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0回复:118喜欢:34
几个疑问
为啥锂电比光伏弱这么多?(会不会逆转)
为啥topcon吊打hjt?(会不会逆转)
为啥EVA粒子成为上游最靓的,硅料却不行?
topcon哪家性价比高,就是单gw对应市值情况。

精彩讨论

自己的路1682022-08-11 06:26

1,渗透率问题。不会。
2,产能问题。不会。
3,上游跌到,组件吃饱。
4,中来。

闲指2022-08-11 06:48

锂电,hjt,都爆炒过了,有些都还在高位,不好炒,炒冷饭也没意思。
eva粒子虽然也炒过,但是去年限电开始巨幅下跌,跌回炒作前,有点消息就可以大炒。
每轮炒作都是选择低位的票,这样才赚得多,概念不重要。炒过的短时间一般很难反复炒作,割韭菜总得等新韭菜长起来。

不要冲动交易2022-08-11 08:18

下跌的时候eva粒子之前传23年会过剩,然后跌到16,现在涨上去又说23年相对紧缺…从35-78再到16…又到50多,都是机构说了算

小仲景的投资日记2022-08-11 07:07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说到关键点:
锂电比光伏弱是逻辑问题。

锂电池大部分上游材料,逻辑从量价齐升转为以量补价,以量补价逻辑在价格下行期,会压制估值。

平凡小世界2022-08-11 08:17

一点想法,未必对。
1,光伏未来的成长性和持续性更好,长期空间可以说是无限。而锂电和电动车渗透率相关,2-3年以后成长性就下来了,储能用电池成长性更好,但是总体锂的需求增速在减弱。
2,TOPCON确定性更强,开始大量建设,HJT只是部分量产,量产稳定性和成本上不确定性大。
3,电池片公司里面,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爱旭,特别是ABC量产以后,可能有彩蛋。

全部讨论

2022-08-11 06:26

1,渗透率问题。不会。
2,产能问题。不会。
3,上游跌到,组件吃饱。
4,中来。

2022-08-11 06:48

锂电,hjt,都爆炒过了,有些都还在高位,不好炒,炒冷饭也没意思。
eva粒子虽然也炒过,但是去年限电开始巨幅下跌,跌回炒作前,有点消息就可以大炒。
每轮炒作都是选择低位的票,这样才赚得多,概念不重要。炒过的短时间一般很难反复炒作,割韭菜总得等新韭菜长起来。

下跌的时候eva粒子之前传23年会过剩,然后跌到16,现在涨上去又说23年相对紧缺…从35-78再到16…又到50多,都是机构说了算

2022-08-11 07:07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说到关键点:
锂电比光伏弱是逻辑问题。

锂电池大部分上游材料,逻辑从量价齐升转为以量补价,以量补价逻辑在价格下行期,会压制估值。

2022-08-11 08:17

一点想法,未必对。
1,光伏未来的成长性和持续性更好,长期空间可以说是无限。而锂电和电动车渗透率相关,2-3年以后成长性就下来了,储能用电池成长性更好,但是总体锂的需求增速在减弱。
2,TOPCON确定性更强,开始大量建设,HJT只是部分量产,量产稳定性和成本上不确定性大。
3,电池片公司里面,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爱旭,特别是ABC量产以后,可能有彩蛋。

2022-08-11 08:30

光伏比锂电空间要大得多!
为啥topcon吊打hjt?资本讲的是时间成本,topcon先于hjt量产就会赢得先机。熟悉工厂制造的人会深深的懂得,良品率才是实现利润的关键。hjt看起来高大上,技术领先于topcon。但是良品率是关键,不管电池片新技术哪一项领先,能带来利润的一个关键指标是良品率。所以市场吹牛什么钙钛矿电池,HJT等都是还在画饼。钙钛矿电池,HJT要量产商业化,他的良品率有一个试错过程。而大多数组件厂家不会等你。
商品的量产规模早期领先于市场等于他就是印钞机,在明年光伏组件迎来装机潮,电池片是最紧缺的环节,为此,组件销售商出于迅速装机要求会首选最新量产产品。
topcon哪家性价比高,应该首先考虑专业生产电池片的,如果既有硅料也有组件一体化的性价比体现就不充分,因为市场这一次是炒电池片反转。只有头部电池片厂家才会脱颖而出。什么弯道超车,不务正业蹭热点的公司也会层出不穷。

早,我可以聊两句,仅供参考:
1.新能车主走内需,光伏走外需,内需什么经济情况也不用说了,外需什么电价也很明显了
2.机构的一致预期就是下半年是TOPCON发力的节点,主要看ALL IN TOPCON的晶科,他是唯一敢ALL IN新技术的大厂,其他的都是小厂
3.硅料的降价就在眼前,即便短期能涨,无所谓的,预期不行就跟海控一样。EVA的供给确实受限,最大的产能弹性在浙石化和榆林化。现在的预期关键在硅料降价--激发需求--组件爆量--辅材最大供给依然不能满足需求。现在已经开始发散到荣盛这些已有EVA产能规划的大厂了
4.照着小厂莽就得了,中来一直跟不上趟我认为的原因:1.后续的产能规划不够性感 2.成交量偏大

2022-08-11 07:54

欧洲人可以不开车,但不能不用电

2022-08-11 08:59

某些人观点:国内电车渗透率年底到30%,担心后续增速变缓,资金去追光伏了
基金经理观点:实际国内光伏的渗透率和电车是一样高的,只是光伏没有官方数据习惯性披露,而电车有乘联会数据月度披露。
电车供给在国内需求在全球,应该看全球的渗透率,中国电车渗透率现在25%欧州10%美国10%以下,现阶段电车和光伏的渗透率都是10%左右。

2022-08-11 16:23

聆达:一期已建成投产3GW高效PERC晶硅电池项目;二期规划投资建设5GW 210兼容182 TOPCon电池智能工厂;三期2GW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实际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市值95亿元;9.5亿元/GW。
钧达:目前具备8.8GW大尺寸单晶PERC电池和8GW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计划投资约112亿元扩产两期共16GW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2022年7月初一期8GW的项目已投产处在试生产阶段,预计二期将于2022年底-2023年H1投产;市值270亿元。8.23元/GW。
沐邦高科:7月公告广西梧州总投资52亿元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安义县工业园区范围内安排项目用地约 300 亩,建 设 8 GWTOPCON 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共18 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市值160亿元,还没算上98,000万元刚收购的4.5 GW高效单晶硅棒建设。若仅计算电池片则为8.88亿元/GW,若算上单晶生产,则7.11亿元/GW。
结论:沐邦高科最为便宜,但产能尚未落地,且投资额巨大,作为文具企业可以想象负债率飙升,资金偿还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