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炼金④:透视中国消费生态,投资者如何为生活加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0回复:86喜欢:13

疫情后的消费回升可谓“一波三折”。2021年以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占比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略低于往年平均水平,或表明疫后消费支出仍处于恢复进程当中。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油盐酱醋、棉麻丝纤、旅游出行……这些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身影无处不在,高度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当中。

市场虽大,然市场参与者众多:一方面,行业龙头不断布局新业务、加快扩大规模;另一方面,新入场者来势汹汹,力图推进持续性增长。作为一名投资者,你认为中国消费生活行业的投资机遇在哪里?你与该行业中的上市公司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投资故事?

转发本帖,并在下方评论区带话题标签 #财报大炼金# ,聊聊你的看法,即可参与有奖互动~奖金将属于有料又有趣的球友噢~

【消费生活行业#财报大炼金#有奖征文活动】正在火热举办中!欢迎带话题标签及个股代码,在雪球发帖,解读行业相关的企业财报。根据投稿情况,活动将评选出5位财报“炼金师”,发放大奖!(点击详看评选规则

其他行业财报征文活动:

行业大炼金①:医疗健康投资与“超长雪道”的滑行

行业大炼金②:先进制造行业 智造“财富密码”

行业大炼金③:传媒互联网与价值再发现

 @佛系小资   @-老榕树-   @高远远高兮   @明大教主   @叶秋的投资哲学   $安踏体育(02020)$   $小米集团-W(01810)$   $海天味业(SH603288)$  

 #小米Q2营收净利创历史新高#  

精彩讨论

南方离火赤凤髓2021-08-24 19:56

#财报大炼金#  

消费其实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赛道,主要是因为消费是和我们整个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大。在过去的十年里面,消费对GDP的贡献度是达到平均60%的水平,远远超过了投资以及进出口这两项。相对于那些看不清产业前景的行业来说,消费的投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看好$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今年第二季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86.6%至5310万台(跻身全球第二及超越苹果公司),券商预期公司同时受惠于手机高端化的策略。
据悉,小米2021年中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预计介于103.18-124.9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5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升81.8%至120.3%;中位数115.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3.6%。小米2021年中期纯利预计介于115.83-154.09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66.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4.1%至131.6%;中位数129.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4.2%。
市场预期,小米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出货量持续提升,并推行高端他策略,投资者将关注小米旗下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互联网业务的月活跃用户和ARPU的表现。而公司早前扬言目标在三年内成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品牌,投资者将关注公司手机业务策略、潜在受同业荣耀竞争影响等。

青云悟道2021-08-24 16:15

#财报大炼金#
我看好 $中国中免(SH601888)$ 
中国中免的成长性主要在于免税行业处于增量市场,且空间巨大。根据商务部以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免税行业销售规模由2011年的120 亿元提升至2019 年的545 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为 20.8%。疫情期间我国加大力度刺激消费回流,顶层设计支持免税行业发展,离岛免税进入黄金时代,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免税消费市场之一。
近年来我国中上收入家庭数量急剧增长,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贡献主要力量,但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严重。根据麦肯锡,2018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额为 7700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预计 2025 年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到 1.2 万亿人民币,贡献全球 40%的奢侈品消费额。但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严重,根据观研天下,我国国人仅有不到 30%选择在国内购买奢侈品,超过 70%的奢侈品消费均外流至国外。
疫情下为刺激消费回流,免税作为消费回流的第一抓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政策频出利好,免税发展迎来全新变局。
竞争格局上,中国中免具有较强的先发规模优势。2020年,中免以绝对优势,占据国内和国际市占率第一:全球旅游零售市场市占率22.6%;中国大陆免税品市场市占率达92.2%,超过第二名企业30倍。
长期来看,中国中免在确定性,成长空间和竞争优势上综合来看,就是顶级的生意。客观地说,这个价格谈不上特别便宜。但考虑到当前机构主导行情下的投资者生态下,高确定性标的不太容易给出非常舒适的上车位置,我也在仓位控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一下对中国中免的估值容忍度。

全部讨论

2021-08-24 19:56

#财报大炼金#  

消费其实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投资赛道,主要是因为消费是和我们整个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大。在过去的十年里面,消费对GDP的贡献度是达到平均60%的水平,远远超过了投资以及进出口这两项。相对于那些看不清产业前景的行业来说,消费的投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看好$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今年第二季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86.6%至5310万台(跻身全球第二及超越苹果公司),券商预期公司同时受惠于手机高端化的策略。
据悉,小米2021年中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预计介于103.18-124.9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5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升81.8%至120.3%;中位数115.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3.6%。小米2021年中期纯利预计介于115.83-154.09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66.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4.1%至131.6%;中位数129.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4.2%。
市场预期,小米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出货量持续提升,并推行高端他策略,投资者将关注小米旗下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互联网业务的月活跃用户和ARPU的表现。而公司早前扬言目标在三年内成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品牌,投资者将关注公司手机业务策略、潜在受同业荣耀竞争影响等。

2021-08-24 17:35

#财报大炼金# 简单又赚钱的生意,往往是一门好生意,许多消费品都符合这样的特质
消费品行业确定性高,容易预测,适合价值投资,巴菲特投资的公司,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生意,比如可口可乐、苹果手机、运通信用卡、雪佛龙润滑油等。这些消费品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是好是坏,一用便知。
这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公司业绩更容易预测。一种饮料,如果周围的人都喜欢喝,而且不是尝鲜的那种一次性消费,那么生产这种饮料的公司未来销量基本不会差。同样的,如果周围人都不再去一家连锁餐馆、或者不再用一个品牌的手机,那么这些公司未来的销量很可能不会太好。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市场调查公司等机构也会定期发布一些消费品市场占有率的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这些调查数据为投资者的研究、判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基础,能够避免一些主观的认知错误,适合价值投资。
消费品行业品牌壁垒高,拥有上下游议价能力,利润率超群
消费品行业容易形成品牌壁垒,这是科技等行业望尘莫及的。
科技行业强调“颠覆式创新”“破坏性创造”,一个新技术将创造一个新行业,而没有跟上技术变革的公司,不论在上一代技术中有多强大的技术储备,都将一夜清零。4G时代的专利储备在5G时代可能一文不值。
日用消费品也有创新,但多是叠加式的,而非颠覆式的。可口可乐百年前的配方,直到今天消费者依然买单,同时可口可乐还可以不断打造新品如零度可乐等无糖饮料,吸引新的消费者。这意味着,可口可乐能做“时间的朋友”,随着时间积淀,产品美誉度不断增加,品牌“护城河”不断加固。
品牌壁垒高,使得产品难以被替代,这带来了较高的上下游议价能力。因此,优秀的消费品公司往往利润率超群。巴菲特钟爱的可口可乐,销售毛利率持续在6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在30%;苹果公司的ROE保持在30%以上,一度高达50%。高利润的公司,更可能具备高回报的潜力。
消费行业是孕育“大白马”的温床。
消费行业现金流稳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属于长周期赛道。随着消费品推陈出新和产品质量不断升级,行业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符合巴菲特所说的有长长的坡、厚厚的雪,能够不断滚雪球。
这一过程诞生了许多“长跑冠军”,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回报。在美国
在中国,过去20年,消费行业的回报也是高居榜首。从2000年初到现在申万行业指数涨幅前四名均属大消费,其中食品饮料上涨1300%,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上涨了600%,休闲服务上涨了500%。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商品类消费市场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商品类消费市场。长期来看,消费行业潜力巨大,或将诞生更多大白马。
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在宏观经济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从数量消费走向品质消费。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品牌巨头和新消费品类的潜在龙头都将受益。
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后,消费者的基础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消费者更愿意去买一些有品牌和有品质的产品。许多消费子行业从无序扩张步入存量竞争,参与其中的企业必须要有品牌壁垒和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市场份额。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整个行业都在逐渐向品牌龙头集中,尤其是在食品饮料行业。
另外,在收入水平提升、主力消费人群变迁等因素推动下,新消费趋势层出不穷。颜值时代,医美行业欣欣向荣,中国的美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手游成为年轻人主流的娱乐方式,短视频攻占各个年龄层,成为获得资讯和社交的重要方式;电商渗透率在疫情之后不断提升,从餐厅外卖到商超便利,本地生活平台持续爆发。其中具有管理优势的企业逐渐成长为新的龙头。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其中包括了4亿多中等收入消费群体。消费崛起大背景下,我国消费品行业很可能将诞生出一批消费牛股。@米小满 @豌豆芽吧

2021-08-24 15:59

#财报大炼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早也随之提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的同时,中高端及以上的商品消费则持续上升,“降速增质”有望成为未来中国消费的重要特征~~
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和需求都在变化,新的机遇和模式悄然兴起,寻找独家特色、有吸引力、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的、并解决个人烦恼的产品才是新的商机,当代人物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更多追求科技带来的方便、实用!!!
看好$小米集团-W(01810)$ 未来的消费生态!
小米十多年来,从零到世界五百强,从被赞美到被质疑,遭遇挫折后重整旗鼓再次出发,小米专注、极致、快口碑的互联网思维方法论,高颜值、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观,以及小米高效率的生态链企业孵化模式,都能够复制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重塑供应链、品牌和销售渠道等,小米生态链产品的精致度和质量非常高,用户粘性和好评率也是非常之高,其少有的客户粘性也为其发展打下了强大的基础,5%的硬件利润率使小米更迎合消费者的认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未来可期!@霹雳猴儿偷西瓜 @豌豆芽吧 @monikar

2021-08-24 16:15

#财报大炼金#
我看好 $中国中免(SH601888)$ 
中国中免的成长性主要在于免税行业处于增量市场,且空间巨大。根据商务部以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免税行业销售规模由2011年的120 亿元提升至2019 年的545 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为 20.8%。疫情期间我国加大力度刺激消费回流,顶层设计支持免税行业发展,离岛免税进入黄金时代,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免税消费市场之一。
近年来我国中上收入家庭数量急剧增长,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贡献主要力量,但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严重。根据麦肯锡,2018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额为 7700 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预计 2025 年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到 1.2 万亿人民币,贡献全球 40%的奢侈品消费额。但我国奢侈品消费外流严重,根据观研天下,我国国人仅有不到 30%选择在国内购买奢侈品,超过 70%的奢侈品消费均外流至国外。
疫情下为刺激消费回流,免税作为消费回流的第一抓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政策频出利好,免税发展迎来全新变局。
竞争格局上,中国中免具有较强的先发规模优势。2020年,中免以绝对优势,占据国内和国际市占率第一:全球旅游零售市场市占率22.6%;中国大陆免税品市场市占率达92.2%,超过第二名企业30倍。
长期来看,中国中免在确定性,成长空间和竞争优势上综合来看,就是顶级的生意。客观地说,这个价格谈不上特别便宜。但考虑到当前机构主导行情下的投资者生态下,高确定性标的不太容易给出非常舒适的上车位置,我也在仓位控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了一下对中国中免的估值容忍度。

2021-08-24 15:54

#财报大炼金#
我看好$小米集团-W(01810)$ ,互联网业务是小米变现的重要手段,而且可持续性高于手机的一次性销售收入。但是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需要依托MIUI,而MIUI的核心又在手机端,因此如果小米手机销售状况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小米互联网业务的天花板确实会比较低。但是如前所述,我们认为随着小米线下渠道的进一步完善,品牌形象的重新梳理,小米手机未来出货量大概率会恢复增长。进而带动小米互联网业务的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米手机与其互联网业务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手机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具有叠加效应,从而在其利润上得到体现,容易形成股价的戴维斯效应。

2021-08-25 08:53

#财报大炼金# @投资炼金季
消费行业属于长坡厚雪的行业,虽然经济已经到达一定高度,行业也过了成长爆发期,但随着消费升级等结构性改善,仍然能够获得稳定的业绩增长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其中家电行业与汽车都属于大件商品,对GDP消费起到决定性的拉动作用,也是国家重点扶持产业。

同时经研究分析,家电行业细分白电行业竞争格局好,技术发展稳定,是一个绝对优质的赛道,而其中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竞争格局最好的就是空调了。

从增长潜力看户均保有量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经测算未来10-15年内仍能保持6%以上的行业增速。

从竞争格局上看,7月内销数据看格力美的两家龙头市占率已经超过71%,未来有望达到80%。

再看出口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较为落后,存在大量增量空间,而作为一带一路的领导者中国品牌也将极具增长潜力。

重点推荐空调双龙头$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2021-08-25 08:19

#财报大炼金# +消费中最重要的就是“吃”,这基本贯穿了消费的主线。
一是,互联网助力消费下沉到“Z世代”。
现如今,中国消费力最强的人群是以95后、00后为主的“Z世代”,这一部分人占全国人口的15%左右。据麦肯锡调研报告显示,中国Z世代自称为“月光族”,而且他们并不介意欠债。在我们中国,没有信用记录的学生,也是可以通过消费贷来购买原本负担不起的商品。
针对中国这一批刚刚崛起的消费主力军,各大品牌商放弃了原来的“一刀切”模式,深入了解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动因,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全面打造品牌口碑来俘获“Z世代”的心。这背后,自然离不开互联网特有的线上口碑打造和粉丝营销。
二是,资本加速餐饮行业的裂变。
一个行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力。要想快速扩张,钱自然少不了。这几年,餐饮行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商业大佬也开始了“抢饭桌”。腾讯、字节跳动甚至投资大佬雷军,也都参与到这个行业。
一会和府捞面8亿元的融资,一会五爷拌面的3亿融资。钱源源不断地来,“万店时代”的蓝图自然不断在构建。
三是,数字化助力经济复苏。
这次疫情,深切让我们感受到数字化拉动经济的巨大能力。麦肯锡数据显示,中国8.55亿的消费者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平均高达6个小时,是美国消费者的2倍。中国每天依靠手机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总价值高达2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