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问1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2
泸州老窖18年销量14.64万吨,员工总数2880人,减去销售人员738人,剩下的都算做生产端的人,生产端的工人大致是2150人左右,人均产出比在68吨左右

五粮液18年销量19.16万吨,员工总数26291人,减去销售人员658人,剩下的都算做生产端的人,生产端的工人大致是25600人左右,人均产出比在7.5吨左右

洋河股份18年销量21.41万吨,员工总数15290人,减去销售人员5259人,剩下的都算做生产端的人,生产端的工人大致是人10000左右,人均产出比在21.4吨左右。

五粮液18年销量8.28万吨,员工总数8323人,减去销售人员1600人,剩下的都算做生产端的人,生产端的工人大致是6700人左右,人均产出比在12.3吨左右。

当然这么推算不是很严谨,出来的数据肯定有误差,销量和生产端基酒的量不能直接划等号,后续还有勾兑四家虽同为浓香型白酒企业,具体到各家的生产工艺都是有些差别的。另外像五粮液也是因为有一部分产能还没有释放出来,才拉低了人均产量。之所以把这些数据拉出来说通过还是因为老窖的数据差异太大了,不弄明白是不敢买的。看过一个五粮液的记录片,固态法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序繁琐,相当耗费人力,除了招收大量工人和技改增加机械化设备提高人均产量这两条路之外没有别的方法。看了下老窖近年来的财报,走的是轻资产道路,相比于同行,固定资产和员工都不是一个量级上的,不清楚它的产能从哪里来?泸州老窖18年销量14.64万

热门回复

2019-09-22 08:08

还有连续使用30年以上老窖池,老窖依然是最多的目前。
大家纠结点是3000吨到2万吨,实际上全部用百年老窖池3000吨是65℃原酒概念,对应8000吨左右成酒,现在说的2万吨是指成酒概念,增加幅度并不夸张。
当初舞娘挖完新窖池就立马有了2万吨的高端产能,增加幅度不可谓不大。
洋河快速崛起的过程,就是产能急剧放大的过程,从外购基酒到自己新挖窖池补短板,也没过去多少年。
如果老窖有质疑,那么舞娘,洋河存在同样的问题,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所以我不能理解的是一边质疑老窖,一边持有洋河。

2019-09-22 07:56

产品力并没有大幅度下降呀,浓香企业中高端同产量老窖永远酒质最优,这是大前提。
新增产能的出处
1.技改后原本有一些高端基酒用于中端的现在全部用于高端。
2.技改后高端基酒产量会适当增加,但不会太夸张。
3.14-15年产品滞销加上历年结余,高端基酒有2万吨库存,需要注意的是库存是65℃原酒而不是成品。
4. 按照清风若逸兄得测算,即使不考虑以上因素,只需要动用50年以上窖池就足够生产了,所以实际上会更好一些。
5.只要1573能顺利放量到2万吨,其余产品全部放弃都可以,就像茅台只要飞天,系列酒全部砍掉也影响不大。
6.老窖放量并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随着期间延长,逐步增加,随着时间流逝,更多的老窖进入百年,也会增加高端的产量现在实际已经有2000余口了。

2019-09-21 23:39

@田问1 你文章里也提到了,有品牌力的“泸州老窖特曲”夭折了,新推出的“国窖1573”靠的是以强大产品力来重塑品牌力的路子,产品力就是老窖的命根子。五粮液可以把宣传的着重点放在品牌力上,产品力上为产能放量做出一点牺牲有一些模糊处理的空间,即使是这样它也是是为产品力下降付出了代价,在品牌力占优的情况下被茅台反超最主要的就是产品力被比下来了。老窖不行,早些年之所以一直强调3000吨国窖1573高端产能可以说它是实在,也可以说它是被逼的,必须要靠产品力来站台,说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国窖1573的产品力如果下降了,等待它的后果比五粮液会严重的多,这是它的根。和竞品比作用不大,每家主打的口味不一样,不同口味之间谁跟好喝量化起来很难,但是和自己以前的产品比可是很好量化的,口味变差了老酒鬼们可是能很明显的感觉出来的,把1573的挪到百年以下的窖池,那窖龄酒挪到哪去生产,花1573的钱买的是以前窖龄酒的品质,怎么看都有问题啊。

2019-09-21 22:15

有部分贴牌生产的,算总量意义不大,一万吨飞天可以抵几十万吨低端产量,把握高端1573产能就好.

2019-09-21 21:02

打错字了,最后一家是古井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