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羞辱:上市13年以来估值最低,中国平安还不改有所作为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85回复:407喜欢:141

今天中国平安大跌3.8%,跌破2020年疫情最低点62.99元,当前市值1.14万亿。

最近很多机构和大V纷纷清仓中国平安,具体我就不说了,他们在清仓后去追赛道股,当时看来赛道股已经很贵,但是现在看两个月不到至少有20%以上的收益了。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市场情绪的失控,平安成交量放大,今天成交64.65亿。


按照滚动市盈率计算,中国平安上市十四年最低点,这对于中国平安已经是一场赤裸裸的资本市场危机了。

这几天我的微信群陆陆续续有人退出,可见对我的失望,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在群里聊平安了。

下午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平安,要不要割肉?

我提出一下几个问题:平安的基本面出现基础性恶化了吗?竞争优势还在吗?护城河还在吗?对手变强了吗?保险没有需求了吗?当前的困难能解决吗?

如果我卖出平安,这意味着我背叛自己的投资系统,那么我后面怎么操作?没有新的理论做支持,就是无头苍蝇,只会死更块。如果有新的理论支持,我不介意马上清仓。

平安的问题说到底是行业的问题,平安在长痛和短痛之间选择了短痛。

当然,你要说平安有没有问题,我觉得也是有的,而且很多。



说到中国平安,不能不说地产行业,中国平安在地产上面的投资很重,而现在卖方推地产直接被买方在朋友圈打脸,可见行业的冷酷。

我们看房地产行业的估值,以动态市盈率为例,阳光城4.14,中南建设3.17,融创2.94,碧桂园4.59,金科4.43,保利4.98,等等,按照这个走势,今年可能看到市盈率为2的地产股,港股甚至可能出现市盈率为1的地产股。

地产走到今天,我觉得很有意思,一方面线下一房难求,大家拼了命买房,其中有大量的刚需,这些人是真刚需,手里一套房子没有,甚至没贷款过,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破产清算的节奏。

但是我们要看到,还有很多人手里三五套房,甚至十几套,几十套,拿着房子收租金,等升值,号称人生赢家,以前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在是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

再看这个照片:


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对公务员动刀子?再想一下,公务员的工资高吗?公务员有可能凭工资买房吗?如果不能,当公务员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公务员,你会怎么做?

再看:






按照北京日报报道:暑假期间,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本,帮助家庭确有需要的学生过好暑期生活,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

我们想一下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一个人上班养不起三个人,两个人上班没人带娃,如果想要二胎,我不知道多少家庭能有这样的实力。

只能牺牲老人呗,不好意思,以后都是65退休了。65之前没法帮带孙子,65退休后可能自己都需要人照顾了。

综合看着两个消息,你问我为什么说保险不说说这个?我想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论断非常英明,指出来真正的痛点。

我们社会的问题就出在了房子身上。看新闻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保险的需求为什么没有爆发呢?我觉得两个原因,一个是GDP代表着财富,是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才是属于自己支配的,当前中国的资产总量上去,但是负债也上去了,以上海为例,一套600万的房子(这个价格是外环),首付约210万,按照4.65%的利率计算(这里也不算利率的提高),月供约2万,一年就是24万。再把装修款算上,按照30万的简装计算。车、车牌(上海车牌约10万)、车位不算。三口之家一年按照20万的消费计算,大概要求税后44万的收入,两个人单人22万。

我们的资产很多,但是负债跑更快。一套1000万的房子,如果每年增长5%,第一年就是50万,第二年就是52.5万,事实上房子的增速远高于5%,而多少家庭一年在消费后可以积累50万以上的存款呢。

人力成本升值很慢,资产升值快,资产进一步吸收资金,就出现了人被物化的情况,人追资产,追不上,消费被积压,同时理性人感受到压力,不安全感增加,选择储蓄和投资而不是消费,这形成了负反馈。

当原有的资产升值受益者的消费需求满足后,后来的需求却跟不上,这就形成了需求不足的情况。

这样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保险的需求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不仅没有爆发,反而被压制。这也是疫情后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恶果。

我自己是慧择网的兼职代理人,利用自己对保险的研究找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推荐给朋友。今天收到一个投保失败的提示:


我从后台查了一下原因:客户5月体检血压150,低100.,自己在家测三天也在140左右,100。

很遗憾,在您身体健康的时候,您觉得自己不会遇到健康障碍,保险没用,当您身体不适的时候感觉需要一份保险保护自己的时候,您不能买了。

作为投资人,我试图去理解中国平安,但是对于平安我也有一些看法。

以下是我想对平安管理层提出的文图:

现有的保险同质化严重,公司如何看到保险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价格战问题?公司试图用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构筑产品的底层差异性,请问当前的进展如何?市场上一直传言平安的产品较贵,公司如何看待?如何进行产品的分层次销售?代理人脱落公司是否有目标,未来代理人的收入目标是什么,改革完成后的渠道分布,权重及功能如何?在寿险改革中,公司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能不能解决?有没有做改革失败的备案计划?公司的投资决策流程和责任划分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投朗诗之类的公司,如果是万科保利,亏也就亏了,明明白白,现在亏的糊里糊涂。

总体上,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沟通是不够的,只说自己想说的,没有解决市场真正关切的,资本市场看不懂,只能按最坏的情况处理。这种资本市场的丢分影响了公司的影响,形成了负反馈。

在市场上有大量的自媒体以及保险经纪人从事所谓的“保险黑产”业务,应该说对中国平安的形象形成了重大打击,公司不管不顾,认为是小事情,就在所谓的官媒打广告,却没有意识到在今天,自媒体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我觉得公司应该重视,走到前面,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很多投资者在中国平安买了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全部身家在中国平安,要说专业性,管理层拿到的数据和规划肯定比散户多得多,但是我们对保险业长时间的跟踪和思考相信也有价值。

喊话中国平安管理层:你们已经遭遇了资本市场危机,不要在装聋作哑了,站出来说两句吧。

希望大家把我的文章转发,希望中国平安的管理层能看到,希望能从正面回答这些基本面的问题。

我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    @平安证券   @平安银行   $中国平安(SH601318)$    $万科A(SZ000002)$    $中国太保(SH601601)$   

精彩讨论

西双版旅居房产2021-07-02 21:46

请珍惜62的平安吧,因为马上61了

51nxp2021-07-02 21:47

我一直持有23000股平安,金融股配置。基本上不看股价。
但是跌到这个价格,我认为平安起码得反省它的股权投资。中国这么好的经济腾飞,为什么不投资宁德时代,同城的腾讯,不参与高端酒老窖,五粮液的增发?碧桂园的投资时机不错,后来的华夏幸福应该有人负责,拿着高薪做投资却一塌糊涂。

zicolee鑫2021-07-03 00:17

本人非保险业内人士,但老婆是。老婆给我买了一堆保险,我发现都是找的保险中介,他们用一堆专用术语做比较后选的。可惜从来没出现过平安。我也问过,为什么没有平安的,她不屑一顾的回答,平安的贵得离谱。
具体保险我也不懂,我的认知是,数字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核心还是产品。产品要么是性价比,靠忽悠是不可能伟大的。要么靠差异化和品牌化。差异化看似在和医疗绑定,但能买到高端产品的,会担心医疗吗?而且高端的就更看中品牌了,平安的品牌如何?我没买过不知道,但看着陆家嘴平安大厦楼下永远是吵吵闹闹的快递喊员工,员工喊楼层的场面(疫情前也是如此),我不信一家只为自己里面好看,放着那么多空地好看都不愿为员工为快递外卖行个方便的公司能建立高端品牌,你们可是服务性公司啊。
随便乱写写,我不持有平安股票,唯一一张平安的保单还是96年一张一年交365块的,多少年前就交完了

佛境人生2021-07-02 22:00

投资宁德会给高管返点吗?高管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钱包

沈竹清2021-07-02 23:08

我持有中国平安,但是我觉得保险业务不会大幅度发展,主要原因是我买的各种公司的保险合同我看不懂,每年2万的保险,反复看合同,就是不知道能提供什么保障。只有让大家能看懂合同,客户才会买入各类保险。合同其实只要一页主要内容,每年付多少,付多少年,能得到什么保障,后面可以详细的说明。

全部讨论

你提出的问题都是操蛋问题,你自己都没有搞懂基本面有没有变。你自己买了平安的保险吗?愿意买吗(除了车险)。我看了朋友圈一个朋友做平安的。交10年共50万,然后21岁每年领35000,谁要买了这不是傻子吗?随便投资固收,即使按年化5%算,0岁拿出50万,到60岁是多少?是18倍,900万。平安的基本面变化就在于这里。随着年轻人文化水平提升,认知提升,越了解复利的威力。越不会被这样所谓的理财保险忽悠。以前利用财务专业信息差吃红利骗老年人年轻人等中产阶级的钱,现在不好用了。这就是基本面已经改变了。

保险行业的问题主要是我国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的比例太低。富人有无保险无所谓,穷人又消费不起,所以奢侈品和高端白酒消费多、拼多多兴起。美帝的消费推动经济正事得益于庞大的中产阶层。

2021-07-02 23:39

请珍惜62的平安吧,因为马上要52了想想前三年自己仓位达到七成,86/76两次清仓,是庆幸还是……哎

2021-07-02 22:08

恶性循环,投资平安股票亏钱的人大概率都不会想支持平安的任何东西

2021-07-03 11:21

平安寿险一直就是集团的现金奶牛,但寿险对代理人的压榨可谓到了极限,业绩全是代理人干的,但绝大多数人的待遇却连正式员工的一半都赶不上,首先是寿险部分业务员基本上赚不到佣金,多数时候还要提前垫付给客户,车险,综合业务,甚至贷款业务都赚不到钱,每个月工资单上的数字是不少,实际到手的却很少。既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股权激励。到手的钱基本都在第二年支付自己的保单续期了。从19年初,我了解到的营业区人数普遍减少了1/3。业绩不下降才有鬼呢,继续这么玩吧,早晚把自己玩成ST

2021-07-02 23:44

股票下跌是好事啊,好东西打折了,你可以买更多啊。什么事情一到股市就违背常识了,你去商场买东西,售货员给你打折,你还百般怨恨,真是怪谈。

2021-07-02 21:51

将华夏幸福的罪魁祸首找出来,可以让平安回血一千亿的市值。好公司可以犯错,但是一定要有能够改错敢于壮士断臂的决心!

2021-07-02 21:45

股价不涨就有平安黑,以前很多比亚迪黑,现在没有任何比亚迪黑

赋上打油诗一首,作为引言:
茅台片仔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A股代有牛股出,一代新茅换旧茅。
过去五年多的A股市场,讲了一个核心资产的故事,也讲了一个各种茅的故事。
只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
股市也是如此,没有什么股票可以一直牛逼,即使各种茅也不例外,都脱逃不了过气的命运。
“泥茅”---海螺水泥下跌近一年近日在加速下跌
“猪茅”---牧原股份高点下来近腰斩
“奶茅”---伊利近两年都没有出现过像样的涨幅
“家电茅”---格力高位盘整多年近期持续杀跌
“险茅”---平安持续下跌出货明显
“火腿茅”---双汇已经顶点下来跌掉一半了
“药茅”---恒瑞也是走得相当难看
“物流茅”---顺丰一跌不起
......
哎呀,很多茅都不想说了,再说下去吃瓜群众都要哭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股市没有只涨不跌的票!!!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主升浪的品种,例如猪鸡、5G上游、芯片、消费电子、白酒、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传统周期等,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都不会再有大机会。
特别是已经炒了5倍10倍甚至更多的标的,都可以删除自选了因为每轮牛市5--10倍以上的股票后面N年难有表现,中国船舶同花顺东财银之杰等大牛股都成为过往云烟。
即像之前爆炒过的韦尔卓胜微宁德比亚迪隆基沃生等统统都没戏,都不会再有大机会。
因为,没有任何股票,可以持续高成长;因为,没有任何股票,可以脱离市值约束。
其实,学习炒股,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而不是书本。因为历史会不断重复,因为人性会不断重复。
核心资产的故事,还会继续讲下去;各种茅的故事,也会继续讲下去。
但是,故事会换新的主角。上半场,炒烂了的核心资产与各种茅;下半场,都是打酱油的角色,陪太子读书,新的主角将是新的核心资产,以及各种新茅。
而它们,主要将出在硬核科技与新消费中,而不是那些被炒烂的过气品种与标的中。
过去的五年,一批市值200亿左右的细分行业龙头,逐步成长为了市值2000以上的各种茅;部分市值千亿以上的行业龙头,逐步成长为了市值万亿以上的伟大企业。
未来的五年,将重复过去五年的故事,只不过赛道换了,标的也换了。
拥抱新核心资产,抛弃旧核心资产。
A股代有牛股出,一代新茅换旧茅。
多从硬核科技与新消费中,寻找各种新茅,分享几支低位绩优机构抱团新茅供大家讨论:
衣茅
网安茅
电容茅
月饼茅
纤维茅
插座茅
激光茅
高分子茅
汽车检测茅
专网通讯茅
办公软件茅
......
哇塞,各种新茅真的不少,位置低没炒过业绩又好让人欢喜的是机构扎堆入驻。我的雪球十大金股组合多是新茅过去一个月内涨了10.38%远远跑赢大势。
新茅多看近几年上市没有炒过的公司中,里面可能会走出一批200亿->2000亿的新茅;里面可能走出几只新的万亿市值公司。
你的点赞和转发是我再次写文分享的动力。周末愉快

2021-07-03 09:31

基本面就是国内保险在老百姓眼里跟骗子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