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基金经理当面聊,你会问什么?——对话华夏新能源一哥郑泽鸿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6

一个好问题,比回答问题本身更精彩。一个好问题,可尖锐,可柔和,可批评,可探讨。

想必大家已经习惯了看

北落和基金经理两人的连线直播

(大多数时候是两个油腻男)

最近我们想换一种方式

让更多的小伙伴参与进来

直接对话基金经理

于是就有了

韭圈儿-基金调研口碑团


问题可甜可咸,可松可严。

问出你对持仓基金的疑惑,

问出你对基金经理的好奇。

都可以。

首期活动已经悄然展开

参与调研的朋友们

都发表了高质量的作业

谈了个人对华夏基金郑泽鸿的看法

各种观点精彩纷呈

(我们不会干预,仅要求客观真实)

有的大佬甚至给出了

几千字的调研报告和思维导图

查看50+理财师对郑泽鸿的评价

下文是调研纪要的录音和文字版

(yiguohegui)


如果有想参加下一期的朋友关注 韭圈儿

(目前仅限从业人员+承诺写作业)

请您品尝~

录音

对话华夏基金新能源一哥 郑泽鸿


第一期嘉宾

    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高级副总裁郑泽鸿先生,现任华夏能源革新基金基金经理,近一年收益率148.59%,同类排名第一。同时拟任在发新基华夏核心制造基金经理(A类:012428,C类:012429)。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截止2021年4月30日)。

     投资风格:专注核心制造,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军工,机械



全文 


(阅读大约20分钟)

 郑泽鸿: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的履历比较简单,毕业之后就来到了华夏基金。2012年毕业就到华夏基金做研究员,我们这个行业从业经历都是从研究员开始做起。

    做研究员研究过的行业比较多,看过轻工消费、纺织服装,后来到了电力设备、新能源、机械制造,包括军工也阶段性覆盖过。到了2016年当了研究员,我们的晋升步骤就到了研究小组组长,当时我主要是负责新能环保组,即新能源和环保两个组的组长,组织这两个行业系统性的研究。

    到了2017年,提议我们公司发行定位在新能源的行业基金,这个基金是2017年6月份成立的,基本上发行之初就是我在管理。能源革新最终看下来表现还算不错,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行业的趋势所带来的。

    能源革新在2017~2019年整体规模在3~5亿左右徘徊,从2019年到现在,因为行业确实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现在是200亿左右的规模。因为能源革新也是我们主导成立的一个产品,当时对行业的判断最终来看是应验了自己很多判断,最终看下来结果还不错。

    现在这个阶段也是我主导的一个产品,名字也是我定的,发行时间也是我想提档的发行时间,叫华夏核心制造,主要去抓住中国未来优秀制造业升级的机会。产品定位大概是这样。

    以上就是我简单的履历,比较简单,主要是在华夏基金从研究员到组长,到基金经理的大概情况。

 

产品定位区别

 

北落:郑总,能源革新这个产品,包括后面核心制造产品,在定位上有什么区别?还是聚焦新能源,还是整个高端制造,还是未来想做全市场?      

    郑泽鸿:定位是有明显区别的。当时我提出“能源革新”时,因为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未来空间非常大的行业,所以我当时提出来定位就是要伴随新能源行业长大的产品,未来去抓的主要是新能源的机会。虽然其他行业的机会也很多,但是能源革新基本上未来会以新能源行业作为聚焦,做一个比较纯粹的新能源行业的基金。

    “核心制造”在我的定义里,其范围大很多,我定义的是要抓未来中国优秀制造业升级的机会,它所定位的行业范围是相对要宽泛很多的。

    新能源只是核心制造的一个子集,新能源是中国制造业优秀的典型代表,是核心制造的子集,也包括很多其他优秀的制造业,包括电子、通信、军工、精细化工、工程机械,我所认为具备未来中长期制造业升级的大的机会,这些制造业都会去抓,它是一个相对于更广泛的产品。

    从属性上来说,两者会有明显的区别,因为能源革新是一个行业主题类基金,虽然进攻性非常强,尤其是在行业往上的周期里面,它的进攻性是极强的,涨起来可能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它的波动性会比较大,因为能源革新作为一个行业基金,所布局的资产本身波动性就是相关的,里面的主要公司涨跌方向都是一致的。

    我认为,核心制造未来的波动性和回撤肯定是要明显小一些的,我所框的大的叫制造业升级,但实际上各个制造业板块之间的相关性是不高的。比如新能源和消费电子,或和半导体,或和军工,本身资产之间的波动性是不相关的,所以从一个组合的整体上来看,波动性肯定是要比能源革新低很多的。

    另一方面,从收益性角度来讲,其实应该也还不错。我会去抓各个优秀的制造业板块里面具备从国内走向全球,从追赶者到领先者这一过程的优秀的上市公司。所以如果放在一个长周期角度,比如以三年或五年维度去看的话,我认为这些公司都是可以长大的一些公司。

     北落:听起来,能源革新是核心制造的一个子集。

    郑泽鸿:对的。

 

  

制造业逻辑

北落:问题就来了,你对整个制造业看好大的方向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不在2017年时就去搞核心制造这一类型的产品,而专搞新能源?到现在阶段又要去搞一个可能范畴更大一点,又有工程机械、军工等等,背后原因是什么?

    郑泽鸿:这是基于我对整个市场的认知,也是基于我对这个时代下的认知。三年前发现新能源时,明显感觉到整个新能源板块确实要进入到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轨道,那个阶段去布局这样一个产品,享受的是新能源行业从相对比较小到长大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仍然是在进程中的,未来天花板还是很高。

    核心制造这个产品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基于我对整个市场的认知,首先我认为中国现在是正在经历一个制造业升级的黄金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跟我们所认知的背景相关,我个人认为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升级黄金时期背后的主要因素有两点:

    第一,中国是在经历一个人均GDP从1万美金到2万美金的阶段。从过去百年历史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进入GDP从1万美金到2万美金的阶段之后,都是国家的制造业飞黄腾达的时期。如上世纪60~70年代,看到德国的制造业和日本的制造业,就是在那个时间点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制造业升级。

    第二,现在处于老的技术周期末端。技术周期是什么?这一波提升社会效率的主要技术周期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带来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但是我们认为这一个技术进步的周期已经走到了相对末端的位置。

    在这一轮技术周期过程中,美国是这一轮技术周期的领先国或主导国,中国是这一波技术周期的追赶国,追赶国的意思就是很多技术都是从那边发源的,我们只是去学习和复制。在这一历史情况下,因为处于技术周期的末期,对手的技术进步就是在放慢的,而我们学习的速度和复制的速度是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这时候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很多制造业细分的子行业都能看到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追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速度为什么快?一方面因为对手的进步慢了,另一方面是随着我们工业化体系的成熟,我们的学习速度是在加快的。所以我们在很多细分的子行业能看到从追赶者到领先者转变的过程。

    比如新能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光伏制造业,在十几年前很多产品是依赖进口的,现在我们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公司都在中国,因为海外公司都被我们干趴下了,他们不可能做到我们这么低的成本,我们的产品竞争力也是大幅领先对手。其实新能源电池也是如此,国内龙头的电池公司在五年前可能在国际上还只是一个小弟,到了现在,已经吊打了同行,产品质量上甚至取得了领先,并且依靠强大的成本的控制能力,会挤占全球市场份额,新能源是非常典型的。所以我说新能源是中国典型的优秀制造业的代表。

    其他行业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个过程,以精细化工为例,比如MDR,MDR的龙头在十年前只有几个点的全球市占率,但现在已经到了30%的全球市占率,并且市占率还在进一步提升。过去通过产品成本的优势、价格的优势抢占了全球大量的市场份额。精细化工很多细分产品也在经历这一过程,即当你的产品实现突破之后,依靠成本优势、工业化生产劳动力的优势,会挤占全球市场份额。

    也可以拿历史对比,对比上世纪60、7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例子,刚好那个时期也是处于上一轮技术进步周期的末端,上一轮技术主要代表是以汽车工业为代表,也是到了60、70年代,当时也是美国为领先国。到了60、70年代,德国的制造业追得非常快,德国的汽车工业,以宝马、大众为的汽车巨头把当时美国那些汽车工业的巨头,如通用等,打得非常惨。日本当时的电子制造业,三星、索尼,包括日本当时的工程机械,像小松等,也是把当时的领投者,像卡特彼勒打得非常惨。

    每到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这些追赶国的制造业升级的机会,从历史角度看是必然去发生的,发生核心的依据就是这个国家的工业化体系已经成熟了,对手技术进步在放慢,而你的学习能力、复制能力,尤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优势,会使得你越来越多子行业出现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产品从追赶者到领先者的转变。

    我刚刚举的例子比较明显,包括通信,通信里的5G,现在国内龙头公司是全球规则制定者,从1G到5G,完全是从追赶者到领导者转变的过程,消费电子业一样,比如手机产业链的龙头公司现在都已经在中国了,半导体肯定相对慢一些,确实它的技术壁垒存在差距,当然我们也在快速往里面突破。

    所以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在大的背景下,中国在经历1万美金到2万美金的过程,同时处于中国技术追赶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从中长期角度我个人非常看好优秀制造业升级的机会,优秀的制造业会在这种历史情况下去走出国门、走向全球,抢占全球的市占率。

    上世纪60~70年代,发生在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升级的历史,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相信会发生在现在乃至未来中国制造业的身上。我个人本身也是非常看好制造业升级投资的机会,所以也提出这样一个产品从中长期角度去布局优秀制造业升级的机会。

    

超额收益归因

北落:谢谢郑总。看你过往的产品超额收益非常强,我是拿你的产品跟新能源指数相比,想问一下你的超额收益来源,后面归因过吗?主要来自于什么?选股、择时还是其他方面?

    郑泽鸿:归因分析上主要还是选股,或者说选细分的子行业吧。其实新能源行业比较典型,是一个周期成长行业,其实不同的环节在不同的时间点是有不同机会的。比如新能源行业偏上游的,可能是周期性更强一些,因为有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新能源偏中游的环节,竞争格局更重要,因为价格不会有大幅上涨的阶段。其实在不同的时间点,每个环节进入到什么样的阶段都不一样。

    举例,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整个电动车产业链偏上游的环节明显进入到了价格向上的拐点,因为我对这个行业研究的时间比较长,也经历过几轮周期的变化,其实在每一轮变化来临之前,我个人都会做一些提前的判断和提前的布局。这个布局其实对收益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每一轮行情下来,确实大家都涨,但是涨幅差异非常大。从去年三四季度到目前为止,偏上游已经有价格弹性的材料环节,它的涨幅是非常大的,其实这个涨幅从结果上来看,判断提前做出来了,也是在仓位上有了及时的调整,所以才有这样一个结果。


    选好了细分的子环节之后,个股选择也非常重要,当行业在向上时,个股差异可能没那么大,但一旦经历几波周期之后,会发现真正的龙头公司是可以穿越周期去持续成长的,而一些经营能力一般的公司,往往在几轮周期之后可能就不行了,甚至倒闭了都有可能。

    比如电池环节当时的老三,现在就已经倒闭了,而龙头公司是越做越大,这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选对了以后,怎么样选择个股,我们是有一套非常严密的标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壁垒、团队经营能力、财务管控能力,在我们体系里面也是占权重比较高的一些部分。

    总体而言,超额收益的来源一方面是来源于对细分环节的判断,一定是提前判断和提前布局,另一方面是在于个股的选择。

    大概是这几个方面。

    

常胜概率

北落:如果这样的话,您对上游提前布局,时点踩得非常好,投资者会更关心一个问题,就是这次判断对了,下次继续保持比较高的胜率的延续性、稳定性,如何在概率上说服投资者?

    郑泽鸿:这个东西很难说服,但是从过往能源革新的历史来看,基本上每一次大的方向都还是对的。

    结果是这样,其实结果的主要因素:第一,对整个行业基本面的跟踪是非常及时和细致的;第二,对过往历史怎么演变,大概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行业会怎么发展,有的时候是当局者迷,问问产业链里面公司的专家本身可能都看得不是那么清楚,我们做研究有一点比较好的是,我们是站在一个维度更广或时间周期更长,或能用一些经济规律辅助我们做判断的角度。其实结果来看,往往有的时候会比产业里的人看得更清楚的。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新能源里的六氟磷酸锂价格变动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些问题。上一波六氟磷酸锂的周期是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2016年底见到了价格顶部,那一轮周期其实我还是研究员兼小组组长,这个过程也是历历在目,当时价格开始涨的时候,最低也是6~7万,开始涨到10万时,行业里所有专家都说价格涨不动了,价格起来,供应率(音)要提升。后面没多久,价格就到了16万,当时我们又去找很多产业的专家开会聊,他们说短期的因素,肯定涨不上去了,后面很快到了20万,又突破到了40万。到了40万时,我们去问专家,很多人又极度乐观,价格不可能跌,当时我的判断是要跌到20万以下,当时还被产业里面最大公司的董事长说我研究做得不细致。其实结果是又从40万跌到了去年底的6~7万。

    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他们在产业里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局部,他们虽然对这个局部的数据非常精确的,但其实我们能够从一个更加宏观的维度去理解一个变化。后来总结,一个产品年均增速在15%以上,供给又存在一定的刚性,必然三到五年就有一波大的价格变化的周期,同样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去年又开始涨,从6万多,现在又到了27~28万,当开始涨的时候,所有的专家又觉得很悲观,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过了好些年的苦日子的,当时我就判断历史不一定每次都一模一样,但总是相似的,我们就在股价最底部时做了重点布局,其实也是在兑现我们的判断。

    在投资面前,我们永远要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我们在大的判断做出来之后,一定要步步小心去求证,这次对了,下次很有可能是错,我们其实要保持谦卑地心态,不断地去验证,大胆地假设。我也不能说我以后的判断能不能对,但是只能说我会持续用这些方法去做行业的判断、产业的判断。大概是这样。

  

  

当前新能源观点

北落:谢谢郑总。想请教一下,您现在对新能源上、中、下游行业目前的观点是什么样?我看您的持仓里都有一点,只不过上游更多一点。

    郑泽鸿:对。大的判断是这样的,是2019年下半年做出来的,即新能源进入大的向上的周期。大的向上周期里有需求的因素,比如以新能源车为例,新能源车进入到产品自发放量的周期,政策影响也有,但政策影响在减弱,好的产品出来了,它的需求可持续增长的时间会更长。

    另外一个大的进入向上周期重要的原因,就是供给层面的原因。2019年中游的很多环节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之后,龙头公司已经走出来了,龙头公司市占率起来了,2017~2019年行业增速也挺快,但是为什么表现不好?

    因为竞争太激烈,大量资本往里涌,大量新公司出来,导致这个行业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到了2019年,大的判断就是中游这些环节大的竞争格局已经成型了,未来会进入到一个良性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一旦进入到这一过程,又是天花板这么高的行业,未来持续性就会非常不错,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上游的环节也进入到了价格的拐点或价格向上的周期。一旦进入到这个周期,在实业上是一定要完成这个周期的,这个周期在实业上的反映就是2~3年甚至3年以上的时间,这个时间从经济学规律必然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产品供过于求,价格极低,厂商都亏损现金流,到产能退出,再到需求增长,跨过产能拐点,价格暴涨,暴涨到一定程度,并且稳定之后,大家都开始非常赚钱,然后资本再进入到这个行业,再开始投产,投产到达产又有一个周期,等到大规模达产周期到了之后,价格又开始进行向下的拐点。

    我们认为其实偏上游的环节向上周期是从去年三到四季度才刚刚开始,这个向上的周期,我个人认为就是两到三年的时间。当然,如果说需求的持续性更好,这个周期会更长。这是实业上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我个人认为新能源还是处于一个向上的周期过程中,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股价会阶段性的有波动,当然会有阶段性炒的估值比较高或泡沫化,但是行业整体向上的周期是没有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环节是比较容易出现泡沫,甚至泡沫化的。这是一个大的判断,大的判断就是上游有两到三年上行的周期,中游已经进入到良性竞争的格局,所谓量的向上行的周期应该是更长的。大概是这样一个判断,至于短期股价怎么波动,这个很难去评判,因为短期的因素还跟市场风险偏好相关,跟市场整体一些风格相关。

  

    

军工和工程机械观点

北落:既然说到了行业,您的新产品比新能源更多,里面两个行业,第一个是军工,今年好惨;第二个是工程机械,春节以后,包括龙头三一的回撤幅度非常大,现在看起来也比较低迷。当然今天新能源大涨,你的产品表现还不错,未来这两个新的行业是怎么看的?或者未来配置主要在哪儿?也可以讲讲对其他行业的观点。


    郑泽鸿:首先是军工,今年确实比较惨,大家说是渣男的典型代表。我们其实对这个行业的认识要放在一个更长的维度,因为短期的波动跟很多方面因素相关,比如今年军工为什么跌,其实大家还是对这个行业的刻板认知有关,大家过往炒军工行业,都觉得军工是市场风险偏好的Beta,或者市场流动性的Beta,就是说市场风险偏提升时,大家就去炒一炒军工,但是军工企业过往很多年其实是不怎么放业绩的,今年这种情况发生,流动性边际收紧、利率抬升,大家想到就是卖军工,所以导致军工跌得非常多。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军工行业是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的,而这个变化可能被市场完全接受和认知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它的变化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军工本身是一个典型的高端制造行业,军工行业在军改和军改之后其实是进入了新的装备的列装周期。这个周期是贯穿“十四五”或时间更长的,在这一大的周期里会带来什么呢?带来的是军工产品链,尤其是偏上游的部件进入到一个长周期的业绩释放周期,可能是五年甚至五年以上的周期,我认为这个东西是市场没有完全人知道的。

    过往投资军工时,军工也不出业绩,但实际上可以看今年军工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是非常好的,这就是市场上军工行业在发生的一个变化。

    另一个变化是军工行业优秀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以往可能是国企,很多不太放业绩,但实际上优秀的供给越来越多,个人认为整个行业会进入到业绩良性增长的轨道。

    军工行业有一个好的特点,它是很多环节竞争格局非常好的行业,不会像很多竞争很激烈、很惨的行业一样价格杀得很惨,但是军工行业某些环节甚至只有两家,甚至一家公司去提供,当这个行业进入到新一代装备列装周期,由于竞争格局好,所以很多上市公司会充分享受到这个行业性的红利。

    我觉得市场对军工行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导致今年年初以来表现不佳,但我个人还是看好这块投资机会的,因为我们最终落实到的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落实到的是一个板块的长大,我们很难去评判一个公司给多少估值,它跟市场的风险偏好相关,但是我们能够研究层面把握的就是这个公司业绩释放怎么样。

    新能源行业为什么从2015年到现在出了这么多大的上市公司?因为从2015年到现在,整个蛋糕做了几十倍,在蛋糕做大过程中,自然会诞生行业的龙头和巨无霸公司,军工行业也一样,未来军工行业进入到这样一个周期里,必然会诞生比较大市值的公司,这个过程也是会必然去发生的。

    这是我对军工板块的认知。当然市场认识到这个东西,还需要经历几波业绩释放的周期,才能慢慢改变市场对于它的印象。

    另外一个是工程机械,也很典型。短期发生的情况如何应对,一定要想明白长期投资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比如工程机械,我们看好的是中国的制造业升级,优秀的工程机械公司会走向全球,去抢占全球的市场份额。

    这个过程是一直在发生的,不会因为今年宏观的波动,今年宏观主要波动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上游很多环节到了价格的拐点,经历了价格大幅上涨,对中游的利润造成了短期的压缩。

    造成工程机械公司调整的主要原因知道是什么,是因为这样一个短期的因素造成了这样一个调整,长期的天花板变了吗?公司的竞争力变了吗?其实是没有变的。

    我个人认为从中长期角度,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但因为短期因素变了导致经历了一个短期的调整,但中长期没有变的话,短期的因素也会变,比如大宗原材料不可能一直上涨,到一定程度又开始往下走,中游这些利润也会再次放出来。

    我个人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想明白长期赚的是什么钱,长期才能赚到这个钱。比如工程机械,很多人是基于短期景气的投资,比如制造业复苏,去投一个短期的景气,那么当短期景气发生时,这个股价一定是会跌的,但如果是基于更长期的维度,想好如何应对,我个人认为相对是比较重要的。

    工程机械大的趋势其实是没有变化的,大的逻辑也是没有变化的,公司的竞争力也是没有变化的,但股价下跌肯定是有它的理由的,我觉得这个市场也没错,市场永远是对的,只是我们要去明白你的长期和你的短期应该怎么样去应对,这个其实自己想明白就可以了。

    我个人认为,工程机械从中长期角度,优秀的龙头公司应该是不错的一个时间点。

   

 


其他电子、MDR、机械化工板块

北落:我不知道你的投资范围里还有没有别的,可以补充。


    郑泽鸿:有很多。刚刚讲到了电子、机械化工,机械化工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板块,可以完整地看到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某些产品从产品层面实现了突破,突破之后就是通过价格的优势去抢占市场分为,比如MDR产品非常典型,2008年时,我们国家的MDR龙头公司全球市占率可能6~7个百分点,产品刚刚突破,因为有了一套很完全的进口设备,刚刚突破没多久。

    当时也是依靠它的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去实现市占率扩张,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公司,并且现在它的MDR产品价格比海外巨头还要高的。因为经过不断迭代之后,它的产品就是做得比海外的同行还要好,有价格高的理由在里面。很多其他产品也有这一过程,某些产品是刚刚突破,有些产品可能还没突破,我们认为它即将突破,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确实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升级的过程在里面。

    像电子也一样,未来优秀的龙头公司也会走向全球,当然现在很多公司已经走向全球了,很多其他的行业也会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如何看待换手率

北落:谢谢郑总。后面一部分稍微再花几分钟问一下关于持仓问题,剩下就交给其他的朋友们来提问的。持仓问题也比较简单,您不用过度展开。想问一下整体换手率的风格怎么样?似乎从一些数据看起来是比较高的,不知道实际情况怎么样?

    郑泽鸿:实际情况也不低。因为基金规模变化比较大,所以换手率变化也比较大,在规模不太大时,换手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核心看好的龙头公司基本的底仓是不变的,但是我会拿出比较少的一部分基于我对市场的判断、基于对行业判断的变化,会做一些波段上的操作,所以这也会导致产品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换手率会相对高一些。在产品规模大了之后,换手率数据肯定是会下来不少的,因为规模大了之后,肯定换手没那么容易嘛,规模大了之后,肯定要做更长期的判断以及更领先的判断,才会去做这样仓位上的调整。

    北落:您刚才说的那一部分基本盘大概占多少?

    郑泽鸿:比如这一个股票定义为100%的话,基本盘应该占80%,只是拿出其中的20%,有的时候市场的力量,所谓Beta的力量是非常强的,在某一阶段肯定会让你泡沫化,泡沫化之后怎么样去应对,其实也是需要去做这样一些操作的。

    

持仓漂移

北落:所以当泡沫化的情况下,两类基金经理,一类基金经理是只要抓住公司基本面,景气度没问题就行,一类基金经理会做调整,去年有一些做高端制造的基金经理就完全“跑路”了,我不知道您是哪种,是属于中间,还是属于哪类?


    郑泽鸿:长期的认知我是有的,这个赛道的坚持肯定是有的,我是属于中间的,不会大幅转向,因为是基于长期逻辑的认知,当长期的认知没有发生变化时,我不会去做大规模的转向和切换。

    当明显过热时,我会拿出其中一部分做一些操作。这个到规模大了之后,感触还是比较深的,因为我也是我自己基金的基民,产品的体验相对比较重要的,因为我的老产品以新能源为主,投的公司产品波动性都非常相关的,本来波动性就非常大,尤其是投资这么几年,从2017年到现在做下来,也经历过很多轮股价大幅波动,我觉得拿出一部分来做这样一个操作,可能心态上也会好一些。

    尤其当规模大了之后,不那么极致地去追求向上的弹性,当然平稳说不上,因为它本来是一个行业基金,就是在降低一些波动的情况下,一个向上的过程。

    

北落:你的仓位会一直保持在中高仓位吗?仓位不会做大幅度调整吧?

    郑泽鸿:仓位本来调整的范围就不大,因为股票型基金嘛,能源革新是股票型基金,核心制造是偏股混合型基金,它的仓位波动范围会大一些,从60~95,股票型基金是80~95。

北落:但你会去调吗?比如新的虽然是偏股混合,但其实还是维持在80~90,还是会去调60~90?

    郑泽鸿:我会去做仓位变化的。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有的人不做择时,其实在我看来还是会去做这样一些操作的,确实也是基于我对于长期市场的认知,也是基于对短期市场的判断。当然判断确实有的时候会错,但是我觉得这也是我必须要去做的一个事情,总要追求更好。我从一个基民的角度出发,当然希望涨的时候涨得快,跌的时候能少跌点。

    

北落:整体集中度大概什么情况?你平常拿多少只票呢?

    郑泽鸿:规模小的时候,集中度相对比较高,现在规模大了,肯定集中度会降低一些。整体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比如拿几个时间点来举例,在2019年年初,集中度是非常分散的,因为当时认为基本面是边际往下的,到了2013年三四季度,前十大集中度非常高,确定行业进入一轮向上的周期,是根据时间点的变化会有调整,当我觉得这个确定性比较高的时候,会提高前十大的集中度。当确定性没那么高的时候,会降低一些集中度,去分散一些风险。

北落:你的股票的买卖是偏左侧还是右侧的?

    郑泽鸿:左侧,一定都是左侧。

北落:标的是喜欢买龙头还是会挖掘一些二线的公司?

    郑泽鸿:看我布局的公司,有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觉得不是龙头,但是在我看来一定是这个细分环节里的龙头公司。我算的是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根据公司的收入,按照他们的思路,公司未来的市值能做多大,至于在别人眼里是不是龙头,我也不知道,在我眼里肯定是在这个环节里做得数一数二的公司。

    我不会因为它市值小就不去布局,或者只去买大市值的龙头,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永远是基于你对公司的判断。

      


现场提问环节

 北落:我的主要提纲部分就到这里,后面大家可以把自己的静音打开,邀请一些朋友来提问,大家提问时自报家门是哪个机构的。

    Nicole萱萱:郑总,很感谢您刚才关于投资逻辑的分享。我的问题是关于能源革新那只基金,您在最早的PPT里提到,主要盈利策略是靠致胜投资和Alpha策略。关于致胜投资,有介绍到是贡献基金主要的超额Alpha的策略,想了解一下今年,尤其是下半年,您认为哪个行业或者哪个子赛道是致胜的关键?

    郑泽鸿:所谓致胜投资,说白一点,比如在新能源行业里定义叫价格和盈利双升,所谓供需错配的环节。因为新能源是偏周期性的环节,哪些环节具备价格向上的弹性,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致胜的环节。

    举例,去年三季度布局上游的锂、偏上游的六氟磷酸锂,拿到现在,肯定是这段时间致胜的投资。在最低迷时布局,价格实现了你的判断,盈利也在实现你的判断,估值有巨大的抬升。所以这个周期里,锂和上游的六氟磷酸锂,包括钴的龙头公司,也是这个时期里面的致胜策略,因为它经历了产品价格和业绩、估值大幅的抬升,从二级市场表现是非常好的。

    再把范围扩大一点,在全市场其他的领域,我定义价格和盈利双升是新能源领域的致胜投资,把范围扩展到全市场,去年有一波ETC的爆发相关公司,也是业绩的暴涨估值的提升,也是属于当时的致胜投资。我们叫项目型大量爆发的投资机会。包括疫苗,去年疫情出来的口罩、手套,其实是当时市场的明星投资机会。当然,对应到新能源,我们抓的是供需错配拐点型的投资机会,在我看来是致胜的投资。

    具体到下半年,其实这个时间点就不太好判断,我个人认为像科技制造里面调整时间比较长的,但是基本面还是非常不错的一些环节,有可能会是下半年不错的,包括军工,我认为军工下半年可能也是有不错机会的。当然具体可能各个细分环节还是要去分开看。在新能源里,我个人认为首先偏上游的机会仍然是在过程中的,是两到三年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波动。其实在实业上完成这个周期之前,在投资上至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概是这样,感谢您!

    牛子凯:刚才郑总各种分析让我们都非常受教,这里就一个很浅见的疑问,对于无论是能源类还是材料类的这一类行业周期性都比较强,包括相关主题的基金,经常拉长时间线容易看到长期基本水平,突然加一个丰泰(音)这种表现,所以我想无论是作为您这样的基金经理大拿,还是作为我们这些投资者来讲,如何能做到避免水平的增长,如何做到持续朝上的趋势增长,以及在这种行情下出现突然的价格和行情走高,之后如何避免相关的波动性?

    郑泽鸿:其实您说的主要是基于基民的角度,即如何在波动中去选择投资。在我看来,投资赚的是什么?我们很难去预测宏观的波动,包括估值水平的高低,我们赚的是一个行业从小做到大的过程,一个公司从小做到大的过程,我们去投资它,赚的是这个钱。基民在选择时,我的产品规模扩张比较多,一直也是给基民一个建议,即选择一个好的赛道、选择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赛道,比如知道这个赛道未来五年或十年能变成多大,行业的公司能长成多大,这是非常重要的。可能短期的贵和便宜确实是市场波动包括估值水平的波动很难判断,但其实选对了一个赛道,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基金经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否持续地去创造Alpha收益,去创造超额收益,这在我看来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基金投资跟做股票投资也一样,把长期思路理清楚了,短期就是应对,涨多了怎么办或者跌了套住了怎么办,如果发生这些情况,要了解首先行业层面有没有出问题,第二行业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基金经理长期选择Alpha能力也没有出现问题的话,我个人认为可以忽略掉这些波动,不要做频繁的操作。基金不像股票,基金申购赎回都是有手续费的,而且有些波段,散户朋友们很难把握的,选择好的赛道、选择好的基金经理去做定投,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之前写过一封信给我的基民朋友,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就是在行业低迷时,想清楚长期的问题,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就是在涨了之后也不要轻易去选择下车的操作,因为最终赚的是行业从小到大的钱,有的时候基于短期的思路去买卖的话,可能看短期是对了,但是长期下来就是错的。

    举例,过去三十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任何时间点去卖腾讯肯定都是错的,短期看可能回避了30%甚至更大的回撤,但长期来看肯定错失了更好的投资机会。

    这是我大概的一些观点,谢谢!

   ③

    陈一瓶: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刚听了您的分析,您的新能源周期判断大概是两到三年或三到五年会有比较确定性的收益。是不是说在更长的周期内,会有一个比较不确定性?因为新能源行业技术替代比较快,您对技术路线关注比较多吗?

    郑泽鸿:刚刚讲到所谓的几年向上周期其实是基于我们对历史经验的判断,而且说的是偏上游的价格弹性的环节有几年向上的周期。到了那个阶段,比如我们看到明显价格向上的拐点,肯定会做调整,肯定往那些没有价格弹性的环节去做偏离。

    整个产业链非常长,公司也非常多,某些环节两到三年的向上周期,某些环节如果过了这个向上周期,肯定布局其他的环节,这倒是没有问题。因为新能源长期来看,空间非常高,天花板非常高,整个行业会有不一样的机会,可能会有不同类型的机会,这是我们做投资上需要根据时点去把握的。

    关于技术风险,是这个行业一直面临的问题,这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是一直在发生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业的技术是朝着一个方向去逐渐变化,不会突变的情况发生。即使发生,个人认为也是在现有的龙头公司准备会更加充分一些。其实电化学领域技术都是渐变的,比如黑科技出来颠覆这个行业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们会持续保持跟踪,这也是行业的一个风险。

    ④

    朋与:郑总您好,我是平安证券的投资顾问。我们看到市场上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一些是风格比较恒定的,有一些风格比较飘移,都有做得不错的,您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基金经理?我看到咱们这只产品偏重于智能制造,后面风在固然好,如果风不在的话,到其他的领域,您是否还会在这样一个板块坚守?谢谢!

    郑泽鸿:感谢。刚刚讲到我们作为投资一定是基于长期的判断,短期的风往哪儿吹,我们确实判断不了,也不会做短期风的跟随者,一定是基于长期的认知去布局长期看好的公司和赛道,在长期的情况下去取得不错的收益。风格肯定相对是比较稳定的。

    我也不是死守或一成不变的人,当明显出现泡沫化的时候,我们会拿出核心仓位里面的一部分来做波段性的操作,但风格肯定是持续稳定的,我就是去赚这个行业在我大的逻辑下成长的钱。其他行业的机会,第一,我们也没法做到太领先的判断,因为机会太多了,不可能每个机会都抓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们抓住我们的机会,在我们的机会来了,能够让它绽放光芒,我是这个思路。

    ⑤

    WXCYD:郑总,想了解一下您过往行业轮动的依据是什么?因为我关注过您的老产品,2020年3月份之前,我们有部分参与过包括医药、信息、公用事业较多类别跨度的资产,特别是我2019年注意到,我们配置了相当大比例的金融地产的标的,最多的时候应该高分到50%以上。为什么会做这种变化?感觉跟产品名称也不太匹配。最后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回归到最初的风格?

    郑泽鸿:新能源行业是一个周期成长行业,在2015~2017年是明显向上的周期,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到2019年上半年是明显的向下周期,而且向下周期在2019年年初时其实是在加速的,2019年整个板块退坡幅度非常大。在行业向下周期时,能源革新当时规模也不大,是做了一些偏离,包括当时的地产、银行业做了一些配置。

    追踪看下来,那个配置虽然比2019年上半年死守在里面要好很多,但其实也没有抓住当时市场最好的那一类别的投资机会,这也是我投资上的一些成长,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明显知道这个板块后面不行,当然这也是我当时对那些尝试,虽说比坚守在里面可能要好很多,尤其是2019年我认为进入到相对长周期向上的过程中,是不会去发生这样大规模变化的。

    当时做这个调整的主要原因就是判断它是一个在往下的周期,而且当时对市场的认知,觉得市场机会会发生在偏蓝筹、低估值的标的身上。当然,最终结果其实判断是没对的,2019年主要机会其实是在硬科技上面,以半导体为代表。这也是我投资上的一个经历和成长,虽然短期对于行业的判断是对的,但是到了2019年三季度之后完全已经切回到这上面来,这也是我对于行业的一个跟踪和判断做出的调整。

     北落:未来如果还遇到同样的情况,您会怎么做?

    郑泽鸿:比如新能源,核心制造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制造业的范围比较广,本来资产相关性就比较低。新能源有一个问题,资产相关性比较高,当好的时候可能都好,不好的时候可能都不好。假设未来遇到这种情况,我个人还是力争会在我所定义的新能源范围里去做调整,回避明显向下的环节,去布局那些比较稳定的环节。大概是这样一个思路。

    ⑥

    风吹:当下行情,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安全垫?因为现在市场明显比较热一点,仓位控制的话要打多少呢?

    郑泽鸿:首先在当下行情,比如这个点位出来的产品,我个人相对建仓会比较谨慎,因为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市场在我的框架里面就是一个一波三折的市场,会有一些波动,波动原因是因为估值的因素,包括流动性边际收缩的因素,应该不会是一个一路往上的市场。

    对我来说,只要建立这个认知的话,给我低点,肯定仓位就会上得快一些,如果不给低点,肯定仓位就会比较慢,甚至不建仓,或者在有相对比较好的合适的,某些公司股价一直没怎么涨,会布局这种层面的机会。

    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市场涨上去也不用盲目乐观,跌下来也不悲观。如果给我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的话,会建仓速度加快,但如果是在这样一个相对高一点位置的话,建仓相对会比较谨慎。

    ⑦

    要的是霸气:因为华夏也有一只新能源ETF,515030产品,华夏革新也是一只新能源方面的行业主题基金,因为我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您认为相对于515030产品,华夏革新在优劣势上怎么跟ETF做区分呢?

    郑泽鸿:从数据上来看,过往的收益率应该是明显比指数和指数基金都要好,而且每年都会持续战胜指数。其实指数有一个问题,确实通过成交量,能把龙头公司选出来,其实在行业向上时,指数竞争性也很强。

    新能源行业有一个周期波动性,各个环节在不同的时间点机会不一样,这个指数是很难把握的,虽然指数也会调整,根据市值的变化,每半年或多长时间做一次调整,但实际上这跟通过基本面变化带来的调整应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过往的历史看,应该也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主动基金在做得好的会持续并比较大幅地去战胜指数基金,好像市场也是这么一个认知的结果。

    比如华夏那只ETF发行时规模还挺大的,我的这只基金现在规模已经是那只ETF基金的几倍,其实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要的是霸气:因为我们比较担心一点,随着华夏革新规模越来越大,很可能后期会有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已经是好几倍了,后面就变成指数了,如何在这个点上去做优化呢?

    郑泽鸿:其实它大了之后,对于我的操作肯定是更难的,因为很多标的达不到当时想配置的比例,也不至于会变成指数,指数里面成分公司,我看好的依然会重配,不看好的依然会不配,它跟指数的差异还是会非常大的。只是说当规模大了之后,它会影响收益率,这是肯定的。

    但是其实跟指数出发点不一样,指数不会夹杂着对公司的主观判断在里面,当然随着市值的变化,指数也会调整,实际上不会抓主观的判断。

    比如在行业高点,我认为是高点时,指数基金一定是拿多少钱配多少钱,主动管理基金一定是这样的操作,在行业低点时,当有大量赎回的时候,指数基金一定是该怎么卖就怎么卖,主动基金一定会在方向上做不同的操作。

    ⑧

    王瑾:问关于光伏领域的问题。技术的迭代会导致整个行业和龙头的一些变革,光伏是从多晶硅到单晶硅,整个基础的技术迭代,形成了现在的商业格局、龙头公司。在这个领域,未来还会有类似的颠覆吗?这种情况下,机会会在一些其他的地方吗,还是怎样?

    郑泽鸿:任何一个行业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光伏追求的永远是转换效率,从多晶到单晶,就是因为转换效率的差异和成本的差异造成的,效率还会持续去提升,新的技术也会逐步去孕育,包括去年到今年市场一直关注HJT/TOPCon这些技术,其实都会不断去发展。

    在我看来,光伏行业技术也是相对比较渐变的过程,龙头公司在这方面肯定是有储备的,在我看来龙头公司在新的技术来临时,因为现在龙头公司在研发上明显投入高于新行业的公司,所以我个人认为即使在渐变技术发生的时候,龙头公司应该也是能取得不错领先优势的。谢谢!

    ⑨

    陈子健:请教一下郑总,因为能源,包括整个板块,其实您跟踪的主要是一些政策导向景气度比较高的板块为主,平时一些宏观政策包括行业政策的变化,您是怎么跟踪的?对于宏观的研究,您有自己的分析框架吗?遇到一些宏观重大的变化,您会根据变化去做怎样仓位的选择?能否讲解一下?非常感谢!

    郑泽鸿:关于宏观的变化,我们框架里也会有,但其实宏观这个东西,我们判断或预判的胜率并不高,比如市场风格或策略上的一些风格、风险偏好这些变化,我们判断胜率并不高,会有一些跟踪的方法。

    我们的投资还是基于对行业和公司的判断,因为这是我们相对胜率比较高、把握比较大的方面。宏观的变化会影响到风险偏好以及估值,我们会有一定的应对方法,但其实去预判是比较难的,准确率也没那么高。总体上来说,我们还是以行业和公司为主。大概是这样。


    锤子:都说选主动基金是选人,我想了解一下您个人的性格是怎样的?

    北落:三观。

    郑泽鸿:三观比较正(笑)。性格,与人交流比较开朗,投资上也是以研究创造价值为主,平时也爱好一些运动,大概是这样。您想了解哪方面?

    锤子:听到蛮多基金经理都是挺类似的,我之前研究基金经理时发现,大家各自的性格特点也会决定具体到后面基金上操作的风格,这是我提问题的初衷,也感谢您的解答。

    北落:我稍微补充一下,比如您自己在投资时是什么风险偏好的人?

    郑泽鸿:可能有人认为投这个,觉得你风险偏好比较高,但是在我看来,你的风险永远是基于你的认知,如果你认为把握比较大,相对而言在你看来风险就没那么大。

    北落:或者说你是什么星座?

    郑泽鸿:我是狮子座。

    北落:狮子男什么特点,大家回去查一下,可以写到我们的分享当中去。

   

    今天主要环节就到这里,非常感谢郑总的时间,也非常期待各位小伙伴,可以把今天你对郑总的观点写下来,不管是图片也好还是文字也好,大家可以访问我们的web版网站,写完以后分享到群里就可以了,相当于这次打卡完成了。当然我们更期望你是把这些内容分享给你的同事、朋友、客户,让更多的人了解郑总这么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和他的产品。

    今天的线上调研就到这里,感谢郑总,感谢所有小伙伴的时间。   

    郑泽鸿:谢谢大家,再见!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华夏基金   @华夏基金郑泽鸿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003834)

全部讨论

2021-06-09 10:17

感谢北落的精彩分享,加入投资人的参与,以客户视角,探寻投资人更关心的问题非常棒作为华夏能源“一哥”郑泽鸿相当低调谦逊,2021华夏核心资产再发新基,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支持哦~$华夏核心制造混合A(F012428)$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F00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