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15喜欢:15

2016:转折之年

    雪球上的年度总结大战,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硝烟弥漫,大家都在总结,然后自己跟在后面再总结是否感觉很傻? 那也没有办法,2016年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 并且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毕竟总结是自己经过思考写出来的.本人不是职业的投资者,只能算个比较认真的业余选手.在2015年的时候,我就把2016年定为自己的转折之年.

一.关于工作: 

      经过阅读@我是腾腾爸 关于工作估值的贴子,自己对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按照作者那样来估值 ,年利率1.5%,那我的工作也是值小几千万的,况且我还是Home Office, 没有事情基本上一个季度不用去公司都没有问题,时间的自由度可以算得上是半个自由职业者,况且出去也比较有面子,住的全是Crown,Sheraton之类的五星级酒店,出入基本也有人接送,飞机坐的都成为航空公司的金卡会员了。说这些呢,不是为了什么,而是因为自己竟然有一段时间非常想辞职,就是因为不喜欢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和利益纠葛,想全职做投资来逃避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

     其实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吊丝,13年前大学毕业后,一个人从大山沟沟里带着负资产来到大城市,生存都是一个困扰了我好几年的问题。现在房子,车子,老婆,孩子全有了,竟然想找安逸,萌生出放弃这么好工作的念头,您说我是不是很傻?回想2003年,在深圳找到了一份世界500强公司的非常好的工作,记得是从600多人面试里挑选出了6人,并且这6人会被派到加拿大和美国培训3个月后再来中国上岗,我是其中之一,让下一周的周一就到公司报到,但我却因为没有钱坐车而不得不放弃了这次机会。然后再经历了10年的艰难努力才能有机会进入到现在的美资世界500强公司,我竟然想要放弃?这不是拔掉鲜花去浇灌野草吗?估计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

   说了这么多感想,还没有说到具体的工作。2016年是我进入这家单位的第二个完整年度。美国公司对销售订的目标非常激进,2015年度订的目标竟然是在2014年度的基础增长140%,所以没有销售能完成,这是公司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在2015年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订这样的目标不是瞎搞吗?所以这也是我当时想离职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压力太大(结果也完成了目标值的60%多,但在2014年基础上大幅增长了)。2016年的目标呢,因为换了领导,稍微降了些,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增长60%。今天刚好是2016年最后一天,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和诚心诚意,我打动了99%的客户,我竟然全部超额完成了指标,不但销量超了,其他比如收款等另外的4项指标也全部超额完成。我是Team里唯一 个所有指标全部完成的人,进来第二年就得到第一了。作为回报,我今年拿到了全额奖金,刚查了下,5点前已经到账了,感谢自己过去一年的努力,也感谢公司。

    对于2017年,工作方面,我一样的充满信心,我已经提前接到了2017年销售目标的70%的订单了,后面只剩发货和收款了。所以我再也不想离职的事情了。如果有对工程机械行业感兴趣的,我可以对您说,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态势非常明显。

二.关于学习:

     今年总共读了15本投资方面的书籍 ,从@唐朝 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开始到@我是任俊杰 的《穿过迷雾》结束,只读了这两本中国人写的书,中间读的全是欧美的投资经典,当然这两位大师写的也是经典。因为我工作太忙,今年没有完成每月2本的目标,虽然少是少了点,但是收获却非常大。我发现多读书,不但对投资很好,对我的工作也帮助非常大,这是以前我没有过的。我现在才发现,多读书真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赞叹古人的智慧啊。2017年继续抽时间多读书,15到20本都可以接受。

三.关于本年度的投资情况: 

    最后来说投资,感觉上好像投资不是最重要的。但事实上不是这样,2016年也是我的投资转折之年,主要是从看图形炒股彻底转变为看基本面炒股。从2006年12月开始入股市,到2016年也是10年了,是否不要再任性,而要变成熟点了?

       2016年整体收益17.49%(包含新股),连续3年保持正收益。2017年期望也能达到15%以上,12月底又中了2签新股,1月份才交易,一切好像预示着2017年应该也不错。2016年的收益主要来自茅台,格力和新股,在12月底的时候进行了仓位调整,主要是要改变分散持仓的情况,作为散户资金量本来就有限,再加上我没有时间去研究那么多股票,还分散持仓对组合非常不利。于是将资金向低估的优质股集中,现按仓位大小分别持有$兴业银行(SH601166)$ $格力电器(SZ000651)$ $双汇发展(SZ000895)$ 和中国平安。 分两个账户打新用,每个账户两个,不能再集中了。

      今年的教训: 今年的亏损主要来自持有2年的600983 惠而浦亏损22%出局。亏损的原因:一是高估值买入,这是2014年买入的股票,买入的原因就是三洋被美国惠而浦收购,认为想像空间很大,于是20多倍的市盈率买入,并且在2015年牛市高峰期都没有卖掉,当时市盈率已经30多倍(盈利20%多);二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幻想在美国惠尔浦集团全球渠道下,对一个只有100亿在市值的公司来说,有10倍的成长空间。却没有认识到公司的整合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并且很多收购其实到最后也并不成功。直到我去参加了2015年度股东大会后,才作出了割肉卖出的决策 ,因为当时买入的理由就是错误的,也是高估的。“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看看古人的智慧,以后再也不要幻想,坚持低估和安全边际原则才是投资制胜的基础,切忌!

    最后呢,受折纸板的启发,我也搞了个实验账户。看看能否每次至少翻倍出来,然后重复20次这样的动作。第一支股票持有了3000股建行,成本5.4左右,不翻倍就不出来,时间不限,持有多久都可以。看看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任老师是吧?@我是任俊杰 

全部讨论

2017-01-03 08:12

请教惠而浦股东大会的什么信息,导致判断卖出的?

2016-12-31 22:05

学习工作

2016-12-30 21:14

颜如玉呢

2016-12-30 19:41

卡特比勒

2016-12-30 19:22

今年总共读了15本投资方面的书籍 ,从@唐朝 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开始到@我是任俊杰 的《穿过迷雾》结束,只读了这两本中国人写的书,中间读的全是欧美的投资经典,当然这两位大师写的也是经典。
===================================================
大师?太言过其实了(不包括老唐)。不过,这样的读书笔记,还是越多越好!

2016-12-30 19:22

不过得问下,既然你身处工程机械行业,相当熟悉行业,并且行业回暖趋势明显,(作为业内人士,各家优劣和业绩应该比绝大多数投资人了解),为何自己不买工程机械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