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羞辱:上市13年以来估值最低,中国平安还不改有所作为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85回复:407喜欢:141

今天中国平安大跌3.8%,跌破2020年疫情最低点62.99元,当前市值1.14万亿。

最近很多机构和大V纷纷清仓中国平安,具体我就不说了,他们在清仓后去追赛道股,当时看来赛道股已经很贵,但是现在看两个月不到至少有20%以上的收益了。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市场情绪的失控,平安成交量放大,今天成交64.65亿。


按照滚动市盈率计算,中国平安上市十四年最低点,这对于中国平安已经是一场赤裸裸的资本市场危机了。

这几天我的微信群陆陆续续有人退出,可见对我的失望,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群里聊平安了。

下午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平安,要不要割肉?

我提出一下几个问题:平安的基本面出现基础性恶化了吗?竞争优势还在吗?护城河还在吗?对手变强了吗?保险没有需求了吗?当前的困难能解决吗?

如果我卖出平安,这意味着我背叛自己的投资系统,那么我后面怎么操作?没有新的理论做支持,就是无头苍蝇,只会死更块。如果有新的理论支持,我不介意马上清仓。

平安的问题说到底是行业的问题,平安在长痛和短痛之间选择了短痛。

当然,你要说平安有没有问题,我觉得也是有的,而且很多。



说到中国平安,不能不说地产行业,中国平安在地产上面的投资很重,而现在卖方推地产直接被买方在朋友圈打脸,可见行业的冷酷。

我们看房地产行业的估值,以动态市盈率为例,阳光城4.14,中南建设3.17,融创2.94,碧桂园4.59,金科4.43,保利4.98,等等,按照这个走势,今年可能看到市盈率为2的地产股,港股甚至可能出现市盈率为1的地产股。

地产走到今天,我觉得很有意思,一方面线下一房难求,大家拼了命买房,其中有大量的刚需,这些人是真刚需,手里一套房子没有,甚至没贷款过,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破产清算的节奏。

但是我们要看到,还有很多人手里三五套房,甚至十几套,几十套,拿着房子收租金,等升值,号称人生赢家,以前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在是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

再看这个照片:


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对公务员动刀子?再想一下,公务员的工资高吗?公务员有可能凭工资买房吗?如果不能,当公务员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公务员,你会怎么做?

再看:






按照北京日报报道:暑假期间,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帮助家庭确有需要的学生过好暑期生活,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

我们想一下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一个人上班养不起三个人,两个人上班没人带娃,如果想要二胎,我不知道多少家庭能有这样的实力。

只能牺牲老人呗,不好意思,以后都是65退休了。65之前没法帮带孙子,65退休后可能自己都需要人照顾了。

综合看着两个消息,你问我为什么说保险不说说这个?我想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论断非常英明,指出来真正的痛点。

我们社会的问题就出在了房子身上。看新闻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保险的需求为什么没有爆发呢?我觉得两个原因,一个是GDP代表着财富,是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才是属于自己支配的,当前中国的资产总量上去,但是负债也上去了,以上海为例,一套600万的房子(这个价格是外环),首付约210万,按照4.65%的利率计算(这里也不算利率的提高),月供约2万,一年就是24万。再把装修款算上,按照30万的简装计算。车、车牌(上海车牌约10万)、车位不算。三口之家一年按照20万的消费计算,大概要求税后44万的收入,两个人单人22万。

我们的资产很多,但是负债跑更快。一套1000万的房子,如果每年增长5%,第一年就是50万,第二年就是52.5万,事实上房子的增速远高于5%,而多少家庭一年在消费后可以积累50万以上的存款呢。

人力成本升值很慢,资产升值快,资产进一步吸收资金,就出现了人被物化的情况,人追资产,追不上,消费被积压,同时理性人感受到压力,不安全感增加,选择储蓄和投资而不是消费,这形成了负反馈。

当原有的资产升值受益者的消费需求满足后,后来的需求却跟不上,这就形成了需求不足的情况。

这样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保险的需求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不仅没有爆发,反而被压制。这也是疫情后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恶果。

我自己是慧择网的兼职代理人,利用自己对保险的研究找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推荐给朋友。今天收到一个投保失败的提示:


我从后台查了一下原因:客户5月体检血压150,低100.,自己在家测三天也在140左右,100。

很遗憾,在您身体健康的时候,您觉得自己不会遇到健康障碍,保险没用,当您身体不适的时候感觉需要一份保险保护自己的时候,您不能买了。

作为投资人,我试图去理解中国平安,但是对于平安我也有一些看法。

以下是我想对平安管理层提出的文图:

现有的保险同质化严重,公司如何看到保险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价格战问题?公司试图用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构筑产品的底层差异性,请问当前的进展如何?市场上一直传言平安的产品较贵,公司如何看待?如何进行产品的分层次销售?代理人脱落公司是否有目标,未来代理人的收入目标是什么,改革完成后的渠道分布,权重及功能如何?在寿险改革中,公司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能不能解决?有没有做改革失败的备案计划?公司的投资决策流程和责任划分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投朗诗之类的公司,如果是万科保利,亏也就亏了,明明白白,现在亏的糊里糊涂。

总体上,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沟通是不够的,只说自己想说的,没有解决市场真正关切的,资本市场看不懂,只能按最坏的情况处理。这种资本市场的丢分影响了公司的影响,形成了负反馈。

在市场上有大量的自媒体以及保险经纪人从事所谓的“保险黑产”业务,应该说对中国平安的形象形成了重大打击,公司不管不顾,认为是小事情,就在所谓的官媒打广告,却没有意识到在今天,自媒体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我觉得公司应该重视,走到前面,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很多投资者在中国平安买了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全部身家在中国平安,要说专业性,管理层拿到的数据和规划肯定比散户多得多,但是我们对保险业长时间的跟踪和思考相信也有价值。

喊话中国平安管理层:你们已经遭遇了资本市场危机,不要在装聋作哑了,站出来说两句吧。

希望大家把我的文章转发,希望中国平安的管理层能看到,希望能从正面回答这些基本面的问题。

我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    @平安证券   @平安银行   $中国平安(SH601318)$    $万科A(SZ000002)$    $中国太保(SH601601)$   

全部讨论

请珍惜62的平安吧,因为马上61了

2021-07-02 21:47

我一直持有23000股平安,金融股配置。基本上不看股价。
但是跌到这个价格,我认为平安起码得反省它的股权投资。中国这么好的经济腾飞,为什么不投资宁德时代,同城的腾讯,不参与高端酒老窖,五粮液的增发?碧桂园的投资时机不错,后来的华夏幸福应该有人负责,拿着高薪做投资却一塌糊涂。

本人非保险业内人士,但老婆是。老婆给我买了一堆保险,我发现都是找的保险中介,他们用一堆专用术语做比较后选的。可惜从来没出现过平安。我也问过,为什么没有平安的,她不屑一顾的回答,平安的贵得离谱。
具体保险我也不懂,我的认知是,数字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核心还是产品。产品要么是性价比,靠忽悠是不可能伟大的。要么靠差异化和品牌化。差异化看似在和医疗绑定,但能买到高端产品的,会担心医疗吗?而且高端的就更看中品牌了,平安的品牌如何?我没买过不知道,但看着陆家嘴平安大厦楼下永远是吵吵闹闹的快递喊员工,员工喊楼层的场面(疫情前也是如此),我不信一家只为自己里面好看,放着那么多空地好看都不愿为员工为快递外卖行个方便的公司能建立高端品牌,你们可是服务性公司啊。
随便乱写写,我不持有平安股票,唯一一张平安的保单还是96年一张一年交365块的,多少年前就交完了

我持有中国平安,但是我觉得保险业务不会大幅度发展,主要原因是我买的各种公司的保险合同我看不懂,每年2万的保险,反复看合同,就是不知道能提供什么保障。只有让大家能看懂合同,客户才会买入各类保险。合同其实只要一页主要内容,每年付多少,付多少年,能得到什么保障,后面可以详细的说明。

2021-07-03 09:19

我06年进的股市,那时候还是个韭菜,07年140买的平安,最低跌倒20元我一直没走,13出来过,14年九月前后感觉平安有戏,满仓进去,10月下旬开始的那波券商保险狂拉,我在52走的,那时候还没十送十,这之后我再也没买过平安,以后也不会在碰平安,盘子太大,说实话也没成长性,股性不活,08年平安投资失败,这次平安又是投资失败,那么多年,06年我看着茅台从20元涨到现在2000元,中间不知道十送十有几次了,分红也能吧本赚回来了,尽管现在也追捧价值投资兼顾趋势,但是也不会再去碰平安

个人觉得平安没什么好多回应的,因为不只是平安,不只是保险,几乎所有传统行业的大蓝筹股价都呈现趋势性下跌,如果这是公司价值的反应,难道全国人民每天都只在做的是喝着中药,开着新能源车去做美容整形?所以并不是这些蓝筹公司本身出了多大问题,更加不可能是行业长期的低迷,畸形是这个市场一贯存在的特点,只是不同阶段的程度不同,要么耐心等待风格切换,要么加入疯狂的投机,仅此而已

2021-07-02 22:23

再怎么喊话也没用,股价能喊上来的话董老师的业绩早就不止现在这样了。
要触发股价的拐点,必须有能触碰到核心的事情发生:业绩拐点或者政策利好。
至于回购,不注销的回购那就是个笑话,最多撑1天。
放低预期。
$中国平安(SH601318)$

2021-07-02 23:52

保险如果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谋利为主,这样的产品会有多少坑你去品细品,看看国内的某某保险这不赔那不赔,霸王条款满天飞,暗坑机关无处不在,其背后的目的无非就是套路和忽悠,而丧失了保险的本质!这应该是民众对于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前段时间抖音某人兽保险离职人员实名举报公司黑幕,值得投资者深思!不能看做是保险行业个别现象,应该从整个行业审视!

2021-07-03 03:17

个人认为保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戴维斯当年能够在保险上面花费十年的时间,做到了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才在38岁单飞并且长达数十年投资各国保险业。窃以为很短的时间-两三年内能够把握保险业的内在逻辑,几乎不可能,且投资主要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的一项活动,开微信群若是宣讲保险业投资逻辑,很容易偏离投资的主旨。我也观察到平安投资者的禀赋效应较重,很多人投资平安的逻辑其实就是两条:估值一直不高,甚至符合格雷厄姆类价值投资1.0的静态估值法;自2016-2019,除开2018年,平安的涨幅都很不错,观察最近4年进入股市的新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平安投资大小V的逻辑宣贯,而这两点实际是无法作为准确的投资指导的。

2021-07-02 21:39

大失所望,这次应该有人出来为华夏幸福暴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