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交流纪要——中国动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5

公司业务分为三大块:军用(起家业务)、民用、工业(科技、风电、光伏、设备、化学电池等等);

军品业务:从十二五开始,业务比较平稳;业务占比下降到13%左右;

军品定价:成本加成;

民船业务:从20年下半年,21年开始涨价,柴油机价格涨了50%(船价涨幅40%,发动机比整船高10%),今年1-2月已经涨3-5%,后续随着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双燃料占比越来越高,价格还会持续提升。由于收入确认的滞后性,23年逐步开始显现,今年的业务将主要反应21年,22年的订单,今年还有部分21年的相对低价的单。按规律,发动机确认收入比整船早4-6个月。这一块业务占比持续上升,当前大概40%左右,今年预计占比到50%。

其他业务:新能源电池有一个五年转型计划,往储能转型,配合中船科技稳步增长;

扩产计划:当前总装平台受限,影响其他板块利用率,计划增加一个总装平台,产能预计会提升20-30%,25年底投入使用;

成本涨价:之前曲轴价格跳涨,涨后目前比较稳定,曲轴占发动机成本约10%;

毛利率展望:13%——17%——20%——更高;

船厂集中化趋势:当前造船行业因为大型化、技术升级,原中小型船厂因为技术水平及能力受限,接不了单,船厂集中度有提升趋势;

柴油机技术问题:发动机利润点的微笑曲线两端是技术和维保,全球船用发动机技术主要由欧美三家公司提供,他们专利授权生产企业生产,另外他们建立了全球服务体系,负责售后维保,这两块利润丰厚。生产方面主要是中国、韩国,发动机市场规模约1000亿,其中中韩占约600-800亿,因为技术基本上均来自于欧美三家公司,所以发动机生产企业技术差异不大,更多是生产成本控制、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的竞争;

技术方向:双燃料动力,当前有三种技术路线,柴油+LNG,柴油+甲醇,柴油+氨气,当前前两个技术分别占比50%,40%,但预计未来氨气技术路线会快速增长,成为占比第一的双燃料动力技术路线,预计未来双燃料动力占比也将达到70%的市场份额;

技术突破:发动机分低、中、高速三类,低速机主要用于动力,中高速用于船舶配套发电等,中高速技术当前中国动力有突破,未来营销、品牌需要发力,计划用三年时间,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当前的策略是随船出口;双燃料动力技术方面,当前已经是群雄逐鹿的态势,当前公司自己技术的出货占比10%,未来向30%的占比努力;

发动机市场拓展问题:船东对造船厂下造船订单,对于船舶零部件超过1000万的零部件有白名单目录,造船厂需要在这个目录内,跟零部件企业进行市场化谈判,所以发动机企业既需要打响品牌,争取进入各大船东的零部件目录中去,还需要跟各造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市场份额:当前国内船用发动机占比约72%,另外25%是韩国;

电推动力思路的看法:电推技术具备大推力,因为涉及试验验证,以及国家考虑效率问题,目前暂无大规模使用。实际上潜艇早就在60-70年前就用电推了,当潜艇被敌发现以后就不需要考虑隐身问题,就可以启动电推,电推的航速更快,但是成本太高,造价太高,民用船一般不用;

重组及内部重整:中国动力重组与15年启动,16年完成,重整已经基本完成。当前主要涉及内部四家公司内部深度整合,理顺股权关系,提升管理效率。

船舶大周期行业,除了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是绕不开的一个备选。上述内部仅是个人调研中的简要记录,可能有不全面甚至理解错误之处,仅作个人记录,不荐股。

$中国动力(SH600482)$ $中国船舶(SH600150)$ $中国重工(SH601989)$

全部讨论

03-09 11:27

说的非常好,中国动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中国动力唯二的问题是低速柴油机业务占比不算特别高,虽说其它业务有潜力、柴油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在新能源趋势下也会有一些增长,但纯度问题总归对这次船周期的利润兑现有些影响。其二是发动机的利润吃的还不够,毕竟是要交很多专利费的,自己的技术占比不高,技术还有进步空间,但这也说明中国动力远期潜力更大,有一定成长性,但对这次周期来说也是远水难解近渴。可能中国动力是船周期股里少数具有一些确定的成长性的公司吧,但弹性相比其它标的真的不好说,毕竟有些标的纯度有80%-90%,差着倍数。

说的很好

03-04 17:30

很棒,有了框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