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3回复:12喜欢:3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精彩讨论

流水白菜2019-05-03 07:11

关于这个问题,平安上次正面回答过。这次,看看中信的观点(去年就讨论过):
事项:放宽人身险公司合资企业外资比例至51%,3年后对外资持股比例不再设限。
1、是否会引起保单价格战? 不担心,海外价格优势难以复制到中国大陆。 香港保单整体比大陆保单便宜,是因为香港本土生命表、发病率表和投资环境优势。来到大陆的外资机构可以复制产品设计、定价技术、营销手段、客户服务等优势,但价格优势难以复制到中国大陆。因为中国大陆人口有自己的生命表和发病率特征、大陆的诚信基础和数据基础尚难支持精细化定价。友邦来到大陆20多年,重点销售保障,价格就明显高于友邦香港,通过足够的价格安全垫实现了远高于香港保单的价值率。 为了生存,无论中资、外资的小保险公司都可能挑起价格战,但这个和保险开不开放问题没有关系。价格战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原因:保单是无形产品、是长期信用,只有一部分客户才完全追求性价比。保单是非必需品,是逆人性的风险管理手段,营销驱动是促成交易的主要原因;没有渠道作为基础,价格低也难以触达客户。经过20多年铺天盖地的竞争,中资主要大公司已经占满渠道优势,营销渠道高度集中,难以简单重建。
2、对外资机构影响大不大? 利好,影响比较大。 利好外资公司,从合资到独资,从少量网点到全国网点,有望实现份额的上升。外资公司规模都比较小,中国超大市场,加上市场还具有可持续的成长性,份额上升足以支持外资公司新一轮高速增长。但有两个难点:现有外资公司都是合资为主,外资最高比例50%,受制于其他股东制约,有没有可能提高到51%,从而实现绝对话语权?友邦可以选择三年后设立独资公司,再通过几年时间实现全国网络的铺设,那就是5年后的事情了。
3、对中资机构有什么正面意义? 利好,有明显的榜样意义。 友邦1992年上海分公司开业,平安等优秀的中资公司就一直在学习友邦先进的营销方式、客户服务、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等。最近五年,在保险行业集体迷失的情况下,友邦20多年如一日发展优秀队伍、销售高价值保障型保单,给了平安、太保、新华、太平等公司坚定转型、发展保障业务的启示。和外资机构比,中资机构的战略方向、产品设计、渠道结构等方面都越来越像。主要差距不是在产品、不是价格、不是技术,而是精准的公司定位和客户服务、优秀的销售队伍培养和客户匹配。而这正是目前中资机构普遍存在、又需要学习提高的问题。

流水白菜2019-05-03 06:37

中国平安在金融业,一骑绝尘,所以,我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问题。系统性不出问题,那么,中国平安的价值就会快速增长。

全部讨论

凡尚之履2019-05-13 17:17

平安2021年之前到150

爱莲吧2019-05-04 11:05

又来花式吹平安了,哪天暴雷,看你怎么吹

天佑芒格2019-05-04 05:42

开放不是双向的吗?

崩云八式2019-05-03 19:33

很多人都说会改买友邦保险?我就不会,已经搭配好的保险保障,再改投别的门径,动力在哪里,更高的保障,还是更低的价格,转换成本不低,哪是意念一下的事情。

稳稳成长2019-05-03 13:53

一般提高目标位的时候,市场会先来一记闷棍!

稀里糊涂12342019-05-03 12:20

现在买平安的主要从估值提升和业绩提升的两方面判断的应该。业绩正常还是维持15-20,已经很不错了。主要的应该是期待估值的提升

西湖听风2019-05-03 09:48

国家放开银行保险业,友邦等强势进入,很多人都说会改买友邦保险,对平安保险和平安银行都有不小的冲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很多粉丝会跟我有一样的疑问,

一一NJ2019-05-03 08:57

国内的大保险公司有大量存量保单在手,一个新的保险公司要越过盈亏平衡点至少需要十年吧,就算银保监会不管,加上打价格战,得亏二十年吧,何况如果允许打价格战,平安第一个会开打,谁能与平安匹敌

我爱菜菜2019-05-03 08:49

老师快别说平安了,万一哪天平安爆出丑闻,你就和现在闲来老师一样被人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