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上市寿险公司负债端业绩大比拼。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4回复:17喜欢:7

寿险行业在被动或主动改革,代理人清虚,NBV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经历了三年的阵痛期之后,首次迎来曙光,各自披露了自己的上半年成绩单。下面我们将从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价值率、新担保费四个维度对各家寿险公司上半年负债端业绩做一次横向对比,本文选取了A股上市以寿险为主的四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由于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是集团上市,本文仅统计寿险及健康险部分。

1.内含价值,总量从大到小:人寿13,117亿>平安9246亿>太保4141亿>新华2665亿。同比增速由大到小:人寿+ 6.6% >平安+ 5.7%>新华+ 4.3% >太保+ 4%。内含价值是指精算师通过一定的模型假设将存量保单未来释放的经济价值折现加上现有股东权益得到的对自家公司价值的评估,类似于其他企业的净资产,是一个静态指标。内含价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有效业务价值在内含价值中的占比,新业务贡献,分红,有效业务价值的释放,风险贴现率,预期投资回报率假设等等。

2.新业务价值。若要让内含价值持续增长,最健康可持续的方法及让进水口新业务价值不断往内含价值流入。上半年各家公司新业务价值从大到小:人寿309亿>平安260亿>太保74亿>新华25亿。同比增速从大到小:平安+ 32.6%>太保+ 31.5% >人寿+ 19.9%>新华+ 17.1%。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寿险公司上半年新业务价值都实现了同比双位数的增长,平安增速最快,人寿总量最大,新华无论是总量还是同比增速都是垫底。

3.新业务价值率。我们进一步探究造成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的原因,新业务价值受到新业务价值率和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两方面影响,前者是质,后者是量。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率由高到低:平安22.8% >太保13.4% >新华6.8%。同比增速从高到低:太保+ 2.7个百分点>新华+0.2个百分点>平安-2.9个百分点。人寿在中报中未披露此数据,仅披露了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27%,同比-1.5个百分点,作为对比,平安同样披露了此数据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29.3%同比-7.4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人寿的新业务价值率低于平安,再结合两家公司在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中新单保费占比以及以传统银保渠道为主的新华保险的价值率做参考,我们不难推断出人寿的全渠道综合新业务价值率是低于平安的。结论:平安价值率最高,虽同比仍在下滑,但通过对比一季度价值率20.9%来看已有企稳迹象。太保和新华价值率已经开始同比增长但存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因素影响。

4.新单保费以及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通过3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四家寿险公司的价值率虽似乎已经止跌企稳,太保和新华还有所提升,但规模最大的人寿和平安同比仍然在小幅下滑。那么造成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的原因只能是新单保费。上半年新单保费总量由大到小:人寿1712亿>平安1389亿>太保556亿>新华363亿。同比增速由高到低:平安+ 57.9% >人寿+ 22.9%>新华+ 12.1% >太保+ 3.9%。平安增速继续领先行业。其中太保新单保费增速只有3.9%,拉动新业务价值增长31.5%的原因是价值率2.7个百分点,同比+25.33%的提升。新单保费中包含部分短期险,和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其中包括期缴和趸缴)。我们接着看上半年期交首年保费在新单保费中的占比由高到低人寿56.9% >平安51.3% >新华48.3% >太保43.3%。首年期交保费规模总量由大到小:人寿974亿>平安712亿>太保241亿>新华175亿。同比增速由高到低:太保+ 71.1% >新华+ 43% >平安+ 29.3%>人寿+ 22%,太保增速最快。有球友质疑与上文数据不符,经查证,因个人疏忽,太保仅披露了代理人渠道而非全渠道的首年期交保费,故以上太保数据均有所低估。

5.不同渠道新单保费业绩贡献。4家险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除此之外互联网渠道,保险经济渠道等占比相对较小,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造成两大渠道销售占比存在较大差异,通常来说银保渠道的价值率相对较低,而代理人渠道价值率相对较高。上半年新单保费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占比:平安72.8%:,11.1%,人寿: 46.8%,21.2%,太保40.1%,36.2%,新华23%, 70.1%,我们可以看出平安的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占比超过七成,故价值率相对较高,而新华则银保渠道占比超过七成,需要依靠银行渠道销售产品,没有话语权,银行作为销售媒介具有主导地位,新单保费中的大部分价值成为了银行非利息收入中的手佣收入,故价值率较低,我们通过各家寿险公司销售渠道占比与各自价值率比较不难发现,代理人渠道占比越高价值率越高,随着代理人渠道占比的下滑,价值率跟着下滑。

6.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我们接着看新业务价值贡献较大的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新单保费规模总量从大到小:平安1011亿>人寿802亿>太保223亿>新华83亿,同比增速由高到低:平安+ 70.3% >太保+ 17% >人寿+ 16.2%>新华+ 6.6%,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同比增速上平安都超过了其他三家险企。虽然新单保费增速喜人,但是销售保单的代理人人数却仍然持续下滑,截至六月末四家寿险公司代理人人数由高到低分别为:人寿66.1W >平安37.4W>太保21.6W >新华17.1W,同比增速由高到低:人寿-11.4% >太保-23.1% >平安-27.9% >新华-46.2%。,我们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发现: (一)新华一年内代理人人数几乎腰斩,(二 )虽然代理人人数持续下滑但新单保费却同比有较高的增长,证明代理人产能大幅提升,(三)人寿代理人几乎是平安的一倍新单保费规模却不足平安,证明平安的代理人产能几乎是人寿代理人的一倍,人寿的代理人下滑幅度最小,但低效保代似乎还未出清。

7.银保渠道新单保费。最后我们把四家寿险公司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做一次对比,上半年新单保费规模从大到小:人寿362亿>新华254亿>太保201亿>平安154亿,同比增速由高到低:平安+ 131%>人寿+ 116.8% >新华+ 17.7% >太保+ 2.8%。平安和人寿在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增速都超过了百分之百,另外两家寿险公司也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总结:经历了三年的低迷期,寿险负债端终于迎来大幅度反转,虽短期高增速受到3.5%停售影响,不可持续,中短期增速或有回落,但随着利率下行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人们保险意识增强,对比香港地区,日本,新加坡,保险密度和深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信保险行业长期来看会保持一个合理较高的增速,其中龙头企业优势明显,保险+医疗+养老的持续布局与落地,以及综合金融的加持下,差异化竞争壁垒凸显,摆脱同质化竞争的价格战,能够建立起自己深深的护城河。

本文数据引用了13个精算师上周的报告以及上市公司半年报。本人持有中国平安,难免屁股决定脑袋,观点仅供参考。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中国平安(SH601318)$ $新华保险(SH601336)$ $中国太保(SH601601)$

全部讨论

2023-09-11 20:06

保险新课代表

2023-09-11 20:37

看看过去十年公司分红就知道哪家公司强,其他基本上是扯谈。

2023-09-11 19:54

越来越厉害👍🏻

2023-09-11 19:37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希望零大越写越好~

2023-09-14 19:59

不论说什么都不碰,中国平安已经高位盘整半年多了,久盘必跌.

2023-09-13 15:03

太保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0%主要是新业务价值率的带动,2023H新业务价值率为13.4%,增长2.7ppts,相当于同比增长25%。另外请教下,新单保费中首年保费较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中国财险(02328)$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 $中国平安(SH601318)$

2023-09-13 03:10

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