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就是算好账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社会上的钱全是负债?没有权益吗?[大笑]

热门回复

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教他,这些东西不不了解都没关系,也正常,我只是不喜欢自己一知半解不自知还嘲笑那些知道自己一知半解的做法。国内的货币银行学教材关于这块不知道为什么写的晦涩,中央银行是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唯一的印钞机构,它通过负债(凭空负债,央行没有权益)发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通过银行体系的借贷行为派生出大家通常意义上的“钱”,包括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参与了这个派生印钞的过程,而且有些非银因为没有存款准备金要求,派生效率更高。。。这就是大家日常花的“钱”的来源,也是我为什么说这个“社会上的钱全是负债”的原因,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在国内的统计数据口径下,社融规模的变动最能接近代表大家通常意义“钱”的变动,所以社融绝对规模的缩小意味着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通过借贷的派生活动是减少的,大家用来从事经济活动做各种交易的钱是变少的。。。

这里的参与就是派生的意思。你从家里保险柜里拿了十万现金借给朋友买了一辆车,那这时,这个社会上就因为你的这笔借贷因为多了10万的基础货币投放,你朋友拿着这10万付给车厂,车厂要多造一辆新车给你朋友,车厂把这10万存银行里发工资买零件,这个社会上就多了再造一辆车的经济活动,当年统计局的数据上多了10万的gdp数字,然后央行当月的统计数据也因为你这样一个本来漏出(放在家里保险柜没存银行)然后重新投放借贷的行为多了80万的M2(假设货币乘数是8)。。。。

货币银行学也不会鼓励一个经济体在入不敷出的条件下还不断提高杠杆率,一群人自以为读了点经济学却忽视了常识,这也是众多所谓的雪球大v们可笑的地方,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能从逻辑上反驳我。

这里GDP的增加是没问题的,但是货币没有增加哦。保险柜里的现金本来在M2,借给朋友的话,不过是你的M2变成了他的M2,没有增加货币。你仔细想想哦,你的钱到朋友的钱到销售商到生产厂,这一系列的交易产生了GDP,但是没有产生M2,只是转移了,在全社会的资产负债表里看的很明显的,M2产生只有一个来源,就是银行贷款。

用逻辑说话,到现在都没一个人用逻辑来反驳,全部是人身攻击,你这条评论也是如此,这就是你作为大v还是私募创始人的水平吗?

1,中央银行是最终贷款人,但是只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情况;
2,除中央银行外,负债端来源于储蓄一方的出借,负债不是凭空产生,现代金融借助银行体系产生储蓄与借贷;
3,社融是整个经济体的融资规模,央行的负债是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实施;
所以将社会上所有的钱理解成负债,本身就是概念理解有问题。

你可以用逻辑反驳我,至于货币银行学,我早在多年前读完了,经济学与金融学大部分经典书籍我早已阅读。

不光非银参与了货币派生的创造,所有可以借钱的机构都参与了货币创造,比如蚂蚁金融、微粒贷、名股实债的私募机构、p2p、民间借贷机构。。。甚至包括你给朋友借了一笔钱去买车,都是通过货币借贷“印钱”。。。这也是我什么说社融规模的变动最接近代表广义上“钱”的变动。。。

货币也增加了,你朋友付给车厂10万,车厂把这十万存银行里时,银行扣掉1.2万的存款准备金,8.8万借出去了,借这8.8万的人存在银行账户上,银行扣掉又贷出去了7.7万。。。这一派生行为在车厂把钱10万存入银行的那一刻就发生了,因为银行总是保持一个大致稳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车厂存入的那刻会有一笔贷款支出。。。当车厂花这十万的存款支付零配件发工资的时候,只是把这个10万M2变80万M2的过程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上转到了零配件厂商和工人银行账户里开始而已。。。对当月央行的M2统计数据没影响,都是多了80万,借贷行为可以派生货币,支付行为只会转移派生。。。唯一不同的是你最初从保险柜里取出来的10万基础货币可能是你自己劳动挣的权益,央行的投放基础货币只需要多记一笔负债就可以,法律规定的权利。。。

非银没法派生货币的,把会计分录都列出来就明白了。所有的存款都来自贷款,银行的放款是凭空印钱,资产负债两端同时记账增加。其他机构所谓的借贷都是实务货币的概念,是货币的转移,没有凭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