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利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0喜欢:100
现实中,我接触的大部分水务公司生意模式都比较差,用水规模长期大幅小于设计规模,实际用户及其需求远小于规划需求,将来也很难看到用户增长的前景;水价受压制;地方上拖欠费用。实际经营模式靠不断抵押融资新增项目来生存,有时有点庞氏化的味道,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稳定足额的供水业务经营现金流。

热门回复

你可能在现实中不太接触这些业务,接触后你的想法会变化。全国性的水务公司还是有一些,区域性的也有一些,但是没用,没什么竞争力。两个问题,一是产能过剩,供水规模远超需求,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好一些,水务业务缺乏资源属性,能重复建设的东西,国人一定会把产能过剩搞到极致,水务也不会例外;二是缺乏契约精神,项目建成后压水价,水费拖欠,签约中地方兜底补贴的钱拿不到,即便当地省级地方国企公司一样会在市县被赖账,至于市县国企自己建的水厂,很多都被卖了或抵押了。

供水一样会有拖欠费用的问题,很多项目并不直接对个人收费,有些项目靠向个人收费连保本都没有可能性,经常签协议时有兜底条款,但落实较难。地方上经常有这种情况:水厂欠原水供水单位的钱,但原水供水单位还没法断供,因为有市长压着,也有些是地方用水大户欠水厂的钱,但还没法断供,有些地方就是每次都给一部分,但也一直欠。大家可能不知道,居民用水只是供水里的一部分。

国内很多公共事业公司利润里有不少实际是工程公司的利润,这部分持续性就较差。

水务这个领域的确问题很复杂,电力和燃气都有市场化竞争的存在,价格机制一直在理顺中。但就我了解,水务绝大多数都是地方国企把持,缺少成气候的全国性水务集团,过去曾经有海外水务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也被扼杀在了摇篮里。虽然未来水费有长涨价预期,但看起来即便涨价,经营也堪忧。

云铝就拖欠华能水电的钱,但总体相对水务要好多了,主要是大用户自建供水系统要比自建自备电厂简单多了。

确实大部分这类公司就是融资平台,分红啥的都是靠借贷。长期投资价值很小。

我刚看到这个帖子。
你说的问题确实都存在,否则市场先生也不会给个破产价了,市场先生可不是傻子聪明的很。
当然,假如这些问题改善了解决了,就是我们超额收益的来源了。
所以过去没啥可看的,得预测未来。
$光大环境(00257)$

水务首先要把供水和污水分开来分析,因为完全是两种生意。供水应该不存在拖欠费用的问题,一般都是先充值再消费,相对来说应该算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污水处理是伸手向政府要钱,绝对是一门苦生意,尤其是随着政府卖地难,财政吃紧,以后可能会越来越苦。

垃圾发电也有这样的问题:产能过剩,垃圾不够烧了;收款堪忧,国补地补,绿证也将受到风光绿证供给的冲击。但是$光大环境(00257)$ 走势挺强的,我没想通为啥。单纯因为自由现金流转正、PE低吗?顺势请教一下威大看好的理由?[大笑]@威廉19

中国的公用事业企业都只是国家意志的载体,根本就不是企业。不是好的投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