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卖出80亿的三利谱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0喜欢:17

一、产能

首先梳理一下三利谱的产能和在建产能,这里面的光明1号线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命名逻辑来看这是公司的第一条产线,但在公司的招股书中,16年产能黑白120+TFT450,结合后期财报披露产能和产量的数据,我个人推测这600万平产能是不存在的,只是某种工序。在这基础上:

公司现有产能合计3320万平方米。

光明线和合肥线:市场从21Q4开始不景气,但产线仍然满产(光明稼动率8成)。虽然是手机订单减少,但是拿到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的订单填补;

莆田线:用IT和TV来跑产能,后面慢慢转为手机、笔电各一半。车载暂时10%~20%,预计23年上量,满产需要2~3年。旧线改造,压力较小

龙岗线:21年产能利用率5成,已达到盈亏平衡线,22Q17成,Q2由于疫情和原材料供给的原因产能利用率下滑到5成

在建产能4000平方米

莆田规划7号线:1000平,预计22年末23年初投产,全部为车载

合肥二期在建产线:3000平,预计23年末24年初投产,全部为TV

规划产能1.4平方米

黄冈线:设计产能1.4亿平,预计年产值100亿元,分两期建设,预计22年12月开工,24年12月前投产,投产后12月达产。暂时在体外,纳入体内时间未知

二、逻辑

三利谱的逻辑有三个:

1.行业周期反转

翻看过去财报可知,公司投产的合肥线3年才扭亏,公司会议纪要披露22年手机订单下降30%,在此基础上

先看公司的高光时刻21年,这年的背景是——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下降)、产能利用率高、偏光片价格高、合肥线扭亏为盈几个大BUFF,把公司的利润堆得高高的。公司营收23.04亿,净利润3.54亿,毛利率24.99%,净利润率15.35%。

22年公司又经历了什么呢?人民币贬值(原材料成本上升)、产能利用率低、偏光片价格下降(约10%),截止22Q3,公司营收,净利润,毛利率21.78%,净利润率11.61%。

在此基础上,23年会发生的大概率事件,好的方面人民币触底反弹、产能利用率回升,偏光片价格起码不会下降了;坏的方面6号线和7号线的投产大概率要3年才能扭亏

2.VR增量

公司的毛利率拆分是这样的:

黑白:30%以上 手机:25~35(30%以上) IT:25 电视:15~25(20%) 车载:70 VR:30~40 净利润率:15%

公司11月会议纪要披露,23年300万套Pico订单,一套pico出厂价100~150rmb,总共3~4亿,毛利率30%以上,净利润接近1亿。

3.车载增量

公司的价格拆分是这样的

黑白:80 手机:150 32寸TV:60~70(接近70) 43寸TV:70+ 车载:200 VR:100~150/套

那么莆田7号线投产,按公司规划23/24年预计年产能为50万㎡/月,出厂价200元,毛利率70%,贡献12亿营收,7.2亿净利润。(这里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公司在建工程只有2.81亿的资产,这不太像7号线要转固投产的样子,是旧线改造的原因吗?)

三、估值

PB过高直接不看了,下面用PE估值

1.一年

公司现有产线营收利润反弹,6号线转固投产拖累净利润,假设净利润维持22年情况不变,3亿,行业底部偏上给 10PE,估值30亿;

VR:300套pico,净利润1亿,50PE,估值40亿。

车载莆田7号线,23年投产,从公司历年财报披露数据看,新建产线扭亏需要3年时间,年折旧+3000万,不计估值;

总计估值80亿,不计VR估值30亿。

2.三年

6号线扭亏,8号线投产亏损中,公司现有产线营收利润4.5亿, 10PE,估值45亿;

非常乐观情况下:车载莆田7号线,23年投产,出厂价降为150元,毛利率降为50%,净利润率30%,则净利润2.7亿,20PE,估值54亿;

瞎拍的VR:5000万套VR,公司市占率30%,出厂价100元,毛利率30%,净利润率15%,则净利润2.25亿,30PE,估值67.5亿。

总计估值166.5亿,不计VR估值99亿。

3.十年

竞争恶化、技术变革,难以确认。

四、动态新闻

周末刷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PICO团队规模约2000人,此次优化比例在15%左右,大概有300人左右受到影响。本次优化岗位主要涉及北京地区的市场和运营,上海和青岛的PICO团队受影响比较小。公司解释:“没有大规模的裁员,只是对部分业务线进行正常调整”。

但根据Sandalwood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14日,PICO 4的电商累计销量仅为4.6万台。那么三利谱哪来的300万的订单?在这基础上80亿已是极限

五、小结

综上,在80亿卖出三利谱,盈利约20%。

当然如果MR超预期piapia打脸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但如果MR真成为现象级产品,那一定会有很多上车机会的,这里我就先行一步了,车上发财。

$三利谱(SZ002876)$ 

全部讨论

2023-02-22 20:49

非常合理

2023-02-22 11:38

走好不送

2023-03-27 21:34

管理层讲是基本满产了,但6号线毕竟只占目前公司整体产能不到1/3,加上Q4 12月国内疫情有段时间是比较疯狂的。还是不要抱太希望为好。 但建议你去看小米、瑞声、京东方这些三利谱的下游,他们的收入都在恢复增长了。三利谱自然就不会差到哪去。

2023-03-24 12:36

关于龙岗6号线,已经满产了,在21年Q4 5成动稼率 就已经盈亏平衡。22年Q1在6-7成、Q2不到五成,Q3以后又上来了。莆田七号线,是旧线改造,轻资产模式。

所以楼主你可以 重新评估下折旧带来的影响。对于行业周期,你需要分析的是 是否在接下来一年内一定存在拐点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2023-02-22 20:48

赞一个

2023-02-22 14:43

你真懂估值

2023-02-22 14:11

偏光片还会降价

2023-02-22 12:33

100亿以下都还好,主要看苹果6月份的预期

2023-02-22 12:27

别走老乡

2023-02-22 10:50

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