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回复:60喜欢:16

我这里总体回复一下。因为,我长期关注中概互联网相关行业,我发现绝大多数雪球网友喜欢从,自身感受去谈一个企业,比如“”盒马我经常去,很好用”、“拼多多就是假货聚集地”、“某某app买菜方便,很多人啊”等等观点,但很少有人像我们这样思考企业收入规模、毛利率变化、利润变化、再投入对企业利润影响、赚钱轻松度等,这就造成聊天根本不在同一频率。我们关注这些指标背后始终是围绕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如何变化,是不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我们是“资本家”,最终是来市场上赚钱的,能把100万搞成1000万、甚至5000万是我们追求的,最终是以结果说话的,那些方便大家生活的企业,可能并不能给我们这些“资本家”赚钱,这样的企业我们要远离,而不是靠自己好恶去评判企业,最终我们要对自己钱包负责,来雪球目的是来获取信息更好的搞钱。。。$美团-W(03690)$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BABA)$

全部讨论

不一定,我建议,个人化的一手产品体验很差的公司别买。芭芭拉史翠珊1999年左右买了很多星巴克的股票,她还把股票送人做礼物,长期持有。被问起为什么买,她说:每个人都超爱去的啊。从那时到现在星巴克股价翻了50倍。

拼多多这种恶心人,恶意低价竞争的傻卵商业模式,我反正看不懂,打心眼里讨厌。商业行为的本质就是挣钱,挣钱了才会有好服务,拼多多要是成功了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反正我也不羡慕他。

2023-11-27 14:28

从感受产品来判断一家企业,我觉得这个角度没有问题。只是每个人对事物本质的辨别能力有差异,造成了最终不一样的评价。

2023-11-27 21:02

个人感受和统计学,是活生生的两码事。

2023-11-27 21:50

你说这事我就想到蔚来,对用户好,对员工好,对媒体人好,完完全全一个老好人的车企,唯一对投资人不好,一直巨亏。

2023-11-27 16:35

但是不在国内生活,的确很难感受到拼多多战斗力。虽然财报也看,但是的确会怀疑,这是短期还是五年后比较确定的事情?自己和身边朋友对产品的感受也很重要。我是temu过来,亲身体验对比才感觉到这个组织能打。同样,没有在海外生活,也很难对Facebook的产品有很深的理解,比如为何他做不成支付,为何WhatsApp很难很商业化,为何青少年不喜欢他,10年前的Facebook的畅销程度和现在的差异。当然,有时个人体验是个负分,就像熟悉的行业不买,可能有时会掉到细节里。

2023-11-27 17:57

我也发现这个问题,我身边用京东的特别多,很少有人用拼多多,本以为电商市场份额,京东最多,最后发现原来是淘宝天猫,拼多多竟然和京东市场份额接近

2023-11-27 21:20

擅长观察的,观察到很多人喜欢的品牌/企业,可以促使你积极的去了解,决定你购买的仍然是生意模式。而不是凭你的观察去买公司

2023-11-27 21:06

个人感受有一个好处是会早于数据统计的体现,但这种只针对具有洞察力的,或者说是对所研究公司的客户有深刻认知。绝大多数情况,个人感受只会一叶障目。相信数据,相信事实

2023-11-27 15:38

这个事情我有类似的发帖“【虽然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但依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