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matrix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喜欢:1
DB的推广能力确实非常强,可能是让利给个人做推广有关,在油管看DB的短剧真一般,以中文翻译剧为主能做到现在地步真的匪夷所思,非常诧异的是APP的评分还极高。所以这方面RS和ST要跟DB学。RS的长处在于短剧质量非常好,爆款率越来越高。无论是DB还是RS,成功的关键在于全球短剧市场能不能持续做大,如果能做到百亿美元规模,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利润都会非常可观。所以DB和RS互为竞争对手,又是一起打天下的战友。

热门回复

作为他们的分销商,很负责的说,不止上万人

RS没有拿到融资,中文在线本身也需要融资,注定了RS不能大手笔砸钱抢市场。但是如果在推广营销以及APP和收费收看规则方面下功夫做调整的话,也呢取得明显的进步。RS的英文短剧真的是越来越好,上周6的新剧(亿万妻子的双面人生)昨晚开始爆发(虽然男女主角颜值非常一般),昨晚播放量达200万,苹果娱乐免费榜和畅销榜也都显著提升,看这个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

DB在美的翻译剧投流成功是延续了其在国内的投流战术,
首先剧本好,反转多,
其次在各大平台大量投放切片,如果头3天,ROI不能过1.2,那就会坚决放弃,否则会不断加大投流力度,
最后利用各种“有影响力的”大V来分销,来播放量最大化,加强长尾。长期其在播放量前10中至少1部或全部占据前3,其投流的能力和团队真的是强呀!

论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经营策略转变的重要性[想一下]
$中文在线(SZ300364)$ $奈飞(NFLX)$ $拼多多(PDD)$
1、这也说明童BOSS的眼光辣,7年前就开了海外网文KISS,又在5年前网文变现渠道增加了游戏Chapters,3年前增加了网文变现的短剧,先是翻译剧,估计是成本核算不划算,又变成了本土剧,这也是公司海外基础好,底子厚,走了多种弯路后最终磨合出现在的K/C/R/I 4个APP共同促进的完全欧美本土化的模式,这是其它对手,点众,九州才2年不到无法企及的优势。
2、当然反过来也是劣势,人的习惯是很难更改的,团队和公司也是,狼性和侵略性就差,这也是投流弱于DB的原因,DB的现金流在国内巨大进行国外补贴,RS是中文陈出表完全独立发展,没有“母公司”的任何支持了,甚至还有全资的小弟SR进行“竞争”,的确如大家所知的RS连续4年盈利,为何,就是烧钱和发展平衡了,以微利放弃了营收和占有率的持续快速提升!
3、营收速度相对DB狂投要慢了许多,这是RS企业文化(原来是海外子公司,对母公司利润不能做侵蚀)或说是经营理念的惯性,这就要分阶段来看,原来在上市公司体内是优势,但在独立1年后,就应该是放弃利润,引入融资产业资本,大踏步地占领市场,圈到最大的“地”,RS与DB就是在下一盘棋盘极速扩大的围棋,争取拿到最多的棋子(资本/资金),围住最大的地盘(开始是营收/流水,最后是利润),当然可能会有2-3年的大幅度亏损期,然后再细细劳作,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这里拼多多抢占淘宝市场份额的故事最为经典,农产品是多多开拓的新品类,但同时,也附带大量抢了日杂,消费品的市场,现在已经完全碾压淘宝了!短剧相对于奈飞是新品类,广告能否抢到也末可知!)
4、最后,期待RS的贾BOSS多向DB刘BOSS的战略学习,扩大投注团队的建设,补齐融资资本的短板,加快投流,快速抢占天王山[烟花]!

是的,据说参与DB分销的近万人,相对而言,好像RS没有分销,而且我看到RS在脸书和油管的宣传不怎么到位。

$中文在线(SZ300364)$ 你说的是国内吧,没记错的话,点众它们国内投流团队就700多人,每人至少平均20个大V,1.4万人应该是可以轻松达到。国外如果按重视程度,至少也要200人(RS总人数也不过200人),每个20,估计搞定0.4万人,不过这现金流真得是点众这样的大手笔才玩的起(23年营收50亿强,净利0.5亿弱。净利率不到1%,但周转率相当高,至于多少?盲猜净资产周转率---5次/年,爆款率在20%。
在杠杆率为1的情况下,ROE估计在5%左右,说白了类拼多多$拼多多(PDD)$$好市多(COST)$ 的商业模式,低毛利,高周转模式,表面护城河不深,实际相当深厚!)
在编剧/剧本,拍摄都流程,流水线化的情况下双方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成功的核心因素就是成本最大的一块儿---投流,而投流一要有经验的团队,二要有资本的持续投入!
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有一句经典台词:抢粮,抢钱,抢女人!
真是道出了RS与DB阶段战争的核心,粮和钱是用来投流的资本,女人是用来投流的团队,只有女性才最懂女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