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金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喜欢:4
单月压实空转,要看后面数据,不能以单月得出结论。

热门回复

宏观的道理和微观的道理有些类似“合成谬误”的差异:
比如:一家高杠杆企业卖资产去杠杆是好事;但是高杠杆企业一起卖资产去杠杆最后就是市场崩溃,谁也去不掉杠杆。
对于没买房的个人来说,肯定是房价越低越好;但是如果整体房价下跌太多,如果对整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大,影响就业和收入较多,对于没买房的人来说,也有可能买房变得更困难了。
个人消费节俭是美德,但宏观上大家都省着不花消费会不好。个人投资不借钱是谨慎,但宏观上大家都不借钱,那社会多余的储蓄就难以转化为投资。
对个人来说,物价上涨时坏事;但对宏观来说,温和的通胀其实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对于个人来说,政府发钱是好事;但对整体宏观来说,都发钱只会提高物价。
对于个人来说,提高福利总是好事,但对于整体宏观经济来说,过高的福利会鼓励懒惰而使得经济陷入福利主义陷阱。
对于个人来说,提高最低工资总是好事,但对于整体宏观经济来说,过高的最低工资可能伤害就业。
对于个人来说,免费医疗的标准越高总是越好的,但对于整体宏观来说,过高的医疗成本可能会提高整体的人力成本,从而丧失竞争力。
对于个人来说,减少每周的法定工作时间总是好事;但是对于整体宏观来说,如果某个国家的人工作质量并不比别人高,但总是工作的少而收入高,也是难以持续的,产业会向其它国家转移。
对于个人来说,可能大家的收入差距越小,感觉越公平心理越舒服;但这个对于宏观经济来说,过高的累进制所得税制会影响人们创收的积极性,进而伤害经济。
这样的例子几乎不胜枚举。。。世事复杂,对个人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好事,全社会整体来看也许未必。。。

希望如你所说哈,但即使看细项的情况也不乐观,私营部门(居民和企业)总体呈现多储蓄少借钱的趋势。。。借钱这个是既需要意愿又需要能力:老百姓房价跌,既没有了意愿,也没有了能力(比如跌掉首付后净值清空);地方政府那些城投公司不少也由于不好的信用记录在逐渐丧失借钱能力;企业层面,发现的能赚钱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卷(赔钱似乎比赚钱容易),也丧失借钱意愿,以前的借钱大户房地产,多数由于暴雷,丧失借钱能力。。。钱如果借不出去,储蓄无法转化流入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与之前相比经济活动就会缩小一大块。。。“节俭悖论”导致的经济活动循环收缩、0利率、通缩压力、所有人感觉钱越来越难赚、所谓的“平成废宅”、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等等现象就都会出现。。。

按您说的,别说虚的,那请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如果用来指国家类型,您觉得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北欧那些国家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是客观存在的主体,他们没有立场,只有个人和组织才有立场。
说对错,别说虚的,说立场带上实际主体。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争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是两个党派最初的名词而已。
保守党一定是保守的吗?民主党是很民主的吗?其实也不是啊,只是最初定的那个名字而已[摊手]

借了钱要还的,难道天天靠资产增值解决问题?房价永远涨不就是这么造成的问题。

"对于个人",是社会主yi立场,马克思是站工人阶级,以人为本
"对于宏观",是资本主yi立场,亚当斯密是站资产阶级,以利润为取向

您的经济学常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吧,稍微董一些经济学的都知道,马克思在经济学上是一个笑话而已。

有些时候,个体理性导致的群体不理性也是一样的

真说这个,我不喜欢讨论我们国家是什么主义,只希望他可以继续发展生产力提高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的生活水平,这是任何主义的价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