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21喜欢:3
$精熙国际(02788)$ 精熙國際 (02788) - 重返高息股行列?

精熙國際(2788) 12月中突然發盈喜,令自己頗為驚訝,因為其對上兩個業績期都錄得虧損,而且經營環境又沒有大轉變,但在2013年下半年度,竟然可以錄得盈利,而且也令全年轉虧為盈,即該半年的盈利最少有1.5百萬美元,由2013年上半年的蝕1.5百萬美元,到2013年下半年的賺不少於1.5百萬美元,當中究竟發生什麼事?

自己稍為計算對上7個半年期的業績,及加入股權轉讓的時間,結果如下:

                  純利 (美元)     每股盈利 (美仙)
2010 1H         2.254M             0.27
2010 2H          3.6M                0.44
2011 1H          3.3M                 0.4
2011 2H          3.385M             0.41
2012 1H          1.25M               0.15
19/11/2012       公佈主要股東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 
2012 2H            -1.2M             -0.14
8/3/2013          完成股權轉讓 
2013 1H            -1.5M              -0.18
18/12/2013      盈喜 

看完上述資料,不知大家有沒有一些看法?我的看法明晚才補充,如果大家有些看法的話,不如一起分享下。

全部讨论

2017-01-23 21:34

看到上述資料,自己不盡有些懷疑時間上是否太過巧合? 翻看2006年的招股書,當時已披露亞洲光學是精煕國際的重大客戶;而股權轉讓前,亞洲光學雖然只持有精熙國際的4.83%股權,但其董事長及董事同時兼任精煕國際的非執行董事,加上不少的報導都指亞洲光學掌握著精煕國際的營運主導權,那麼盈利大幅倒退和原主要股東低價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一事有沒有關連?

為了核實自己的想法,我翻看了精熙國際近年的通告,終於在上年的兩份關連交易通告當中發現端倪。

首先,在上月3月26日關於"延長現有持續關連交易及簽訂新持續關連交易協議 "的通告的第8頁,披露了由2010年至2012年度,亞洲光學及其附屬公司向精熙國際銷售及採購光學及光電產品等相關零組件之金額按年遞減,分別約為25,186,000美元、20,494,400美元及13,802,700美元,3年內累積遞減45%。這是否因為亞洲光學的生意也差了,所以向精熙國際採購的訂單也減少?翻查亞洲光學的年報,其2010年-2012年的年度合併營業額分別是251億、247億及211億(台幣),雖然也下跌,但下跌幅度遠低於向精熙國際採購訂單跌幅,証明亞洲光學減少向精熙國際採購部份是因為其自有原因。

而在另一份於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更直接寫明"亞洲光學集團過往為本集團最大客戶,目前仍然為本集團三大客戶之一" (P.23),即是說亞洲光學集團從2006年上市至2010年期間,應該都是精熙國際最大的客戶,但其後交給精煕國際的訂單減少,至2012年式已淪為第三大客戶,變化不可謂不大。

明顯地,精熙國際業績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於2012年下半年更錄得上市後首次半年度虧損;與此同時,精熙國際的原主要股東於2012年11月月19日宣佈將其持有的約1.88億股 (相當於22.57%股權) 以每股作價9.93美仙(約港幣0.77元) 轉讓予亞洲光學,轉讓價較當時精煕國際資產淨值1.42港元及淨現金值1.05港元分別有46%及27%的折讓,如此低價轉讓令人思疑原主要股東是心甘情願還是逼於無奈作出的決定?

股權轉讓於2013年3月8日完成,自此亞洲光學成為精煕國際的主要股東,持有精熙國際27.4%股權。雖然精熙國際截至2013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仍錄得虧損,但公司於2013年12月中突然發正面盈利預告,公佈公司於2013年下半年神奇地扭虧為盈,並且全年業績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毛利增加和有效營運費用控管。盈喜通告雖然沒有提及營業額的增長,但自己相信下半年的營業額應該錄得顯著增長,當中來自主要股東亞洲光學的訂單應該大增,這其實是有跡而尋的,因為翻看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公司將與亞洲光學的關連交易年度上限提高至1983萬美元(2013年)、2379萬美元(2014年)、2855萬美元 (2015年),對比2012年的實際交易額1380萬美元有顯著的上升。

雖然盈喜通告沒有明確交待2013年下半年的盈利數據,但自己預計可能介乎200-250萬美元,而在亞洲光學的扶持下,精煕國際明年全年盈利大有機會恢復至前兩三年的平均值約600萬美元。此外,基於精熙國際強勁的現金流,派息比率預期仍會高於100%,期待有每年0.1元旳股息。

至於日後的發展,自己預期基於亞洲光學董事長與精熙國際另一主要股東佳能有良好的關係,故亞洲光學有機會收購佳能手上持有的精煕國際股權,令亞洲光學成為精熙國際的控股股東,從而更有效地產生協同效益及提高營運效率。

2014-02-19 17:23

2014-01-12 20:48

讨论已被 燕歸來 删除

(續寫下半部份)

自己稍為計算精熙國際對上7個半年期的業績,及加入股權轉讓的時間,結果如下:

                  純利 (美元)     每股盈利 (美仙)
2010 1H         2.254M             0.27
2010 2H          3.6M                0.44
2011 1H          3.3M                 0.4
2011 2H          3.385M             0.41
2012 1H          1.25M               0.15
19/11/2012       公佈主要股東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 
2012 2H            -1.2M             -0.14
8/3/2013          完成股權轉讓 
2013 1H            -1.5M              -0.18
18/12/2013      盈喜

看到上述資料,自己不盡有些懷疑時間上是否太過巧合? 翻看2006年的招股書,當時已披露亞洲光學是精煕國際的重大客戶;而股權轉讓前,亞洲光學雖然只持有精熙國際的4.83%股權,但其董事長及董事同時兼任精煕國際的非執行董事,加上不少的報導都指亞洲光學掌握著精煕國際的營運主導權,那麼盈利大幅倒退和原主要股東低價轉讓股權予亞洲光學一事有沒有關連?

為了核實自己的想法,我翻看了精熙國際近年的通告,終於在上年的兩份關連交易通告當中發現端倪。

首先,在上月3月26日關於"延長現有持續關連交易及簽訂新持續關連交易協議 "的通告的第8頁,披露了由2010年至2012年度,亞洲光學及其附屬公司向精熙國際銷售及採購光學及光電產品等相關零組件之金額按年遞減,分別約為25,186,000美元、20,494,400美元及13,802,700美元,3年內累積遞減45%。這是否因為亞洲光學的生意也差了,所以向精熙國際採購的訂單也減少?翻查亞洲光學的年報,其2010年-2012年的年度合併營業額分別是251億、247億及211億(台幣),雖然也下跌,但下跌幅度遠低於向精熙國際採購訂單跌幅,証明亞洲光學減少向精熙國際採購部份是因為其自有原因。

而在另一份於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更直接寫明"亞洲光學集團過往為本集團最大客戶,目前仍然為本集團三大客戶之一" (P.23),即是說亞洲光學集團從2006年上市至2010年期間,應該都是精熙國際最大的客戶,但其後交給精煕國際的訂單減少,至2012年式已淪為第三大客戶,變化不可謂不大。

明顯地,精熙國際業績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於2012年下半年更錄得上市後首次半年度虧損;與此同時,精熙國際的原主要股東於2012年11月月19日宣佈將其持有的約1.88億股 (相當於22.57%股權) 以每股作價9.93美仙(約港幣0.77元) 轉讓予亞洲光學,轉讓價較當時精煕國際資產淨值1.42港元及淨現金值1.05港元分別有46%及27%的折讓,如此低價轉讓令人思疑原主要股東是心甘情願還是逼於無奈作出的決定?

股權轉讓於2013年3月8日完成,自此亞洲光學成為精煕國際的主要股東,持有精熙國際27.4%股權。雖然精熙國際截至2013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仍錄得虧損,但公司於2013年12月中突然發正面盈利預告,公佈公司於2013年下半年神奇地扭虧為盈,並且全年業績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毛利增加和有效營運費用控管。盈喜通告雖然沒有提及營業額的增長,但自己相信下半年的營業額應該錄得顯著增長,當中來自主要股東亞洲光學的訂單應該大增,這其實是有跡而尋的,因為翻看2013年5月22日發出關於"訂立新持續關連交易"的通告,公司將與亞洲光學的關連交易年度上限提高至1983萬美元(2013年)、2379萬美元(2014年)、2855萬美元 (2015年),對比2012年的實際交易額1380萬美元有顯著的上升。

雖然盈喜通告沒有明確交待2013年下半年的盈利數據,但自己預計可能介乎200-250萬美元,而在亞洲光學的扶持下,精煕國際明年全年盈利大有機會恢復至前兩三年的平均值約600萬美元。此外,基於精熙國際強勁的現金流,派息比率預期仍會高於100%,期待有每年0.1元旳股息。

至於日後的發展,自己預期基於亞洲光學董事長與精熙國際另一主要股東佳能有良好的關係,故亞洲光學有機會收購佳能手上持有的精煕國際股權,令亞洲光學成為精熙國際的控股股東,從而更有效地產生協同效益及提高營運效率。

2014-01-11 22:51

文件太长,扫了一眼报告,实在看不出什么。明天学习,看怎么从资料中挑出有用关键的部分。

2014-01-11 15:10

难道说是因为某种操纵的故意在里面?

2014-01-11 15:02

我今晚會補充看法。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先看看該公司之前兩份通告:
网页链接
(重點第8頁)

网页链接
(重點第23, 24頁)

看看大家對於我的揣測有一些頭緒。

2014-01-11 12:09

看营业额没有反转迹象,而且毛利率也是逐步下降.
                营业额       增长率                        毛利率
2010-1H  36,648                       27,137        26.0%
2010-2H   44,362                      33,041        25.5%
2011-1H   54,441      48.6%      42,482        22.0%
2011-2H   67,651      52.5%      54,898       18.9%
2012-1H   47,795     -12.2%      37,649        21.2%
2012-2H    44,971    -33.5%      36,793       18.2%
2013-1H    35,611     -25.5%      28,642       19.6%
2013-2H     ???          ???                            ????

从盈喜公告并没有说营业额增长,利润增长只是由于毛利增加和费用减少.可能是由于新管理层持续节约成本所致.下半年毛利率可能达到去年上半年或更高.
似乎不具有可持续性.

2014-01-11 11:02

精熙主业是生产相机卡片机的配件,在手机照相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卡片机日薄西山。高档数码相机便携性差,对用户门槛要求高,注定是小众市场。
目前没看见主业发生转变。在这样一个苦逼的行业里,单靠台湾人的高明管理无法盈利,再换成精细化管理更高明的日本人,搞了两年,虽然现在预告盈利,但公司的行业前景仍然悲观,营业额持续萎缩。单靠内部管理,依凭旧设备旧模具在一个持续下降的行业里提升业绩,空间很有限并且不稳定。

2014-01-11 07:20

看财务分析感觉行业在走下坡路,股东都已卖股。你说去年盈利,难道行业下半年恢复了?感觉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