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lan6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喜欢:1
另外$中国中免(SH601888)$ $泸州老窖(SZ000568)$ $长春高新(SZ000661)$ 让我想明白多个绝大多数人不认同并要喷我的道理。[尴尬]
1,百尺竿头,要更进一步,不“进”则退,“高”处总是不胜寒(体量),稍微一个不及预期或者预期变化,就能短期砸个大坑。60亿的市值,可能签个大单,就能涨停;600亿的市值,可能要一个行业利好,才能涨停;6000亿的市值,可就要国家大政策变化,才能涨停;60000亿的市值,可能需要拯救一个国家才能涨停吧。也就是所谓的“预期”,预期穷尽时,就是出走之时。预期我的理解表现为两个:信仰和利益。信仰还在,估值难跌易涨,信仰不在,估值崩塌,慢慢估值回归之路;利益还在,股价还能维持缓慢上涨,利益不在,股价回归。利益走了,但期间跌出价值或者又有利益了,股价跌了重新上涨,直到下一个平衡,周而复始…[傲]
2,增量市场,总是比内卷的预期,来的更好。相对需要不断提价,不断拓展全国市场,不断抢占别人的市场份额,要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来赚到一份“辛苦钱”,如果换在差的行业,早就不行了。奈何有些行业优秀,也能赚钱,但也确实不易(一个地区调研短期业绩不及预期,就跌给你看)。而与其对应的,市场天花板高,行业较分散,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渗透率不断提升,新产品和创新服务不断提升的行业,可能并不需要行业最优秀,公司最好,但是这个阶段,赚钱也相对容易,因为只是可能是顺势而为而已。[笑]
3,对于有长期预期负面影响或者瑕疵,但中短期影响不大的行业,怎么看?或许不看为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可能行业知名基金经理已经在这么做了,下午赵BEI明确说到:规避什么什么行业,投入什么什么行业。这是个风格“激进”的基金经理,喜欢拥抱变化,确定性的变化。但这一负一正,不可谓不拉大这些行业的估值差异。毕竟股票最终是由资金推动的,资金可以认可你的基本面的时效,也可以不认可你的基本面的有效。就好像目前的小鲜肉电视剧,有人可能说是这类电视剧好看,符合小年轻女孩的喜好,但真正原因可能是:目前几大卫视买剧的都是,“中年”女人,所谓的偏好,只是她们的偏好(基金的偏好)。至于这种偏好什么时候变?不知道,但顺势而为,可能也是一种策略。[亏大了]
4,对于越跌散户越多的股票,短期怎么看?短期走势很难看!可能要等基本面或者预期变化,机构重新买进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吧…[摊手]
5,对于可能有人要喷,怎么看?不用看!因为没人会注意小人物在一个角落的喃喃自语…[呵呵]

热门回复

2021-08-20 15:24

重视“ESG”体系,不要机械认知“价值”。

2021-08-20 15:09

我想“价值”二字,应该是多维度的,应该不能按照书本上机械的理解,市场这个阶段正在验证当初的思考🤔

谢谢回复,感觉自己该买基金,哈哈,

小鲜肉比喻的很恰当,股市炒的就是预期,你的文章让我看清了保险股为啥阴跌了。

2021-06-29 01:58

二月份的大跌,有些股票早就爬出大坑,有些还在坑里呆着,我在想估值都不便宜,到底是为什么?
与其说是有些人获利了结,不如说是另一些人对不同类型股票的重新定价。
比如当时有些股票跌去40%-50%,但有人获利了结,有人重新定价,创出新高。
事后解释创出新高是因为:高成长,确定性,商业模式等等原因,其实都对。但想想又有哪里不对?不对在于给这些因素定多少溢价合适呢?所以只能事后定出了一个溢价,溢价的事后解释原因不对。
也就是你很值钱,但你不值或者短期不值这个钱,但有人认为你很值钱,于是你很值钱。不是你成就了她,而是她成就了你!
怎么理解这种现象呢?
1,比如有些小鲜肉艺人(这里单指有潜力的),小小年纪,没几部代表作,身价(估值)就超越绝大多数实力派艺人,可能还会一直维持到他演绎生涯高峰的结束。这里面有多少是他个人实力的因素,又有多少是背后捧的因素呢?
2,又比如有些老戏骨,当然大器晚成的也不在少数。虽然他实力超过小鲜肉,但可能综其一生,身价(估值)也不及小鲜肉,甚至零头也没有!老戏骨(估值)会不会回归呢?大概率不会!一是回归的很少(价值回归的少),二是可能永远不会回归(有些老戏骨拍一部戏可能就十来万的薪酬)。
3,再比如,有些小鲜肉,年轻的时候,演技青涩,代表作少,身价高。等年纪大了,演技提升,开始有代表作,反而身价不如年轻的时候了。这里说的不是估值回归,说的是预期和背后的非市场因素。[想一下]

2021-06-29 00:37

从需求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没有先从供给,再回头看需求的角度看问题靠谱。
有时候供给(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虽固化但有掌控力的供给)往往还能创造或者影响需求…[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