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393.HK) | 初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回复:20喜欢:29

今天星期一,不少中环男女会相约出现在素食餐厅,或在其他餐厅点带有GreenMonday字样的周一特别素食,而这近年来席卷全港的周一素食运动的创始人其实正是旭日集团大股东杨钊先生的大侄子杨大伟。


旭日集团由一家小型牛仔裤加工厂起步,逐步扩展,后将成衣业务以旭日企业(0393.HK)于1996年香港上市,主要业务是服装零售,旗下的主要品牌包括真维斯(Jeanswest)、Quicksilver、Roxy和菲尔(Mofeel),店铺遍及中国内地、香港、澳门、澳洲及新西兰。

公司3月时曾宣布供股,每2股供1股,供股价0.9元,折让11.76%。集资净额4.59亿元,其中一半用作偿还银行贷款,余额将用作一般营运。2016年中期报表显示旭日持有现金5.5亿港元,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则有6.6亿港元,如旭日集资只是因为来还债的话根本没有这个需要。

根据公司通告所说,供股所得的资金大部份己用在投资债券上。供股完成后,杨氏家族持有旭日69.47%。不过有一点比较奇怪的,就是大部份有持股的董事并没有跟供,是不是代表董事并不认同大股东转型的想法,这个不得而知。



之后刚刚的9月,旭日宣布向杨氏家族出售真维斯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及湖南省衡阳市之零售场所物业,总代价1.38亿港元,赚约5,505万元人民币。

家族背景

不要看旭日企业市值十几亿,而盈利又倒退,就以为大股东是位过气富豪,其实母公司旭日集团实力雄厚。旭日集团同时经营地产和金融业务,集团在香港持有多幢工商业大厦如北京道1号、一号九龙等。1998年公司以12.4亿港元投得北京道一号,建成甲级商厦。18年前单是地价都12.4亿港元了,估计现估值绝对超过50亿港元。至于一号九龙更是集团经典之作,一号九龙的地皮原本在1997年10月首次公开拍卖,由自称为「和黄董事」的黄月莺以8.9亿元的高价投得,但因黄月莺未能缴付地皮定金,地皮需要再次拍卖。1998年3月,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地皮最后由旭日集团以3.61亿元投得,足足便宜了一半有多。


旭日由杨氏家族掌控,旭日的董事长为「牛仔裤大王」杨钊(正名杨振鑫),而其弟杨勋(正名杨振勋) 为副董事长,而他们另外两位兄弟杨洪和杨浩亦曾为旭日效力,但已分别于2009年和今年2016年1月辞世。

杨钊和杨勋已分别年届70岁和64岁,但并没有迹象显示杨氏家族在培养其继承人。从网上数据所看,杨钊与太太膝下无儿,而杨勋的儿子杨昌业及杨瀚业只曾出现过关连交易的公告中,而杨昌业则是旭日的副行政总监。

文章第一段提及的杨大伟(正名杨骏业)曾被报章视为继承人。杨大伟曾在2003年从美国回港后,加入家族公司当董事长助理,由于外间一直盛传杨钊希望交棒予侄仔杨大伟,所以当时被指是「裤王接班人」。

当时旭日更与I.T(0999.HK)合作,各占五成股份,成立合营公司GSIT,进军大陆,更订下三年开三百间分店的目标。杨大伟正是项目负责人。最后在2007年,因GSIT业务扩展进度过快,经营持续亏损,旭日以1亿港元把GSIT余下50%股份售予I.T。杨大伟亦被指为无功而还,甚至是继承失败,最后他离开旭日,以个人名义入股潮流时装店Shine成为大股东,专卖欧美日时装,及创立了GreenMonday的文化。自杨大伟自立门户后,再没有任何关于旭日继承人的消息。

零售业务下滑

公司又供股又出售资产,自然令人联想到公司会不会有卖盘或者转型的打算。我们先来看看公司本身的业务,公司85%的收入来自零售业务,今年中报显示公司零售业务总营业额合共约14.16亿港元,同比大幅下滑达30%。公司的两大品牌,真维斯跟Quicksilver,这几年门店数目录得大幅的下跌。以真维斯为例,2011年达3200多间,到了今年6月止只剩下2000间,下跌了近40%。至于Quicksilver,去年9月于美国上市的Quicksilver宣布破产,旭日的Quicksilver业务是跟其以合营公司去运营的。虽然当时旭日表示将购回美国Quicksilver于合营公司的另一半股权,但至今尚未完成。美国总公司破产,品牌推广策略自然失去了规划,导致即使近年来运动文化兴起,但是根据旭日的中报,Quicksilver在国内和香港的收入和盈利率都是同比倒退,而门店数目亦见下跌。


只是单单转型金融投资业务?

综合了以上几点,更有理由相信公司存在放弃零售或把重点从零售转移到其他范畴的可能性。至于转移到什么范畴?其实公司于中报上已有表态。

由于本公司的母公司自二零零五年起已经经营金融投资业务,并且成绩不错,所以管理层认为,应该把其成功经验引入本集团,以发展本集团的业务。在二零一五年年底,董事局决定将金融投资列为本集团的其中一项新业务。在现阶段,本集团的金融投资方向 仍以债券市场为主。投资对象仍只限于作风稳健,盈利质素佳以及对其管理层有较深认 识的企业所发的债券。在上半年度,本集团投资聚焦于为期三至五年企业高息债券。投资额度约 13 亿港元。

其实转型的上市公司很多,那为什么偏偏要留意旭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点:

公司市值不少,达17亿,再加上有厂房和物业等等,称不上一只好壳。再加上大股东非上市资产很多,如北京道1号和一号九龙。大股东实力雄厚,不需要赚沽壳的钱。但好处是大股东找回来的合作伙伴一定也是背景雄厚,增加了公司未来前景的想象空间。

大股东杨钊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基本上每次在外演讲都会提及香港在中国「一带一路」下遇到的机遇。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香港明显角色是跟金融有关。而旭日又刚好宣布打算发展金融业务。如果香港真的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主要融资中心,以杨钊在商界的地位和跟香港政府的关系,不难从众多商机中找到一些落脚点。

旭日最近出售物业的财务顾问为禹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之前供股的财务顾问为盛百利财务顾问。网上显示禹铭投资曾跟盛百利有很多合作的关系,可被视为同一系的公司。禹铭投资曾在港股市场做过不少轰动的交易,无论是对于资本市场的认知及行内的人际关系都对旭日有很大帮助

现价跟大股东增持的成本相差不远。供股后,大股东一直在市场上增持,平均价钱在1元附近。上星期五收市价为1.14元,现价只是比大股东增持的价钱高十几个百比份。公司每股资产净值近1.5元,而当中近1元属净流动资产,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

笔者的看法是公司转型是势在必行了,而大方向亦可从公司开始参与其他业务的手影中看出来,离不开金融和香港于一带一路的角色。未来要看的是公司会否跟其他投资者合作,而他找来什么人将决定了资本市场对公司发展的想象力。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并没有持有以上股票

$旭日企业(00393)$ @今日话题 

网页链接

声明: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王雅媛港股圈”及作者。 

全部讨论

2016-10-04 10:48

大股东没有子女,又信佛之人,标榜慈善家,以70岁高龄还出千393的话,输了也只能认了。觉得大股东应该是想留个好名声的,393加大企业债投入,个人觉得大股东还是想做大公司金融业务的。注重名声的人,没有什么理由在晚年留下骂名吧!

2016-10-04 09:23

忽悠人接盘?

2016-10-13 19:33

是Quiksilver, 不是Quicksilver, 請更正。也難怪要破產!品牌推廣太失敗了......

2016-10-04 07:27

393也是曾经比较关注过的一个公司,短期也买入过,基本平手离场。关注的理由在于真维斯的品牌还具有不错的口碑,董事长信佛又荣誉一身的道德支持及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母公司雄厚的底子。
没想到业务江河日下,而以财务状况是不该供股,联想到以前$隆成金融(01225)$  ,也是财务良好,没想到最后沦为财技公司;虽然公司的背景比1225强很多,结局应不会像隆成这样。
从大股东这个岁数看,整天信佛念经难道都是装模作样,佛祖也不能让你这样虚情假意吧。
是时候给投资者做点好事了,重新关注下。

2016-10-22 10:44

注意是集团的资产

2016-10-04 21:38

今天爆升了,王小姐勁抽

2016-10-04 13:12

不值得

2016-10-04 13:02

持有多年了,最近的供股令人困惑,不愿意相信长年信佛吃素的人是老千。

2016-10-04 11:47

393服装跟金融这两块业务分为两个子公司运作,那个公司运作利润高,那个子公司可以得到公司更多资源支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服装短时间肯定不太可能有转好的迹象,企债似乎在近两年再次扩大投资金额是正常方向了,中报金融业务,13亿的投资,不扣税是4700万纯利,如果再加大,相信服装业务相当于白送。
      至于安全边际,五亿多现金,13亿的企债,五亿多物业(多是商铺)等着重估,而负债只有4.29亿有息银行贷款,对于17亿的市值,相当于服装业务是白送,壳值就不算了;当然,这股清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所以,本人觉得,再次跌破1元的可能性较小!等于拿着高股息,坐等服装业务向好,或金融业务大幅增长带来的利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