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0
回复@蜗牛贝基: 虽然是赛力斯的铁杆小股东,说心里话还是最喜欢蔚来的设计[捂脸]…希望有一天李斌也能投华//@蜗牛贝基:回复@蜗牛贝基:[已修改]刚刚看到问界官方推的M7新色
我的天呐 女生视角 第一眼居然感到惊艳
这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曾经认为的M7唯一缺点。
颜值提高太多了,而且感觉是设计师换了,官图的拍摄手法、打光这些也都不一样了
然后就想到去年8月成都车展我专门去看问界新M7,比较它和其他车型,现在看自己的调研,发现更加幼稚了,已经过去半年多,路上跑的M7也已经超过十万台了。但是就是看曾经稚嫩的调研,不仅复盘出一些心得,也意识到自己曾经做消费品调研百思不得其解的瓶颈:
1)当时对比理想L7和问界M7,唯一担忧的就是颜值,觉得丑,不够时尚,现在看原来这个要素是最容易弥补的最不值得担忧的;
2)当时去看各家智能车,一个大的感受还是各家宣传智能化还是停留在表面,基本靠智能座舱、娱乐影音体验来突出智能化,包括问界,当时销售其实普遍少有介绍智能驾驶的。所以当时对小鹏印象深刻,因为只有小鹏家的销售跟我花大量时间谈智驾。那现在呢?余总挑落了小鹏曾经智驾一哥王座,正在定义消费者心智,问界=智能车,而且还在不断破圈。
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3)当时我在那方寸展厅来来去去走四个小时,绞尽脑汁对比问界和其他新势力差异,为什么会绞尽脑汁,是不是其实就意味着本来就具备爆的基因了,因为没有啥缺点可说了,就一个颜值差异了。
我很喜欢逛展会,逛过食品展、调味料展、化妆品原料展、宠物展好多展,但是在消费品品牌调研的过程中,面对海量的碎片和细节,怎样化繁为简?在横向、纵向对比后,是否还是应该回到本源?回到创始人基因,回到品牌五力(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营销力、管理力)再系统性总结思考提炼下?是否能够跳脱出来,沙盘模拟一下,当时30万以上车型销售情况?当时30万以上新能源车竞争格局?各品牌的战略-打法是什么?还有就是,回到产品本源,车的属性,车要满足人的什么心理?品牌能够满足几重心理?或者说满足更多重心理的更容易立住?求实?求美?求新?求利?求名?从众?偏好?疑虑?安全?
只有系统性想清楚以上问题,也许去做消费品调研,就能拨开迷雾了。
$赛力斯(SH601127)$
引用:
2023-08-29 23:20
一下午也过得太快了,只够看4个品。
重点看了两组新势力里两组智能车:
理想L7、问界M7新款
(智驾车里,一对大五座SUV,走空间大策略)
智己LS6、小鹏G6
(智驾车里,一对轿跑SUV,走性价比策略)
1、理想L7 vs 问界M7
网上专业对比太多了,我这里仅作...

全部讨论

03-16 12:47

新色系推出,会不会成为女神专用车,以前以为M5会

03-16 12:36

是的蔚来的车型确实不错

03-16 12:13

我觉得李斌人很靠谱,应该会有好报的

03-16 12:00

你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 蔚来的审美真的在线!有🌸为+蔚来结合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