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几家优势内房企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9回复:93喜欢:68

到2020,战战兢兢投资内房已经有几年了,目前几家我喜欢的优势房企,估值仍然具备吸引力,继续持有: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2019销售2090亿人民币,对应市值520亿港币。销售增速处于行业前列,当前估值与公司的质地和行业地位不匹配。公司土储的权益比例已经触底反弹,去年新增土储权益在75%左右,未来公司的权益销售在销售增长和权益比例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将继续位于行业前列,在top20中非常醒目,利润和估值有望持续获得提升。

$中国金茂(00817)$ :2019销售1608亿,对应市值714亿港币。销售金额增速处于行业前列,当前估值反应了其竞争优势,金茂是少数看得清长期前景的房企,城市运营项目已达20个,拓展迅速。未来有望保持估值,销售增长、利润率有望持续,公司的权益比例有望提升。金茂在产品力、土储成本和融资成本等关键环节具备竞争优势。

$建发国际集团(01908)$ :2019年销售500亿左右,对应市值82亿港币。销售金额连续翻番,今年新增土储货值近700亿。当前的估值反应了市场对CB未来如何处理的担心。公司具备产品力优势,拿地审慎,大股东全力支持,属于高度市场化的少数另类国企。未来有望继续高速增长,奔向千亿应当是第一目标。公司具备爆发力。

最近几年,房地产见顶和市场要完的说法不绝于耳,行业见顶、老龄化、生育率下降、房价过高,这些我都担心,但这个行业高度关键,政府维持稳定的决心不会动摇;行业高度分化,大量小企业无法经营,头部企业集中化;行业商业属性良好,不动产的价格竞争要远好于普通商品。最悲观地说,如果国家无力维持这个行业的稳定,那其他行业也不会幸免,金融、白酒甚至人民币在地产崩盘的时刻,也难以看好。所以只需观察,不必过分悲观,更要看具体公司和具体业务。

除了这些具备竞争优势的内房,我也持有一些高性价比的内房,这些企业或有明显的弱点,但好价格和好资源仍然使他们具备高回报的潜力,有时间再写一下。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中国金茂(00817)$ 当期利润略低于预期,不令人意外,结算少,同时要消化2016-2017拿的高价地毛利率下滑,属于阶段性问题。公司产品端和土储端的优势持续增强,城市运营项目获取进展迅速,计划销售目标2000亿,同比增长25%。今年预计结算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销售的利润率和权益比例会有所提高。当前行业背景下公司长期竞争力凸显,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020-02-23 16:48

deljohn14分钟前
@投资践行者
请教建发权益比例大概是多少?
金茂20年前瞻pe比旭辉高了不少 请问金茂的管理层 混改 拿地 借贷这些方面的确定性值当么 而且从今年民企发的债来看 有明显降低 金茂在这方面的优势似乎被缩小了些 请问您怎么看
旭辉2500 68%权益 9.5%利润率 利润161.5 销售前瞻pe2.67
金茂2000 68%权益 12%利润率 利润163.2 销售前瞻pe3.75
两家都有些其他收入 旭辉10亿体量 金茂20多亿体量 有些影响
=======请教楼主,按照这个朋友说的前瞻PE,
              建发假设2020年是600亿(分析师预测的700亿打个85折),75%权益,权益销售450亿,  12%净利率,那是有50亿(RMB)左右利润, 销售前瞻PE是2.4PE,这个,靠谱吗?

2020-03-13 10:37

加仓中国金茂、中国奥园、金地商置,一波疫情,本土资金各自归位,欧美走人,大陆进军香港,各得其所。
没必要唯美股是瞻,天朝已经是避风港,全球的大后方。

2020-02-26 12:22

加仓金茂:就像银行存款优势是银行最核心优势一样,拿地是地产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像招行从银行业跑出来一样,金茂也必然从内房里跑出来。现在用PE估值会觉得他的估值没有相对优势,很快就会发现他的估值相对行业还要走高。$中国金茂(00817)$

2020-02-24 22:25

有前两个

2020-02-24 20:38

最近多家房企发债,息率大幅度下降,宽松预期明显。这种形势下,融资成本降低已经成定局,相伴而来的,是土储市场并没有预期那么便宜。去年拿地差或者去年拿地太少的公司仍然不会获得相对优势。考察下我喜欢的这三家公司,新形势下仍具备明显优势:他们去年都拿了足够多的地,他们去年拿的地足够便宜,他们的融资成本仍然具有下降空间,同时他们抗风险的能力高于同行,守则从容,冲亦有足够底气。尤其中国金茂去年拿地质量明显高于同业且高于以往,未来毛利率不仅不会降低,还有上升的可能。
多说两句:在全球经济回落,中美经济冲突、我国疫情发作的多重压力下,刺激经济刻不容缓,政府已经出手,快而且力度大,但如何启动,必须有钱,钱从哪里来,卖地是最重要的来源。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经济可以稳住的前提,没有之一。

疫情期间,加大了持股的集中度,进一步向几家优质内房集结。这几家公司也在进一步呈现其优秀,建发国际集团、中国金茂、旭辉控股集团,一年来的拿地节奏精准,疫情过后市场大幅宽松,拍地开始溢价了。去年底今年初,底价拿到大量优质地块,兵精粮足,等待疫情过后卖货。

请教建发权益比例大概是多少?

2020-01-07 22:10

金科呢?

2020-01-02 20:22

不7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