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发布于: 雪球转发:37回复:164喜欢:81

四年前,我刚入职阿里不久。

在一场内部员工培训会上(我们叫百阿培训,把各个业务的新人打散混合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中培训),有导师做了个演讲。阿里会大力发展菜鸟,建设很多中间站点,淘宝天猫商家将他们的热卖产品存储到中间站点后,用户下单将直接从中间站点送达用户,送货速度将大大提高,京东送货快的优势将不复存在,阿里电商的收入将碾压京东。然后进入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赞美美好前景。

我一听顿时血气翻涌,这不鬼扯吗?忍了半天怎么也忍不住,站起来反驳,发表自己的观点:京东像商场,体验更好,但货源有限,淘宝像批发市场,体验一般但好在货源更广,两者互为补充,很难说谁碾压谁

在自己公司为对手辩护,结果可想而知,我成了大家的靶子。反驳的观点很多我忘了,依稀记得有人说,京东好多是假自营,经常买到假货。本来上面我还算委婉的说淘宝体验不好,毕竟是自己公司,但是作为京东的忠实用户,看到别人说京东假自营买到假货,这怎么可以忍,直言不讳说淘宝假货太多、铺天盖地,成功将自己变成风暴中心。起来一个人,我反驳一个人,然后接着下一个反驳我,我也记不清反驳多少人了,最后主持人看这么吵下去没完没了,赶紧打圆场,才结束了这场辩论。

过了几天,有一个交换卡片的环节,每人有一张红卡片,一张绿卡片,红卡片写上要对你欣赏的人说的话,绿卡片写你要提建议的人的话。主持人还特地强调,收了绿卡片的人也不要难受,因为如果真是被人讨厌,也就懒得跟你说话了,也不会费劲给你写张卡片。第一个环节是送红卡片,都送完后,把红卡片多的人手里的卡片念一念,他们发表一下“获奖”感言。

我当时心想,这几天的培训活动,我都是积极配合,经常费劲脑汁的出些有建设性的点子,甚至批评那些佛性不作为的同事,我怎么也该收到几张红卡片吧。结果那些人缘极好或经历传奇的人,红卡片收了一箩筐,我等到最后一张红卡片也没收到。

接着是送绿卡片,卡片就不宣讲了,回去自己消化,我一口气收了三张绿卡片

犹如兜头一盆冷水,周末我躺在宾馆,难受了几乎两天,中间组织吃饭也闷闷不乐。我在这个周末总结出十字真言:看破不说破,说破不好过

培训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在餐馆聚会。有位同事悄悄附在我耳边,说挺佩服你的,你是那天唯一敢说真话的人,我只能苦笑,他还加了我微信。这人其实也是个人才,明明也是计算机系出身,却对写代码一点兴趣没有,偏偏口才极好,好几次活动中以其滔滔不绝的口才震惊了我们,一问才知道,已改行做媒体报道,我们最后的晚会也是他主持的。

那三张绿卡片被我默默收藏了起来,三张卡片中反倒最短的那句--聆听、多聆听,让我印象最深刻,每当我跟人聊天中发现自己说的过多时,就常想起这句话,赶紧打住,看别人是否有什么想说没有。

(当我看《穷查理宝典》,说跟芒格聊天,就像坐上脱缰的马车,他总是滔滔不绝,根本停不下来,我不禁会心一笑。当然,我远远不能跟人家比啊)

后来我在阿里没待太久,压力太大不适应快节奏,辗转又经历了几家公司,现在转做职业投资。一晃四年多过去了,这场争论也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

刚刚看到一个新闻,却将这件事从我的思绪中拉回(阿里的小伙伴们,你们还记得当年的那次争论吗?)。新闻说京东的收入已经超过阿里,当初的目标已经实现。下面是主要的一些报道:

新闻里说的京东收入超过阿里,你可能会不服气,会说,阿里就像房东,主要收租金,京东主要是自营自己进货自己卖,应该用阿里的GMV来跟京东收入对比,但不可否认,京东优势依旧,阿里出现强势新对手、又遭遇反垄断调查,的确是事实。

我总结了一下,新闻说了京东超过阿里电商的三大原因:

阿里对天猫旗舰店流量倾斜太多,使淘宝商家不满,转向拼多多

京东自营品质有保证,阿里假货问题依然。

京东送货速度有保证,11点下单当日达,之后次日达,比淘宝天猫快得多。

同我当时的看法相比,京东的优势仍然是优势,而阿里的优势被弱化了,因为自身策略和拼多多竞争的问题。

我个人感觉也是如此,京东快递员的态度还是一样的好,非常有礼貌,有时还帮我门口的垃圾带下去。相比之下,物美搞的多点,利用其大卖场就在附近的优点,虽然送货快,但经常早上六七点别人还睡觉时就来送货,敲门声音很重,几乎就是砸门,感觉很没礼貌,说了也不管用。淘宝天猫不用说了,我刚跟老婆确认了下,跟四年前相比,送货速度没啥明显变化。而且最要命的是,基本都不送家了,全给你扔小区外驿站,要你自己取去。

我自己的观察,京东的优势在消费者心中越来越稳固。我记得去年过年后疫情高峰时,水木社区有一个十大帖子,说以后只在京东买东西,因为疫情时发现只有京东能靠谱送货,至于大强子的私事,跟我有毛关系。大家纷纷表示,俺也一样(张三爷口头禅,B站热门弹幕词)。

所以思考一下,这背后的投资原理是什么呢?

先说阿里电商的优势,即平台的网络优势:节点数更多的网络,能比节点数更小的网络,享有远超节点差距的优势,因为连接数与节点数之间是指数增加的关系,例如一个大网络有一个小网络的10倍节点,则连接数是后者的100倍,优势也更大。这个概念,是我从晨星资本明星主管帕特.多尔西的《巴菲特的护城河》里看到的,下面是书中的示意图:

网络优势其实也是先发优势的一种细分奢侈品,如茅台、法国红酒、LV包等的社交属性优势,其实也属于网络优势,只不过是基于人际关系网的

阿里作为一个电商平台,货源更广,卖家更多。买家买很多东西,京东要么没有,要么选择太少,不得不来阿里,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卖家,卖家卖东西也不得不来阿里,因为这里有更多的买家。看起来一切但很完美啊,那为什么还要被拼多多抢商家、抢流量呢?因为还有另一种优势,叫低成本(低价)优势。一个平台有网络优势,另一个平台有低成本优势,究竟谁能胜出呢?很难说。其实当年阿里也不是最先发的,美国的ebay比他更早进入中国市场,当年也是比阿里更有网络优势的,但阿里靠着低价优势(取消开店费),在中国市场打败了ebay

你看,虽然网络优势这种先发优势很好,但是在绝对的低价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当年阿里靠低价打败ebay,现在拼多多靠低价吸走阿里的流量和商家,这很公平。再进一步一想,低成本领先是很难持久的,因为总有人能比更低价。这也再次印证了我一直的观点--体验为王。体验好,恰恰是京东一直受消费者喜爱,且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根本原因。虽然我后来一直没投资京东,可能是因为美股交易不方便,也可能是当年苏宁电器投资亏损后的零售股忌惮心理,但这也证明了我的观点,一样可以适用于变革频繁、竞争激烈的零售赛道。

好,最好总结几点吧:

作为一种先发优势,网络优势是很强大的,但前提是跟别人价格相差不太大,否则也会被别人的低价优势侵蚀,甚至打败。同样的道理,低价优势也可能被再后来者的更低价打败。体验为王。

看破不说破,说破不好过。虽然我当年说了真话后不好过,但我是有退路的,就是投资这条后路,我不会一直依赖一个组织,所以才会冒着被同事领导贴标签的风险。如果你要说真话,一定要掂量掂量,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是否有退路。有的时候有些环境,说真话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的,比如张志新,当然,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现在肯定不是,但大多数人不说真话也是明哲保身的无奈。

 @今日话题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拼多多(PDD)$  

精彩讨论

审慎的保守主义者2021-10-18 23:17

某位大领导,对我说:小伙子,你怎么还不服气?
所以乔布斯说:“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记者:“聪明人没有尊严吗?”
乔布斯:“不,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曹文景2021-10-18 23:15

谢谢分享!不能容忍异见是组织衰弱的前兆,不是就事论事辩论清楚而是扣帽子---"不要自以为是/要谦虚"是组织文化劣质化的表现。不过,你同事当年讲的京东有些是伪自营,伪自营有假货好像是个确实存在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改变?我是18年左右被京东大数据杀熟后改用天猫的。

有一个很大的炮2021-10-19 07:49

在百阿班你这种发言方式或者出发点,不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第一个就是百阿班的目的是让所有新员工认可阿里,也就是说思想上要变得有阿里味。在平时上班时,客观的表达友商的优势自己的劣势,没有什么不对。第二个就是外部人员来阿里拍阿里的马屁这个是惯式思维,不说阿里,华为,腾讯不也是一个鸟样。都是说自己的牛逼和厉害之处,说自己的光辉岁月,然后让新员工认可并融入其中,你一来就不认同,那后续该怎么办?第三个,个人观点,无论在哪个组织,不能被其他组员认可然后活下来都是问题。影响力说得就是这个,你需要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而不是强势的把一个东西硬塞进他们的脑子,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处事基本原则。

doubleten102021-10-18 23:08

这让我想起了入职华为的群体面试。那是一个讨论公共事务的问题,我讲政府应该负起一些责任。但是其他组员说的都是个人该如何做。结果我被刷下来了。由此可见华为的文化。在阿里需要会吹捧的话,在华为需要会爱政府。

大地长天2021-10-18 23:22

巧言令色的人得势,是一个组织开始衰败的重要因素。时间久了,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耍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单位就成了无主之地。

全部讨论

2021-10-18 23:17

某位大领导,对我说:小伙子,你怎么还不服气?
所以乔布斯说:“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记者:“聪明人没有尊严吗?”
乔布斯:“不,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谢谢分享!不能容忍异见是组织衰弱的前兆,不是就事论事辩论清楚而是扣帽子---"不要自以为是/要谦虚"是组织文化劣质化的表现。不过,你同事当年讲的京东有些是伪自营,伪自营有假货好像是个确实存在的问题,不知道有没有改变?我是18年左右被京东大数据杀熟后改用天猫的。

2021-10-19 07:49

在百阿班你这种发言方式或者出发点,不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第一个就是百阿班的目的是让所有新员工认可阿里,也就是说思想上要变得有阿里味。在平时上班时,客观的表达友商的优势自己的劣势,没有什么不对。第二个就是外部人员来阿里拍阿里的马屁这个是惯式思维,不说阿里,华为,腾讯不也是一个鸟样。都是说自己的牛逼和厉害之处,说自己的光辉岁月,然后让新员工认可并融入其中,你一来就不认同,那后续该怎么办?第三个,个人观点,无论在哪个组织,不能被其他组员认可然后活下来都是问题。影响力说得就是这个,你需要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而不是强势的把一个东西硬塞进他们的脑子,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处事基本原则。

2021-10-18 23:08

这让我想起了入职华为的群体面试。那是一个讨论公共事务的问题,我讲政府应该负起一些责任。但是其他组员说的都是个人该如何做。结果我被刷下来了。由此可见华为的文化。在阿里需要会吹捧的话,在华为需要会爱政府。

2021-10-18 23:22

巧言令色的人得势,是一个组织开始衰败的重要因素。时间久了,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耍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单位就成了无主之地。

2021-10-18 23:08

看了开始几个评论,发现还是把矛头都用来骂阿里或者马云身上,我其实一直反对那种极端思维,捧一个人或公司把他捧上天,骂一个人或公司恨不得把他碾的粉碎再踩几脚,最后吐一口唾沫。
这件事,换一个公司,比如腾讯,或者京东内部,是否我也被群起而攻之呢?恐怕不容乐观。
阿里也好,马云也好,以前没大家夸的那么好,现在也没大家骂的那么坏。阿里的电商总体还是利大于弊的,不然早被国家关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全球前三的阿里云。阿里招人时多考察优点少纠结知识盲点的思维,也值得很多公司学习。
文章要阐述的观点,文末已经挑明,一是商业竞争二是处世哲学,希望别做额外解读。

2021-10-19 06:16

这是阿里的员工?一张卡片错别字2-3个

你真在阿里上过班?你在阿里上班会不知道京东的营收一直高于阿里?你在阿里工作过会不知道京东的营收和阿里的不是一回事?

我现在的处境基本和你当初类似,投资收入完全碾压工资收入,但是还要伪装自己在公司混下去,为了一点较高的收入。

2021-10-19 09:26

四年前,京东员工在天猫买东西,包裹寄到京东公司,该员工被直接开除,阿里在互联网公司中已经算是很能容忍异见的了。另外,京东体验是在一直下降的,自营成了跟南极人一样可以贴牌的商标,雪球上买到假货的都不少。当然就目前来说,总体口碑京东还是比淘宝强一些,但已经不如前几年那么大了。最后京东营收跟阿里完全不是一回事,能写出这样长篇大论的人竟然不知道,也是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