开拓,后续模式跑通,虽然亏损,但可以,融资。二是外部,不断融资,不论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的多轮股权融资。
四、DB会成为RS的一生之敌/友
(一)成敌是说在网文时代点众就是中文的对手
劣势
1、融资意识和操作落后,点众落后于中文;
点众在IPO融资方面没有成功,20年22年两次提交IPO创业板文件,但都主动撤回;中文在15年创业板IPO融资成功。
2、在欧美市场开拓时间和成果,点众落后于中文;
点众在22短剧爆起阶段是全力投入,成为国内行业老大。中文17年就开拓了欧美市场并开发出Kiss/Chapters等几个相当有影响力的网文和游戏APP,团队经验和市场熟悉的厚积薄发无非点众/九州国内一众头马可比。
优势
3、在国内市场开拓的速度力度成果,点众远远强于中文。
点众管理层的市场意识和行动力应该是远远强于中文(这个从董事长和CEO的采访细节中扑面而来。。。)
4、在欧美市场发力追赶方面,力度,策略,点众强于中文。
利用国内翻译剧大力抢占欧美华人市场并加大投注/投流和本土剧拍摄力度,24年本土剧号称要达100部,截至5月才有20部,这也在4-5月1.5个月DB超过RS中验证成功,至于能否7个月上80部本土短剧,这个还要印证!

(二)成友是说不光这两个公司,及其它一众海外开拓短剧市场的公司会加速跑马圈地,做大整体蛋糕,互相促进,共同在婴儿期茁壮成长。

全部讨论

在运营方面CMS可能更胜一筹!翻一下中文在线$中文在线(SZ300364)$ 的报表,CMS从2021年之后这几年都是盈利的;即使在23年reel short转型、大幅投流、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CMS也是盈利的;根据与中文投关的交流CMS在2024年一季度也是盈利的,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成长型企业,CMS做到增速与利润兼顾,相当优秀了!
db虽然增长也很快,但感觉db投流费用远高于rs,在盈利性方面估计是逊色于CMS的

DB的推广能力确实非常强,可能是让利给个人做推广有关,在油管看DB的短剧真一般,以中文翻译剧为主能做到现在地步真的匪夷所思,非常诧异的是APP的评分还极高。所以这方面RS和ST要跟DB学。RS的长处在于短剧质量非常好,爆款率越来越高。无论是DB还是RS,成功的关键在于全球短剧市场能不能持续做大,如果能做到百亿美元规模,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利润都会非常可观。所以DB和RS互为竞争对手,又是一起打天下的战友。

05-22 19:07

今天上线的新剧不错,目前是1小时10万播放量,周末新剧似乎也不错。

05-21 16:08

谢谢您的分享,和坚持。

生态型公司量级在千亿级,代表内容生态--奈飞$奈飞(NFLX)$ (2700亿美元),社交生态---META$Meta(META)$ (1.2万亿,由多个社交生态平台构成,FB+INS+。。。),抖音(含TT,番茄。。。),快手;
平台型公司量级在百亿级,代表公司各APP小平台,欧美的派拉蒙,HULU,HBO(都被老的娱乐电影公司集团收购,HULU大概全面要约收购便宜一些约值近200亿美元)
制作公司量级在10亿级,代表公司就是现在的中文$中文在线(SZ300364)$ ---CMS/RS,点众---DB ,九州---ST;
现市场就是将RS当成制作公司来估值,自然增长过3-5年,它也会发展成制作,分发,广告为一体的平台型公司,估值也会由现在约20亿左右进入至少100亿水平,而不论是生态型公司为加强内容付费粘性;还是生态公司的卖货+广告进行的免费播放,吸引流量,进行兼并收购或是绝对控股,还是娱乐集团寻求必然的新的利润增长极,短剧平台型公司都是它们盘里的菜,它们都有足够的现金流和战略方向必选,被全面收购或绝对控股,将其编剧团队掌握,投流渠道强化共用,快速切分蛋糕,是不二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