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三里屯程序猿: 跟随战略,最多拿掉20% 的份额。这个结论有什么事实依据和逻辑基础吗?腾讯大部分的业务都是跟随战略,QQ 跟随 OICQ,微信跟随 KIK,为什么都跟 20%的结论南辕北辙?//@三里屯程序猿:回复@哀霜诺斯:“等视频号使用时长追平抖音的时候,就可以认为腾讯重新在国内抢回先手了”
这个很明确,不会。跟随战略最多拿掉20%份额。
无论是创作者生态、推荐模型、商业化配套,都还远的很呐。
引用:
2024-06-18 16:24
$腾讯控股(00700)$ 企鹅过往游戏的成功更多是因为流量垄断,主流的发行渠道都能以一个相对低的成本进入,平均获客成本低于业内,叠加社交关系链传播的成功,“占领渠道+社交传播”是核心要素,占领渠道在前,社交传播在后。
字节系诞生之后,占领渠道这个环节已经被极大的弱化,这也是为什么抖...

全部讨论

“QQ 跟随 OICQ,微信跟随 KIK”和“视频号跟随抖快”完全不是一个逻辑。原因如下:
1、【用户渗透率】QQ和微信跟随的时候,国内市场PC IM和Mobile IM市场渗透率几乎为0;视频号跟随抖快,短视频这个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80%了。
0和80%的区别是什么?一个是增量市场,一个是存量市场,一个是你站在市场上捞用户就是你的,一个是你要去别人碗里抢,用户才是你的。
这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战争。
2、【产品生态】dy从创作者、推荐模型到商业化建设了非常完整的体系,内容创作、用户分发、变现方方面面都已经形成了能力壁垒;单从这些事情的资源投入,视频号如果想对齐,每年没有百亿以上的支出,没有相应的资源投入,并且持续多年,压根是追不上的。
所以虽然视频号自身长的也还可以,但从来没有过dy关于视频号的防守策略报道。why?本质上视频号是腾讯IM社交战线的防守局,并非短视频战场的进攻局,这是几乎所有雪球大神都搞混的点。
3、【组织配套】老话题,数据打通、组织协同、BU统一等等,这些会让企鹅的组织形态发生大幅改变,在没有明确的收益情况下,管理层不会做特别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