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刚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6喜欢:115
科技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是创造新的供给,模式创新的经济学意义,是降低“交易成本”,以让更多的潜在需求与供给匹配交易。广义的交易成本包括了工厂内部的流程成本,这些是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研究对象。
淘宝、抖音让我们很容易买到外地的特产,不用找人帮忙代购。美团、摩拜都是如此。
想要实现经济规模增长,有三方面事情可做。一是发明供给,二是降低交易成本,三是挖掘与刺激需求。
我们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方面,改革体现在第二方面,地产、货币主要体现在第三方面。

热门回复

2023-07-16 23:52

之所以地中海萌芽了商业繁荣和资本主义,而中国没有。一个原因是陆地的运输成本,在古代每30公里会让商品成本翻一倍,使得远距离交易成本巨高,只有少数珍贵品值得运。近距离则大家拿出来卖的东西太雷同,没必要交易。

2023-07-17 00:27

按照亚当斯密最古老的那个假设,分工协作也是增加供给的,什么一个工匠做曲别针,10000个工匠分步骤做曲别针,不仅仅是降低交易成本

亚当·斯密以针为例。他说他见过一个小厂,10个人分工生产针,每个人负责一到两个工序,一天下来可以生产48000枚,平均每人生产4800枚。而如果让他们独立完成整个生产流程,每人一天最多做20枚。
斯密说制针是最微不足道的例子,之后他举例说明了其他产品的劳动分工有多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生活的年代,十个人在一起完成一枚针的制造已经非常酷了,至少酷到可以被写进一本后来被公认为开创一门全新学科的杰作的第一页。

2023-07-17 09:37

换成谁是封建时代的皇帝,都没有动力去做海洋贸易。我这一亩三分地儿我就已经几辈子吃不完,用不完,我去做海外贸易干嘛呢?而且一旦离了案,什么事情你都控制不了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使,更何况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呢?
我们封建时代根本就不可能诞生大航海以及资本主义

2023-07-17 09:46

人穷了好管理还是人富了好管理 这个道理一想就明白

2023-07-17 09:27

古代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贸易一直很多,南洋那么多地方都是以前润出去的华人,古代中国完全具备做大规模海上贸易的地理条件,只是朝廷……

跟统不统一无关,跟地理因素也无关。欧洲除了意大利被阿尔卑斯山阻拦隔偏居一隅,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核心区几乎一马平川,西至法国东至俄罗斯几乎无险可守,非常有利于统一。中国的地形反而更复杂,关中有潼关可守,巴蜀有蜀道之难,江南有长江天险,都是割据独立的好地方。至于为何欧洲没统一中国反而统一了还里暂且不表,我要说的是,文明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统一还是分裂并不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中欧不同文明走向的最初始最底层的原因是语言文字,欧洲在拼音文字基础上发展出的符号系统是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而使用象形文字的中国古人由于没有这样的工具而很难开展科学研究,比如勾股定理,用欧洲人的符号系统可以很简单明了的表述为:a²+b²=c²,多么简洁美妙的一个公式,可以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证明过程也可以用一套符号系统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而中国古人则不然,光是要准确完整地表述这个定理就需要费一堆口舌,简单地说勾三股四弦五既不准确也不完整丢了很多信息容易引起误解,如果要中国古人把证明过程写出来就更不知道有多麻烦了,就算勉强写出来估计也很难看懂,容易把人绕晕,非常不利于交流学习和传播,而交流学习和传播又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符号系统犹如砍树之刀,没有刀,只能望树兴叹,没有符号系统,既难于开展科学研究,也难以进行交流学习和传播。可以说,中欧之差就差在有没有符号系统,而之所以中无欧有,皆因中国用象形文字而欧洲用拼音文字。用什么样的文字这个初始条件导致了后续巨大的发展差异,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023-07-17 09:46

说得透彻

2023-07-17 08:56

这句应该击中了要害了,原来老美是卷的祖师爷。

2023-07-17 08:19

我对经济的悲观在于:消费者,企业,政府,全是用的“低价中标”比价策略。结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企业低利,工人下岗,薪水下调,没钱消费,低价中标,产品同质化。就是个向内坍塌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