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电影和院线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1回复:56喜欢:37
$博纳影业(BONA)$
最近看了@天天静心课 写的关于金逸的招股书整理,以及@魔都圆 @岁寒知松柏 @郭晓平 等前辈的讨论,收获非常大。恰好近期自己也做了一点电影产业方面的粗浅的研究,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1、电影市场的驱动因素:消费结构的改变
若把票房拆分成:人均消费性支出*文娱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票房占文娱消费支出比例,可以发现后两个比例在2002年之后都是逐步升高的。


特别是后一项,即票房/文娱消费比例,我觉得可以看作电影消费在文娱消费中重要性的体现(相对于KTV或逛公园之类),这种重要性提升直接反映在观影人次的上升之上:

说明:在2000年之前的观影人次数是用"总观影人次/6"估算的城镇观影人次数,高华的报告里貌似忽略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1)观影人次仅在票价出现大幅跃升的时候会有小幅下降,第二年很快又恢复上升;2)当前观影人次数与历史上比还差得很远(当然2000年之前估计也没有DVD,网络视频神马的,不可比)。

2、一线城市的潜力已经不大(从人均观影次数、银幕密度、票房/GDP比重等指标说明)
@郭晓平 前辈说得很对,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城乡平均看没有意义,可惜卖方报告里鲜有人指出这一点(如果哪位分析员的报告里已经强调过了请告诉我)。
首先用各省的票房数据进行简单回归,对比使用“城镇人口为基数”和“总人口为基数”计算的人均票房,可以看到城镇的人均票房的回归系数已经接近同等收入国家水平(人均GDP 4K美元左右)。参考的系数是高华给出来的。

如果从城市的层面看,已经有8个城市票房/GDP超过了富裕国家水平(中国人就是爱看电影!)。


换两个指标,从银幕密度和人均票房观察前十大城市,也赶上了国际同行,甚至达到了欧洲国家水平:


3、票房高度集中在排名靠前的城市,以及票房过亿的电影。

感觉每年统计局公布的制作500-600部故事片这个指标对投资人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上影比例波动很大,而且真正上映的小制作也难有好的票房表现(当然也有33天这样的黑马,但至今也就这个一个黑马...)。


说明:电影投资比例和票房收入分布来自艺恩的报告。

说明:2008-2011四列统计的部数,最后一列合计是票房(亿),合拍片算0.5部。
从这个统计看,$华谊兄弟(SZ300027)$真是国产片的带头大哥。


4、预计今年年底银幕数会超过1.2万块,可能会超过市场预期。
首先11年12月艺恩数据库导出的30条院线的银幕数合计已经达到了1.07万块,远超官方9200块的数据,这还没算最后9条院线&没加入院线的影院。
其次,前十大院线11年都公布了不同程度的快速扩张计划,即使今年看到银幕太多、扩张放缓,个人觉得已经开建的影院也不会马上停工。感觉大地院线的二三线城市扩张策略还是很成功的,也符合前面判断的发展趋势,$金逸影视(PRE284)$反而没有很鲜明地向中小城市开影院的计划?(或者是我看得不仔细?)

5、若三年后票房在1-3线城市之间能够趋于平均,票房总额可能会达到250亿元左右。
当然时间长度很难说,2014也好,2015也罢都是拍的...
感觉券商拍300亿有点过于乐观了,另外我对在县级市开影院比较没有信心,觉得近期(3-5年)深入到地级市就不错了,不知各位怎么看?

全部讨论

2013-07-14 03:46

想请教一下观影人次的数据是来自哪里的,谢谢

2012-08-27 16:18

一个影院的投资基本过千万,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盲目扩张,高负债率意味着高风险,被收购的可能性加大。

2012-08-27 10:23

分析的还是比较细的,我简单说说我的观点,供大家讨论参考。1)关于影片方面,500-600部电影里面包含了电影频道制作影片,这部分影片是用来在电影频道播放的。这部分影片的收益还是有保障的,属于先有收入后执行的项目,稳赚。2011年拍摄电影558部。只这么几种,当年上映影片、存放库存影片(放到第二年放的,比如2011博纳的大魔术师)、电影频道专用、其他目的性影片。当年上映影片比例不高。
2)对于县城级影院,本人不看好,这部分影院票房收入影响甚微,按照目前的监管状态,几乎处于难监管状态,数据基本靠预估。
3)2012年的影院建设速度不会放缓。今年上半年开业项目基本为去年进场项目,由于今年电影市场片源相对丰富,2012年票房将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将会带来下轮的投资热。
4)从行业内说行业,本人对大地的模式不很看好,可靠的数据等大地IPO时大家也可以看到。电影经济紧贴大环境,区域内有经济实力,电影在该区域内才有发展的可能,经济基础不好,电影也只会昙花一现,或者不现。
5)关于银幕数量,在中国现状下不会得到精确数据,只能有大概数据,原因也不多说。另外,艺恩的数据并不精确,建议还是以官方数据为参考合适。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刚才@李雪: 给了我一份2011年全国各影院的票房数据,我把金逸的影院筛选了出来,和招股书做了一些对比,发现与招股书上的数据基本匹配,也就是说我之前推断它招股书做假的结论应该是错误的。

我自己计算了一下平均票价,因为没有上座率数据,我按招股书上披露的金逸院线7.8万个座位,463块银幕估算,平均一个银幕168个座位(如果168个座位属实),我估算了一个平均上座率,为17.6%,比招股书上2011年的19%略少,和招股书上2012年1季度的18%差不多。

我把年票房2000万以上的影院,和不足2000万的做了个区分,发现2000万票房以上的共12家影院,其收入占2011年全部55家影院收入的53%,另外的43家合计只占收入的47%。

这前12名的利润,占到全部55家影院利润的164%,即剩下的43家合计亏损64%。排在后43名的影院中,2010年以前成立的8家,有762万的毛利,占55家毛利润的15%;2010的新建的14家影院(北京朝阳店除外),合计亏损1012万元,占比-20%;2011年新建的21家影院,合计亏损3091万元,占比-59%。

也就是说,开业第三年,当年基本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只算毛利),估计到开业第5年时,可以实现累计盈亏平衡。由于2010年和2011年全国的影院和银幕几乎增长了一倍,2012年仍在急剧增长,所以我估计现在刚建或即建的新影院,开业第三年当年盈亏平衡和开业第5年累计盈亏平衡今后未必能现实。

金逸的前12名影院的平均票价是42.4元,后43名的平均票价是32.8元,平均37.35元(今年1季度下降到37.06元)。前12名的平均上座率是25.7%,后43名为13.8%(我之前估计15%上座率将盈亏平衡应该基本正确,因为除票价外,还有卖品、广告和金逸院线的收入和利润),平均17.6%,怪不得我看它近两年新建的影院地址,感觉档次中低,原来2010年以前的几家影城,即2010年以前在广州、武汉、福州、厦门、北京、深圳开的影院,位置比较好,估计都是市中心比较好的商业圈内,它们的档次相对较高,对平均票价和上座率的上拉作用非常大。

我在想,对影院的地理位置而言,级差地租1比级差地租2应该要重要得多,想建好后慢慢培育市场,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典型的例子就是金逸2010年以前成立的19家影院中,今年仍有6家影院上座率不到15%,即仍在亏损,我估计应该是位置不好的原因。其中无锡和天津金逸分别是06年9月和07年3月成立的,至今运营已经超过5年了。

金逸目前共1.26亿股,2.7亿的净资产,0.34亿的净利润,每股净资产为2.16元,每股利润为0.26元。计划发行4200万股,希望筹资8.1亿元(未定价,只是招股书说投资资金需求8.1亿,如果融资不够的话,贷款解决)。

那么发行后的股本为1.68亿股,看2012年1季度的利润数据才866万元,即2012年全年也就0.35亿元。那么发行后的EPS为0.21元。如果筹资8.1亿元,发行PE为93倍,发行PB为3.2倍(发行前拟向原始股东分配历史利润6000万元)。

参照整个A股的平均PE水平,我想给25倍的PE,按5块钱一股应该算是不低的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金逸就只能圈到2.1亿元。

金逸目前的负债率高达80%,其中银行贷款6.8亿,占到总资产的一半,是净资产的2.5倍。并且,它有40家影院在建中,这些在建的影院资金的需求巨大,按金逸自己的计划是需要8.1亿的资金来输血,如果只能圈到2.1亿元,那肯定是不够的。

如果能圈到8.1亿,那小散就惨了,2011年至今新建的近40家影院今年还在亏损,明年也不可能盈利,2010年新建的15家影院利润贡献又很少,而目前在建的40家影院未来三年都是亏损的,也就是说,在2015年以前,金逸的净利润很难有大幅的提升。即2015年前,若IPO按93倍的PE融资8.1亿元,金逸的PE基本会落在50-100倍之间。

就算金逸IPO的定价调低,由于未来3年它的利润都不会有大幅的增长(2011年利润只有2010的一半,大幅倒退,2012年1季度的利润和2011水平差不多),我觉得这个股至少在未来3年内也是不值得投资的。

2012-08-26 17:33

要是有个研究报告分析一下电影产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以及消费者如何分配自己的娱乐时间就好了 有ktv相关的公么

2012-08-26 17:31

一线城市确实已经饱和了 不用看数据观察身边影院的活动能感受到 可以说消费者有福了 呵呵 至于制作国产票房平均水平真的很差 失恋33天那样的很少

2012-08-26 12:02

讨论已被删除

讨论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