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PX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7喜欢:11
『别人凭什么要把优质公司股权与你分享?』
我也是在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才开始买股票的。
在没有找到足够让我信服的答案之前,我坚决不碰股票。所以,我的起点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高。

热门回复

其实符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公司是稀少的,或者换个说法,能按照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原理进行购买的公司本身就是稀少的。很多情况下,你买的是股票,但不是公司;公司有可能是管理层的,也有可能是大股东的,或者是某个非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的,也有可能某天还不起债是债权人的,被清算掉;但往往唯独可能不是你买入股票后自认为小股东的。。。甚至由于一些制度性的原因,资产和业务在国内而通过某些方式在港股和美股上的公司,那些“股票”本身制度上就是有瑕疵的,很多时候那些股票并不是完整的股权所有权,分红都要外管局通过,外资的大股东能像自己的东西一样处置这家公司国内的资产和业务?很多外资股东只是买了一个可能有分红的金融资产,而且分红都不是强制的,有时还要仰赖实际控制人的善心大发。。。。这可能是“买股票是买公司”这句话容易误解的地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没错,但是要确保买的股票是所有股东的公司。。。

有一点不大同意哈,我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即使认真买股票,赚钱也没那么容易,因为它是个公开市场。。。你在一座繁忙的天桥上捡到一块狗头金,要不是你运气特别好,要不是你得真有两把刷子,弄明白或看得出那像一坨屎一样黄灿灿的外表下其实是一块金子。。。

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去想『别人凭什么要跟你分享优质股权』这个问题。
你在动手买股票之前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你的起点就会很高。你的起点可能比大多数人的一辈子的成就都要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买股票都是亏钱的……因为他们至死都不愿意思考,只想着炒股来钱轻松……
在我看来,如果认真买股票,怎么可能会亏钱?优秀公司每年都在赚大把的钱,你持有这些公司的股份,就代表这大量的利润有你的一份,亏钱是没有道理的。
大多数人亏钱的解释可能只有一个:“他们是来股市消费的”,就像去澳门玩两把,既然是作为消费者来娱乐,那他们就不会去费心吧啦的思考。
但可悲之处又在于,这群来股市“消费”的人,往往又对收益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觉得炒股来钱轻松……所以抱怨最多的也是这群人。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下次再去澳门,我还是会去玩两把,但我一定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去“消费”的,侥幸赢了,可以出去浪一把,如果输了,那是理所应当。

我很久之前就已经写过好几篇帖子讨论这个问题了,现在懒得去翻,但是我可以大概讲2条:
1、有极少数优秀公司发展初期需要资金,而在公司规模较小的时期,往往缺乏融资渠道,大多只能向银行贷款,银行往往还不愿意贷。这时候迫不得已,要上市。
最典型的例子是$福耀玻璃(SH600660)$ ,曹德旺在自传《心若菩提》中有详细说明,当年曹德旺希望引进国外一套先进设备,需要花很多钱,他向其他股东提议增资,但其他股东的态度很明确:“要更换先进设备可以,但是要我们从自己口袋里再掏钱,不行!”
曹德旺认为,如果公司上市了,直接增发融资就行了,其他股东也不会反对,因为他们最抵触的是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出来,至于股份稀释,他们没什么感觉。
2、有些公司上市后的发展超出了原创始人的意料。比如$腾讯控股(00700)$ ,你看一下《腾讯传》就会发现,腾讯的发展其实一直是坎坷的,只是从后视镜发展这是一台印钞机。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马化腾一直在减持……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在前两年读完所有《致股东的信》集中思考过。我当时跟你是一样的想法,『买股票怎么可能是买公司呢?』,明明你自己只是一个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你那一丢丢股份对公司决策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于,公司不给你分红,你也只有干瞪眼的份,你手中股票的『投票权』价值几乎为0,花几十万块钱买一点股份就真把自己当股东了?这不是很搞笑?
但是后来我想通了,这是一种思考方式,而并不一定要你真的去『控制』这家公司。换个角度,即使我真有足够多的钱买下$重庆啤酒(SH600132)$ 的控制权,我也不可能真的去行使,因为我并不比现任管理层更懂经营……即使我获取了控制权,我也还是会双手插兜,静静等待管理层给我带来好消息……
这里可以发现,重要的不是控制权,重要的是这必须是一家优秀公司,商业模式优秀,管理层不错……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寻找的,正是这种不需要你插手就能自我运转良好的公司。
当然,我不否认『控制权』的价值,否则无法解释整体收购一家企业要比在二级市场买入少量股份贵得多。

[很赞]高起点。。。

公司真缺钱,同时公司管理层又没预料到后面发展很好的漏网之鱼。。。也就是说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理应比公司更懂公司的未来,才有资格赚这个钱?。。。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是否真的认同这句话,区别很大。
如果你真的是一种买公司的心态,你不大会在意明天、下个月,甚至下一年股价是否涨了。市场波动就真的成了你的朋友。
你会以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来看“赚钱”。就类似巴菲特说的『透视盈余』,举个例子。我现在觉得$贵州茅台(SH600519)$ 不错,价格合理,我现在买了,我不会太关注它的股价是否涨了,我关心它的赚钱能力是更强了还是变弱了。
我想,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会更关注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否更受欢迎了,生产效率是否更高了,是否有竞争对手来抢生意了……而不是整天想着,如果我现在把公司卖了会怎样怎样……
至于说『赚钱』,其实只要是你在认真分析,水平没有太差,在你买入的那一刻就已经把钱赚到了,只需要耐心等待盈利兑现即可,市场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它会给你一个公平的价格,前提是,不要被市场先生的恐慌传染了。
在一个满是垃圾的市场尤其需要战战兢兢、如屡薄冰。我一直觉得那些『打新』的人很可笑,可能是习惯了之前打新必赚钱,但是在注册制下,得要小心了。一家刚上市的公司是风险巨大的,我们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新上市的公司,去关注那些经历过时间检验的公司。

对,从最初的设计上来说,『二级市场』就是一个方便『一级市场』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
这并不带有任何贬义色彩,『一级市场』风险投资资本本来就承担了大量的风险,理应给他们提供一个方便兑现盈利的通道,否则谁还会去做风投呢?那初创企业就没法孵化。
但是,我们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人,必须要清楚『二级市场』的劣势地位和风险点,我们本质上就是去为『一级市场』接盘的。所以『二级市场』优质股权很稀少,价格合理的优质股权更稀少。

对,『偶然性』这个词用的特别贴切。[很赞][很赞][很赞]
所以,『优质股权』真的很稀有,它们的出现或多或少都带有『偶然性』。
其实,换位思考,如果你自己拥有一台“印钞机”,你愿意跟别人分享吗?你的想法是尽可能紧紧守住它,睡觉都抱着它,而不是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把它卖掉』。
我可以铁口直断的说,大多数来上市的公司都是垃圾,都是盘算着来卖公司的,你去买这种公司,还指望挣钱?正如贝莱德的段子:“买不完,根本买不完,他们是来卖公司的。”[吐血][吐血][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