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的恩怨情仇:长安与华为那些往事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2

最近看了长安董事长的发言,不得说这是一个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事。燃油车时代国企仗着外资提供技术不思进取,躺在别人功劳簿上吃喝。合资了20~30年,没有一家能够掌握先进燃油车技术,反而是奇瑞这个自力更生、踏实努力干活地方国企折腾出一些名堂。前些年每次谈起汽车行业,国人都是恨铁不成钢。当然今天的新能赛道出了很多能打新势力,还有实力强大头号玩家比亚迪。国产车经过多年苦战2023年汽车出口勇夺第一,这些都是认真研发,坚持战略长远的结果。

长安整体技术上称不上先进,但是汽车性价比和车体质量做的不错,同时运营管理比较稳定,在燃油车时代轻松获得许多消费者青睐。现在进入电车时代和智能化时代,传统车企劣势过于明显,这也是广州GDP被重庆超越的原因,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近年市场份额下滑,单价也一并下滑,外加一系列地产公司危机,导致广州GDP增长乏力。从长安董事长发言可以看出,他危机感特差,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因定价偏高原因不怎么成功,大会发言还寄希望于马自达、福特这种即将退出国内市场的废柴车企,可笑可悲可叹,我感觉长安要走广州的老路。本次事件还暴露一个严重的问题,充满权力斗争的国企,不利于企业创新。毕竟有点权力就狠狠发挥的企业,那些能力出众的人,谁鸟这些自以为是的破领导。

我15年短暂在华为销售事业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手机部门已经是余承东主导,销售部隶属于他管理。随着工作越长,就能深切感受到华为什么能打,同事中有几个人性格很特殊,跟一般人交往并不和谐,主要是说话有点冲,刺头的感觉,但是华为留住了这几个人。他们业绩出色,冲劲十足,干活不怕累,努力追求成功。即便不太会来事,华为领导依然选择包容他们,用心支持他们,给的钱和资源也足够。这段经历对我后续当领导做事用人产生极大影响。为什么提这段经历,因为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间不长,却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跟企业文化和用人制度深度息息相关 。长安想独吞华为的汽车技术成果,想做一个主导者,但是他又不能包容个性鲜明恃才傲物的人才。如果长安全面接手华为车不部,我相信很快华为车部就被玩废,世界并不缺人才,缺的平台和尊重。由于华为内部强大的反对势力没有妥协,导致长安董事长独控意图无法达到,故而发言刺激,类似牢骚一样,属于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不管怎么说,我个人支持华为主导,因为长安这样的领导无法带领优秀团队,他只适合权力支配环境下做一些平庸的工作。

在时代激烈变革中,跟不上注定要淘汰,就像消失mp3、VCD、DVD等产品,还有更远BB机,他们都已经跟历史尘埃一起落定。传统车企习惯于路径依赖,想转身非常困难,这一点国内外都一样。今日丰田难以割舍现在的成就,转型中犹犹豫豫,注定没落,注定被淘汰。国内那些三脚猫功夫都没有的合资车企,拿什么应对新能源领域激烈的竞争,难道要靠上面的一句话保护吗?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国内自己的产业,更是全世界中优势明显的领先产业,领导会清楚怎么选。

说到这,也该就事论事谈谈长安董事长具体发言了。

1.他批评大嘴和理想鼓吹自己某款车1000w内500w内最好的汽车,这一点我认为没有毛病。说实在,这些新势力技术并不突出,尤其动力系统比传统车企还差,问界亮点在于智能化,理想亮点在于装修和舒适,大量过度营销确实影响很大一部分人,因为每个产品都有自己定位,吃一部分份额也能活的滋润。当然,现阶段我不会选择购买他们的车子,因为沉淀不够,需要过几年再看看。

2.长安董事长批评bba言论显然过于狂妄,燃油技术bba领先程度不容置疑,你长安油车性能还落后于几家德企,没有资格批评和讽刺。况且电车和增程玩的也一般,国产品牌里中规中矩,何来底气说别人不行。德企的大众、保时捷、宝马都有认真做电车,即便技术落后于国内,态度和企业战略起码没有太大问题。

3.寄希望于没落外资车企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马自达、福特靠什么技术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竞争,凭资历,抱歉这不是当领导,车子拼的是技术,而新技术不会凭空产生。这个言论和国内起亚还是现代脑那位残领导如出一辙,国内长期卷出来车企,你们这些现在就落后车企到时还在不在都要打个问号❓,拿什么来竞争,持续降价和份额溃缩,届时还能拿出资本购买技术吗。

4.你今天第一第二,过两年能不能还在市场都不好说。这里显然是讽刺比亚迪,我想比亚迪9万研发人员会教他做人。论汽车研发投入,人员投入,比亚迪独领风骚,技术专利遥遥邻先,新车开发极快,独有技术已经被同行模仿,在引领新能源发展潮流。你长安在新能领域几乎可以算是毫无建树,却胆敢大言不惭挑战一个外资恐惧的对手。我极少看到欧美媒体提起比亚迪以外国内车企,外国优秀车企从来只把比亚迪当对手。这里我不得不批评其他几家车企董事长,长城、奇瑞、吉利等。谁都想做第一,谁都不甘于人下,但是今天别人的沉淀就是比你强,战略制定比你长远,技术比你先进。你不服可以,用心研发,提高管理能力,而不是发表一些老子依然很优秀,依然天下第一的言论,不要活在过去的荣光。我从不怕遇到问题,遇到困难,就怕自己认知不正确,执行不到位。 技术落后可怕吗? 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制定战略,挖掘优秀人才,仍然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以往吉利买买方式虽然不喜欢,但是今天它肯花钱请人,挖优秀对手的人才,即时调整策略,大力聚焦资源做产品,未来活下来车企中应该有吉利一个名额。题外话,希望吉利董事长对提高一下自己认知,谦虚做人。

最后谈谈大嘴这个人,余承东绝对是华为一员猛将,能力自然不必怀疑,他利用华为在软件领域的优势开发智驾系统,让三流小厂的车子大卖,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于我个人来说,不希望华为深度介入造车,定位优秀供应商是一个正确战略。华为精力和资源应该用在芯片半导体领域,通信领域,工业智能化,智能家居、手机等。聚焦于一些优势的产品,跟丑国制裁抗争到底,打一场漂亮翻身仗。因此华为想要卖出车部想法是正确的,及时收回一些投资,聚焦主业,确保熬过艰辛的岁月。华为营销很强,2023年各大网站留存的各种言论说没有智能驾驶不配叫车,极力放大自己优点,这没有错,但是技术不成熟就大肆鼓吹,极容易被反噬。最近小鹏自动驾驶频频出事,问界也有零星撞车,这说明自动驾驶路还很长,需要持续迭代开发。今天敢信任自动驾驶的人,很容易成为小白鼠,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随着小米加入,汽车领域会变得更精彩。从我个人来说不看好雷军造车,不管发布会怎么包装,怎么鼓吹,一个进场三年的车企做出车子,只能是方案整合商,与一般新势力没有区别,看不到独特的优势。手机领域华为能够站稳高端市场,并与苹果一较高下,依靠长期高投入研发,攻关核心技术,逐渐受到大众的认可。小米成立这么多年,研发投入少的可伶,核心技术毫无建树,都是在巨人肩膀修修改改,做车又凭什么让别人相信走长期主义,耐心搞研发呢。雷军是个商人,做买卖而已,车子依然是做方案整合+出色营销。精准定位卖一点车没问题,想成为大型车企无异于天方夜谭。

估计汽车领域要重复手机领域剧本,鄙人同各位观众老爷一起观看这部车界充满恩怨情仇的历史大剧。#新能源汽车# #华为# #理想汽车#

全部讨论

华为卖出车部想法哪里得来的呢,可靠吗

比亚迪 奇瑞 吉利 长城越来越好
一汽 上汽 长安 东风 都会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