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你真的让人放心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72回复:190喜欢:214

在上一篇分析恒瑞医药的文章中(请见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我提到:

“资产负债表看完的时候,我的整体感觉是喜悦的,虽然有一点点不安,比如稳健过头的这种势头,有点感觉不太对劲,但整体来说,我觉得不能太苛刻。

一直到今天,我都在感叹:如果所有的喜悦都可以持续到最后该多好,可惜,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

因为我在恒瑞医药的现金流量表中,发现了我至今无法解释的东西,而这个瑕疵,让我浑身不舒服。”

这篇文章,请读者跟着我的思路,一起从恒瑞医药的报表迷雾中穿梭而过,穿过以后,你是持“无所谓”的态度,还是作出像我一样的选择,抑或你有更深入的思考,都是个人的功力使然。


01 看见裂痕

来看现金流量表,这是应该第二关注的表,因为现金很难说谎,正所谓“利润只是一种建议,现金流才是一种事实。”

年报显示,2019年底,公司账上有现金及类似物50亿,相比年初,增加12亿,分开来看:

经营现金为38亿;

投资现金为-19亿;

筹资现金为-7亿。

从这个组合可以看出,公司自我造血能力不错,同时也在对外投资,以及回报投资人。

再结合经营现金流量,看看公司净利润的含金量,就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一个让我困惑的现象,在我顺藤摸瓜、试图找到原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想不明白的事情。

2019年报的数据显示,经营现金/净利润的比例是72%,考虑到折旧的存在,再联想到前面看到的账期和存货周转天数是正常的,按道理来说,经营现金没有理由大幅低于净利润啊?

打个比方,你开了个饭店,请了个店长给你看店,年底店长说,“老板我们今年赚了100万”,你一看账上只多了72万,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是只赚了72万?还是赚了100万,但是有28万没有变成现金?

要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的账期和存货周转天数毕竟是静态的,而现金流量的变化则要动态来看,比如说,虽然68天的账期(静态)看起来比较正常,但是相比于去年(动态)来看,是不是今年应收款一下子变多、导致账期变长了呢?

本来,这只是一个常规的查验,因为做过太多这种“有惊无险”的查验。

我预期的是:看了去年情况,发现账期只有40-50天,接着在年报里找到诸如“报告期内,由于集采政策实施,造成下游医院的账期变长,公司应收账款一切正常”之类的解释,然后把这个疑问丢到一边,继续去看下一个点。


02 不安开始了

然而,故事没有照着剧本来。

公司从01年到19年,账期的走势是这样的:

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的账期不仅没有上升,还是下降的!

也就意味着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大幅低于净利润,不是由于应收账款的快速上涨造成的。

到这里我感觉有点不太好。

接着去年报里面挖,A股年报里有一块,专门解释企业的净利润,是如何经过一系列调整,变成经营现金流的,于是,我在恒瑞医药2019年报中找到了这一段,就是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之所以53亿的净利润,却只有38亿的经营现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

换句话说,从上面这张图我圈出来的部分可以清晰看到,有29亿算成了利润,但是属于应收类,并没有变成现金,换句话说,这个钱没有回到银行账户上。

那这个钱去哪了呢?

看到这,我就更困惑了,应收项目增加这么多吗?如果大幅增加,前面的账期怎么还会下降呢?

于是,我准备自己算一遍这个“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按照网上搜到的公式,是这样的: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简单点理解,就是年初别人欠我100万,年底别人还欠我30万,这一年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就是100-30=70万。

于是,我按照这个公式,算了一遍,结果是:11亿,跟公司披露的29亿,足足差了18亿。

这就见鬼了,哪怕考虑到公式里的待摊费用有长期有短期,另外一些款项是列入其他应收款还是其他流动资产,可能有调整空间,这两个值不能完全匹配,我是能理解的,但是——差18亿?

公司的净利润才53亿!莫名其妙出了个18亿的现金流口子,我有点慌了。


03 无人应答

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有可能是我会计水平问题,哪里理解出了重大漏洞。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悬赏到雪球,打开恒瑞医药的前十大“影响力球友”,艾特了其余九个人(因为我是其中一个,可能是因为之前研究华东医药时经常提到恒瑞医药)。

没有人回答我,这个帖子截止目前已经有20万的阅读量,然而除了几个热心球友提供了几个热心回答外,并没有有效的回答。

我更困惑了,这么大的一个缺口,都没有人看到吗?

于是我去找恒瑞医药公司寻求答案,打电话过去,陈述了我的问题,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看了一下年报,说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要内部沟通一下再回答我,于是我又发了一封邮件。

在等邮件的过程中,我还是很困惑,因为这个问题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有一种“怎么会有这种事儿呢?”的感觉。


04 “和稀泥”失败

于是我想,干脆我和稀泥处理:“由于某些我不了解的会计处理方式,公司19年的经营现金流出现了异常”,我想,如果拉长周期来看,公司的经营现金和净利润的比例比较正常(比如比值大于或者约等于100%),这个问题也就算了吧。

然而,我又懵了。

2001年到2019年,19年间,公司报告了净利润256亿,而经营现金流是205亿,经营现金流/净利润=80%。

我又心想,是不是公司近几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净利润持续高于经营现金呢?毕竟早期的体量比较小。

这一次,我猜对了,公司经营现金和净利润的差额,以及差额占营收的比例(可以反应异常的程度),见下图。

公司17-19年的净利润127亿,而同期经营现金是91亿,少了36亿。

我又想再退一步——假装这三年不存在,那经营现金/净利润是不是就应该正常了?——然而并没有,01-16年,这16年间经营现金/净利润的比值是:88%。


05 横看竖看都不对

到这里,我真的有点抓狂了,我心想公司在年报里,关于“经营现金低于净利润”这么明显的一点问题,会不会有点什么说法?

于是我拿出恒瑞医药的年报来搜索。

2019年报,没有;

2018年报,没有;

2017年报,没有。

我又琢磨,上面那张图,可以清晰看出,从偏离程度来看,2007-2011年都挺高的,我想,公司会不会在这些年份有过一些披露,可以解答这三年的困惑呢?

继续搜,然而:

2007年报,没有;

2008年报,没有;

2009年报,没有;

2010年报,没有;

2011年报,没有。

在公司的视角中,经营现金流常年低于净利润这个事情,好像不值得解释!

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又开始怀疑最开始发现的那个疑点,也就是现金流量部分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和资产负债表对不上的问题,我想,会不会普遍报表都是这样?是我哪里理解有问题?

于是我打开了最近研究的几家公司,海康威视华东医药,还有跟恒瑞一个行业的信立泰,他们的2019年报数据测算结果是这样的:

海康威视:“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47亿,资产负债表算出的结果44亿;

华东医药:“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8.2亿,资产负债表算出的结果8.5亿;

信立泰:“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3.6亿,资产负债表算出的结果3.3亿。

到这里应该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两个科目不能完全对上是普遍的,但是相差这么大,是一定哪里出了问题!

事实上,恒瑞医药不光2019年对不上,我往前追溯了几年,没有一年是接近的:

2018:“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21亿,资产负债表算出的结果14亿,差距7亿;

2017:“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5亿,资产负债表算出的结果7亿,差距8亿;

2016:“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0.7亿,资产负债表算出的结果5亿,差距6亿。

看到这里,我才越来越相信,恒瑞医药的报表,这个地方绝对有问题,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但是,现金流量表出现问题,这个事情让我后背发凉。

三张财务报表里,最不容易造假的就是现金流量表,虽然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利润表。

但正像我前面提到的:利润,只是一种“建议”,因为这中间有太多会计假设,比如说,我假设我的设备每年折旧10%,假设我有5%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

而现金流,才是一种“事实”,这是要有银行的流水记录和存底的,换句话说,现金流更能反映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


06 公司的回复来了

8月12日晚,在与公司工作人员通话后,我给恒瑞医药发出邮件,询问:

“在阅读贵公司2019年报过程中,发现一处疑问,烦请您帮忙解答,谢谢!贵公司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展示,“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本期金额为-2,891,616,248.80,但是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应收账款增加约11亿,除此之外,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经营性应收项目,基本都是稳定或略有减少的,这29亿和11亿之间,还差了十几亿,是我哪里理解有问题吗?提前感谢您的回复!”

8月16日,我收到了公司的邮件回复:

“数据差异原因是我们在编制补充资料“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是在母子公司相关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对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内容进行分析填列,受往来款项重分类、应收票据中用票据支付固定资产金额和贴现金额、预付款中工程设备款等核算项目调整的影响,造成与您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存在差异。”

公司的意思是,这种差异主要来自“核算项目调整的影响”,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1. 往来款项重分类

2. 应收票据中用票据支付固定资产金额和贴现金额

3. 预付款中工程设备款

我怕自己理解的意思有偏差,特意去找了专业的朋友询问,对方的答复是这样的:

“往来款项重分类这个问题,一般只要审计了的,必是重分类后的数据,除非他们审定数没重分类,后面的似乎都是套话,因为这个表编制只有这几个原因:”

我翻译一下,意思就是公司回复的第一个原因是不成立的,除非公司承认自己这个数据是未经过审计的,至于后面两个原因,我举个例子:

“应收票据背书购设备”: 我今年拿100万票据,背书去买了设备,在利润表中,我这100万作为费用花出去了,但是并没有出现金(拿票据去买的),所以相比于利润,现金流量应该加上100万(不考虑税的影响)。

“预付账款转固定资产”:我对外的预付账款,今年我有100万转到了固定资产,预付款是不进入费用的,因为还没“真的付给别人”,但是转入固定资产,这个就算费用了,跟前面那个类似,相比于利润,现金流量应该加上100万。

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公司披露的“经营应收项目”增加了29亿,造成现金流量减少,就算上面这两个事情存在,也应该是增加现金流量的,如果不算这两个事情,公司披露的(增加29亿)和资产负债表算出的(增加11亿)之间的差距,只会更大。

说得再直白点,公司的回答,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


07 我的决策

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确定性。

这句话也可以反着说,那就是避开“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有很多,但是最容易避开的,就是你看不懂,看不懂中,最容易找到的,就是财务报表看不懂。

对于恒瑞医药的报表,我经历了询问公司、四处请教,依然得不到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答复,对于我来说,在能找到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地方没问题、或者是我的理解有误之前,我是不会考虑去投资这家企业的。

不管别人有多看好,你投资的时候,用的是自己(或者客户)的血汗钱,如果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在股价波动的时候,一定会有剧烈的心态波动,进而导致动作走形。

投资是一场修行,也是照出你内心的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

欢迎各位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在通过独立分析赚取财富、实现财务自由的路上,相伴而行,一起走得更快、更好!

 @今日话题   $恒瑞医药(SH600276)$   $华东医药(SZ000963)$   $信立泰(SZ002294)$  

全部讨论

2020-09-19 14:22

老唐说过,财报是用来证伪的,只要发现有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划入嫌疑分子清单,宁可错过,不能做错。这点很了不起了,不是那种禀赋效应,让自己说出十万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投资不是论证谁对谁错的事,找的是自己能力圈内最有把握的事。

2020-09-20 01:43

报表毕竟经过审计,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差异。
主要差异应该是应付票据的统计口径不同,导致应收应付项目调整额的增加,但合计数在不同的口径下应该差异不大。
如果只看资产负债表期末期初应收项目及应付项目的话,应收账款减少金额约是-10亿(需加上其他应收款减少的1亿),应付项目的增加额基本为零(其中应付账款减少1亿,应交税金增加1亿),两者合计是-10亿,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两项合计约-15亿。
另外,由于票据背书转让支付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导致经营现金流入减少,投资现金流出减少,按报表披露的金额约为8亿。
按上面计算大概还有3亿差异,这个差异应该是年初变更会计准则,科目重分类造成的,估计藏在其他流动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货币资金这3项里,具体可看看年报的第91到94页。
基于以上分析,报表总体上还是能自圆其说,就算有造假也不至于有如此大的破绽。

2020-09-19 16:28

应收票据购买固定资产,应收票据减少,购建固定资产使用的现金减少。也就是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收票据减少,本应算到经营活动流量增加,现计算到了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减少了,即投资活动支出减少处。然后附表用间接法计算应收项目减少时(减少为现金流入),这部分购建固定资产支出的部分就要扣除,不能算是减少,也就是说这部分现金流入要扣除。同理票据贴现算筹资活动,不是经营活动,道理一样,这部分减少也不能算到经营流入中!

2020-09-19 14:09

应该跟票据贴现有关。卖了货,没收到现金,收了10w票据。拿5w票据贴现,盖了厂房,付了工程款。经营现金流跟净利润肯定就对不上了

对对对,我就是这么啥也不知道的情况下买股票的,我只看①净利润是否逐年提升,②债务是否逐年降低,③这公司是否在一个肥行业,是否是龙头或者垄断,是否外资,保险资金,基金公司,公墓私募以及众多牛人们都重仓买这公司的股票。第三个指标是我最看重的。这样做了,除非90%的职业投资人都翻车,要不然我翻不了车,那他们都翻车了,我翻车就没有办法了。这样我这个蠢货也可以在股市里活到了今天。我聪明不起来了。数学不好,看不懂复杂的报表。上学时看不懂课堂表,被同学嘲讽,至今让我做噩梦。

2020-09-19 13:56

那些大V都是浆糊党,问他们大多一问三不知。炒股只看趋势,后面都靠抄作业

2021-01-12 00:22

villike,你好。今天拜读了你的几篇文章,很钦佩。我想试着回答一下你关于恒瑞的问题。关于应收票据买材料和买设备这个事情,应该不存在报表作假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公司收到了票据,没收到现金,但实实在在买到了东西,体现为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反映在了净利润。与之对应的是票据这里的期末值的减少。在整个过程中,公司没有收到现金,同时也没有付出现金,因此用于贴现的票据不影响现金流。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必须(是必须)不能体现该变化才能反应实际情况,而要做到不能体现,就会出现“经营性应收增加”大额的情况。当然,这个“大额”是看当年贴现了多少。事实上,恒瑞17-19(我刚只看了近3年的)在补充资料下都做了说明,分别是:17、25和32亿的银行票据贴现。因此,这里表面的异常,建议直接扣除相关的票据贴现额再看其背离情况可能更加合理一些。

2020-09-19 14:14

不是所有的你都能搞懂 所以注定会错过一些伟大的企业 认知决定的

2020-09-29 14:37

@villike 朋友,你文章中对恒瑞报表测算经营现金流净额中间接法中的“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额”的数据差错18亿有质疑,我觉得公司的回复是可能真实情况!因为,测算经营现金流时所有与经营无关的项目一般要剔除,重分类到投资现金流或筹资现金流!比如(下面是假设),公司本期用应收票据18亿元支付固定资产采购款,从公司整体看,这笔支付不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是再应收票据科目期末余额显示会少18亿元,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应收票据项目也会减少18亿元!这样,我们按公式测算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额会增加18亿元(期初—期末,期末变少,肯定结果相减的差变多),你得出的结果显示负11亿元!!!可是公司再测算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时,会把这支付固定资产采购款的18亿元加回到期末数据中来,因为该笔支付与经营活动无关,所以公司测算的结果变成负29亿元!当然,从投资角度很欣赏米这种质疑的态度,向你学习!!!


另外,说句真实话,虽然现金流是整个公司最难以作假的,,,这个只能对公司整体而言,实际上对现金流表明细各分项不适用!因为,很多现金流出流入,从各个不同的公司对其性质划分都有不同的主管处理想法,所以我们外部人很难对现金流表中的各单项予以核实!!我们只能对现金流各单项与相关项目的比率进行分析有无异常来发现问题,而很难从绝对金额来发现!

2020-09-19 21:04

作为会计师我认为有造假嫌疑。几个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互相关联的。18亿不是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