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智能车/汽车电子】随手记

当下赛道压力最小的方向



算力

座舱域:高通 820A,目前到了8155,20多家主机厂用。驾驶域,mobieye的平台做的早,生态比较封闭,车厂不太愿意使用,后来被英特尔收购了。主要玩家:1、特斯拉自己设计芯片,叫FSD。2、英伟达 Xavier,期待orin,蔚来ET7装了4颗orin,达到1000TOPS,1颗300美元左右。3、高通从座舱向驾驶转,骁龙ride平台,2022年2季度落地,和长城汽车中科创达合作,多一些AI算法,延续低功耗的优势,从座舱接触了客户,从座舱切入驾驶,收购了为宁尔,软件能力得到增强。4、地平线 征程5。5、黑芝麻 。

碳化硅

衬底,分为半绝缘型和导电型,其中导电型用到电动车里,目前科锐是全球的领导者,特斯拉用的是科锐。一片6寸片,可以供3辆电动车使用。国内的领导者是山东天岳和天科合达,去年两者差不多都在5万片,山东天岳以半绝缘型为主,天科合达以导电型为主,做了半绝缘再做导电相对容易,山东天岳最先上市,募资投上海临港30万片导电型产能,未来会在竞争上更有优势。

MCU

汽车是MCU重要的增量市场,占总MCU33%的份额。传统汽车单车MCU用量在75颗以上,而智能汽车单车用量有望超过300颗。根据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研究部的数据,普通传统燃油汽车的ECU(电子控制单元)数量平均在70个左右,豪华传统燃油汽车ECU数量在150个左右,智能汽车ECU数量在300个左右,ECU中均需要MCU芯片。中国本土MCU厂商已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将会在汽车领域拓展。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中颖电子芯海科技、国民技术等。

功率半导体

据英飞凌统计,功率半导体 ASP 将从传统燃油车的 70美元 大幅提升至全插混/纯电汽车的 350 美元,是传统燃油车的 5 倍。根据第三方的测算,预 计 2025 年全球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80 亿美元,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用功率 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55亿美元,是 2020 年的 8 倍。目前车用功率半导体中最大增量是 IGBT 和 SiC,都可以在新能源车中是电驱系统主逆变 器的核心器件,并可用于辅逆变电路、DC/DC 直流斩波电路、OBC(充电/逆变)等。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将会持续收益于新能源车量价起升趋势和风光储大格局。建议关注士兰微时代电气斯达半导新洁能闻泰科技等。

CIS传感器

我们认为随着 L2/L3 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辆占比不断提升,预计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64亿元增长至2025 年的 230 亿元。车规级CIS必须要解决的高动态范围、LED闪烁抑制,还需要解决弱光问题,并且需要解决新增的像素提升需求,因此是需要多个技术完成叠加积累的。高壁垒、高技术铸就了高门槛,市场的竞争玩家也并不多,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我们觉得车载未来将迎来长期成长空间。推荐韦尔股份晶方科技



车载显示

车载显示屏需求提升。车载屏的特性在于差异化、客制化以及品质和交付保证。智能座舱需要搭载更大的显示屏并且负载更多的功能。根据Omdia的数据,全球的车载显示市场在2021年是130亿美元,中国车载显示市场占30亿美元。2025年全球市场约为160亿美元,中国市场将接近60亿美元。2021年全球车载屏幕有望达到1.7-1.8亿片,2022年有望提升至2亿片。目前车载屏幕常规为12寸,随着车舱智能化,车载屏幕尺寸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单车搭载屏幕数量有望提升。

车载显示主要有三大趋势:(1)单车的屏幕数量提升,特斯拉Model S/X有3块屏幕,理想ONE有四块;(2)人机交互、高分辨率、高对比对需求带来OLED、Mini LED等新技术替代浪潮;(3)中控屏、仪表盘、HUD成为车载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建议关注京东方聚飞光电



车载光学

智能驾驶系统多传感器融合时代到来,传感器方案中,车载摄像头方案被普遍采用,板块确定性较高,存在量价齐升逻辑,量的层面,汽车智能化背景下车载摄像头搭载数量提升,2021年发布的L3级别新车摄像头搭载量在11-13颗,价的层面,对比传统成像镜头,ADAS感知镜头实现价值量提升,建议关注车载镜头头部厂商如舜宇光学联创电子。其次,激光雷达在L3级别及以上车型中成为标配,未来有望随着形态升级、芯片化、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实现降价,建议关注激光雷达激光器、光学部件相关厂商如炬光科技永新光学、舜宇光学等。

车载PCB

车载PCB在电气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价值量约有4倍左右的提升,当前电动智能汽车对PCB在价值量的提升主要集中在电气化领域,未来随汽车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PCB板在ADAS传感器、控制器、智能座舱等领域的需求的增长,智能化领域主要关注硬板领域如车载HDI板等相关厂商如胜宏科技景旺电子等。

存储

汽车芯片这个550亿美元的大市场中,价值量占比最高的是模拟芯片,传感器CIS等的市场;其次是逻辑类芯片,存储芯片在汽车应用里面的占比仅有6%,算下来21E是33亿美元,22年也不超过40亿美元;和存储类芯片总市场空间(1300亿美元)形成了鲜明对比;33亿美元对应200多亿人民币,对应下游国产化替代有几个机会:1)半导体制程上的机会(工艺点legacy vs. Advance node)2)下游电动车国产化进程快带动的国产供应链需求(国产替代),建议关注该赛道领域的唯一标的北京君正,北京君正目前全球汽车存储芯片DRAM市占率全球第二,SRAM全球第一;总汽车存储芯片市占率超15%,北京君正22E净利润有望超过13亿元,对应22年市盈率(PE)不到40x。



智能驾驶软件和算法

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对于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指标:新能源车是汽车智能化的最佳载体。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15%,2022年adas渗透率持续提升,低成本的l2方案将迎来巨大市场。建议关注:中科创达、四维图新鸿泉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