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新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20
宏观的道理和微观的道理有些类似“合成谬误”的差异:
比如:一家高杠杆企业卖资产去杠杆是好事;但是高杠杆企业一起卖资产去杠杆最后就是市场崩溃,谁也去不掉杠杆。
对于没买房的个人来说,肯定是房价越低越好;但是如果整体房价下跌太多,如果对整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大,影响就业和收入较多,对于没买房的人来说,也有可能买房变得更困难了。
个人消费节俭是美德,但宏观上大家都省着不花消费会不好。个人投资不借钱是谨慎,但宏观上大家都不借钱,那社会多余的储蓄就难以转化为投资。
对个人来说,物价上涨时坏事;但对宏观来说,温和的通胀其实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对于个人来说,政府发钱是好事;但对整体宏观来说,都发钱只会提高物价。
对于个人来说,提高福利总是好事,但对于整体宏观经济来说,过高的福利会鼓励懒惰而使得经济陷入福利主义陷阱。
对于个人来说,提高最低工资总是好事,但对于整体宏观经济来说,过高的最低工资可能伤害就业。
对于个人来说,免费医疗的标准越高总是越好的,但对于整体宏观来说,过高的医疗成本可能会提高整体的人力成本,从而丧失竞争力。
对于个人来说,减少每周的法定工作时间总是好事;但是对于整体宏观来说,如果某个国家的人工作质量并不比别人高,但总是工作的少而收入高,也是难以持续的,产业会向其它国家转移。
对于个人来说,可能大家的收入差距越小,感觉越公平心理越舒服;但这个对于宏观经济来说,过高的累进制所得税制会影响人们创收的积极性,进而伤害经济。
这样的例子几乎不胜枚举。。。世事复杂,对个人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好事,全社会整体来看也许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