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二代”不愿接班,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有啥影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3回复:78喜欢:7

11月3日晚间,上市公司通达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史万福与女儿史梦晓解除了表决权委托协议。原因在于史梦晓认为“专业的金融、类金融公司是其刚毕业之际更好的选择方向”。就在10月27日,史万福才刚刚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将其持有的约1.09亿股对应的表决权及投票权全部委托给史梦晓。

家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家族企业中的「富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也就是不愿意担任未来的企业接班人。

为什么金融资本受到二代们的如此青睐呢?有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大概是不愿再像父辈那么赚辛苦钱;已经有“第一桶金”;专业上学以致用,投资人的生活方式等。

问题来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二代”们不愿意接班,这种情况会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精彩讨论

大数据割韭菜2019-11-05 22:26

做实业的子女看到了父母起五更睡半夜,夹着尾巴做人,整天活得跟个鬼似的。但凡自己稍微有点本事的,都极少愿意再像父母那样活一遍。

mourikun2019-11-05 16:26

剑客非股神也,循常理跟党走也

旺财你快别叫了2019-11-05 15:52

所以,股东第一栏有国资委的,这个问题就无所谓了,姓袁姓李都一样

全部讨论

2019-11-05 15:30

“二代”们习惯了与生俱来的荣华富贵,虽然多学历高、视野广,但面对如此成功的父辈,他们接班后也很做到比到父辈更优秀,舆论压力、责任压力、能力压力都会阻碍二代接班。二代传承难,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延续、权利划分、股票分配包括政策方针都会有一定影响。

2019-11-05 18:21

说实话,国内主流的舆论真是很奇怪啊。
什么叫做不愿意接班有什么影响?难道不愿意接班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问题是否应该改为,如果二代们愿意接班会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简单做了一个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A股CEO个人持有企业股份大于10%有632家。
同样数据,美股只有67家,并且几乎全部为中概股。
职业经理人制度在A股真是任重道远啊~
老子打江山,我们还可以理解,毕竟有这份家业可以证明老子的能力。
但是凭什么让投资者相信儿子还可以守江山呢?
还是说,大部分“企业家”根本不关心企业怎么样,更重视市场的高抛低吸,毕竟百万利润的企业都可以估值百亿,干实业哪有收割来的快!

2019-11-05 15:01

传统行业的中国公司,貌似都已经开始面临这个问题;互联网公司,大部分当家人都处于当打之年,都还好,但这里头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最好的是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头部企业里,阿里的接班人问题做得最好,没有之一

2019-11-05 15:29

比如:李嘉诚,接班的就是二代,这是因为从小就培养,而且二代很乐于此,还很有能力,这自然是好的。碧桂园和娃哈哈也是如此的,都是很有能力的。但是其他很多呢,二代要么志不在此,要么没那个能力。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股东是股东,公司管理层是管理层,分开的。这样很好,国外很多这样的设计。
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有利于公司发展

2019-11-05 15:22

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家族企业初建期的企业二代,对于企业会存在一种复杂的“排斥”情感,这种情感会对家族企业二代的信念与偏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二代对于父辈所创立的事业缺乏认同感。

并且,与家族企业一代相比,大部分二代在海外接受过高等教育,与父辈的教育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往往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和行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由留学经历所导致的两代人价值观差异也会促使二代,更倾向于脱离父辈的产业范畴。

此外,大部分海外留学过的二代具有金融、商科专业背景,金融、房地产这些行业更受他们的青睐。

2019-11-05 15:19

其实针对二代不愿接班问题,我认为对于企业发展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本来家族企业就有很多弊端~~~家族企业管理者的作用非常突出,他们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其实很少有“富二代”可以做到。
其实之前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梁认为,家族企业想要做到做大做强做久,就必须彻底摆脱家族化。家族企业产权多元化是摆脱家族化成功与失败之间的一条鸿沟,勇敢地跨过去,企业就走向辉煌。如果站在鸿沟边踌躇不前,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淘汰出局。
所有这不愿接班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

2019-11-05 17:27

1.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历史和现状,之前的晋商、徽商等等都是如此。政商结合好像是很多企业,包括历史上的一些企业能够成功的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
但是,可能也就是政商一体早就了存下的弊端。比如,前些年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主人公就是这样,老板自己不仅是商人,也是官,哪怕是花钱捐一个官。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利于自己企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情况会随着各种时局 的变化带来根本性的打击。不再赘述。
第一代开创者往往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后面这些和官府结交可能就会逊色很多,所以根源上会带来一步步走向弱势。同样的道理,新的势力又会崛起,如此往复。
2.匠心精神:
我们很多企业缺乏能够传承下去的匠心精神。我国有很多的老字号,百年老店是被这些老字号所称道的。但是传承下来的并不多,有很多都是打着这个幌子招揽生意,吃老本。在日本,其实几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多得是,能够传承下来几代人都做同一件事情的匠心精神,这在我国比较少。
随着社会的变化,二代三代就会选择其他的行业投入,使得业务不再纯粹单一精致,慢慢就会衰落。
3.精神支柱:
历来有不少的富商子弟对子女缺乏相关的教育,不管是吃苦精神,还是企业文化,不能仅仅是用来宣传的口号,应该能够渗透到企业渗透到家族的内部,才能经久不衰。我们所见到的二代豪车美女这种应该不少吧,依然是暴发户的心态,而不是企业家的心态,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企业家自己晚年之后深深陷入家族资产纷争的漩涡中,比比皆是。

2019-11-05 15:22

个人认为影响不大
一,目前有很好的职业经理人之路,很多优秀的公司都是这样的,都挺好
二,二代如果好,则好;二代如果不好,很容易就把公司给败坏了
三,二代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很好,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实现自己的人生,挺好的

2019-11-05 18:35

1.很正常,所谓子承父业只是一种方式。
2.两代人的生活方式,理想和价值观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
3.二代天生占有的平台和资源不一样,行事方式肯定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很多也不像从最基本的艰苦的事业开始。
4.有钱的人自然而然很容易去玩金融。
5.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要管理层处理得当,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家族的。

2019-11-05 16:54

有经理人,有投资公司,有信托,有日益成熟的市场化……继承产业之类的傻话不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