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全球矿业梦》第5章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5

这是我读《紫金全球矿业梦》这本书的一些记录和感想,与大家分享交流下。

网页链接{第1章 春天故事:地质队员的初心和使命}

网页链接{第2章 创业艰难:企业文化筑起发展基石}

网页链接{第3章 生死极速: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化危为机}

网页链接{第4章 华丽转身:股份制改革激发内外部活力}

第5章 走向全国:利用技术优势,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到本世纪初时,矿产价格已经跌到了近20年的谷底,矿产开发被认为是“夕阳行业”了。

但是紫金人清醒认识到,矿物原料是工业的基础,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将消耗大量资源,且当时国内外查明的矿产资源有限,而对矿业公司来讲,只有占有了资源才能拥有未来。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紫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首要目标是控制资源,用十年时间发展成特大型企业。

又是反对的声音出来了,县里有些人怕把钱投到外地亏了怎么办。陈景河坚持要走出去,认为企业不发展就是最大的风险。守着紫金山每年1个亿的利润日子是很舒服,但也只是小富即安,难有更大的作为。最终,紫金的领导层和县里领导决定,走出去,做大做强。

2000年底,紫金提出“十年再造十个紫金”、建设高技术特大型企业的目标。后来看,十年后的规模,远超这个十倍的目标。

陈景河身先士卒,用一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路过火焰山九寨沟这些景点时,他都没顾上去看一下。真的是争分夺秒抢抓机遇。2001年,他儿子考上了中科大(真是优秀啊,想必老爸做事的态度对儿子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有一定影响吧)。后来他和老婆一起去探望儿子时,本来说一起去九华山玩下,结果他临时跟公司同事看矿点去了。工作狂的终极乐趣是事业。

紫金抓住了资源战略窗口期,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控制和开发了20多个项目,扩张初期,因5矿产价格比较低,拿下矿权的价格也很低,国内众多优质低价矿山被紫金收入囊中。

2003年12月紫金在香港上市后,利用募集的紫金加速了扩张。当时拿下的很多项目,后来都增值5-10倍。

从几个例子来看紫金拿矿的毒辣眼光和决策果断。

贵州水银洞金矿。该矿属卡林型金矿,传统技术难开发。加拿大公司投资两千多万后无奈放弃,以1块人民币的价格还给了贵州地勘部门。2001年陈景河得知后带队赶到贵州,谈判只用了半小时,没有还价,600万拿下了51%的股权。这背后的底气,就是紫金多年探索和积累的技术。2003年七月,该矿成功产出纯度四个9的黄金。20年开,当初投入的600要,已经创造了50多亿的利润。

新疆阿舍勒铜矿,收购这个矿时陈景河团队的得意之作。2001年紫金的利润才2亿出头,就在2002年投入1.3亿拿下这个框51%的股权。紫金派出了能打硬仗的队伍到新疆,硬是把投资资金节约了一亿多,建设周期也缩减了一年。“省下的就是赚到的”这一核心经营理念,贯彻到建设的各方面。20年来,该矿已经贡献利润二百多亿。

青海德尔尼铜矿。陕西的老板和青海当地国企竞标拿下这个矿之后却发现没有能力开发,通过别人牵线找到紫金。分管投资的副董事长蓝福生赶到矿山现场,仅半小时就谈定控股和经营方案,充分体现了紫金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紫金在这个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域高原,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书中还列举了几个项目的例子,可以说每个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都是一部奋斗史,但艰苦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反而更加激发了紫金人的斗志,每一次都超预期完成任务,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铜冶炼项目闽西开局。之前紫金的业务以矿山开采为主,2009年秋天,首个20万吨铜冶炼项目落子福建,铜冶炼板块终于开局。该项目选址再上杭县,也饱含着紫金人对事业启航地的深情厚谊和社会责任感。该项目占地67万平米,投资65亿,是龙岩市自建国以来最大的项目,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铜工业技术。建成后直接新增就业1500人,年利税6亿。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专班大力支持,公司项目领导宵衣旰食身先士卒。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到其他企业学习,并聘请二百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保障。2011年底该项目顺利投产,2014年产阴极铜22.72万吨,实现扭亏为盈。

享受时代的厚礼。2001年911事件之后,廉价资源时代结束,黄金等矿产资源开始上涨。同年,中国加入WTO,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走向世界,背后是对各种资源品的巨大需求,而紫金矿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的大规模并购,也极大地促进了紫金的发展。技术方面,当年中国黄金开采的平均入选品位是3克每吨,而紫金可以开采0.3以下甚至更低品位的金矿,这些都是“多赚的”。

两地上上市重塑增长动能。2003年底,紫金在香港上市,实际 募集资金12亿人民币。2007年紫金回归A股上市,募集资金99.82亿人民币。两次募集的资金均超出预期。搭上资本东风后,紫金也上演了罕见的“财富核裂变”。到2007年底时公司总市值接近1590亿港元,是2000年刚完成股份制改造时的1000多倍。若是当年股份制改造时,某职工持有1万股,到2007年底时市值已达1125万元。

更为“高光”的,是当年帮助紫金”解围“出资入股的两位老板陈发树和柯希平。依靠持有的紫金股份,到2010年,陈发树以274亿身价跻身当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2名,柯希平则以68.5亿身价排120名。

(本章完)

$紫金矿业(SH601899)$

第6章标题 面朝大海,创建国际一流矿业企业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