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大王的小王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0喜欢:3
既然是创过业的人,分析行业为什么不能基于行业的基本销量来分析,要强行把每年国内外高增速,销量不断攀高且断层领先的比亚迪忽视呢?这似乎不是一个客观的分析习惯。

热门回复

既然不少人有这个问题,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不喜欢讨论比亚迪。
我是投科技公司的,且是喜欢成长型科技公司的。 比亚迪目前,更像是一个消费品公司或者汽车公司。比亚迪目前的优势是20万元以下价位段,仰望是不赚钱拿来做营销的,整个的打法策略是非常的传统的,比亚迪未来的优势有且只有一个降本和规模。
有两个情况:
如果AI软件没完成对汽车的重要改造,行业维持老样子只是更换了更新的动力系统,和增加了一些智能配置的话,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大的成长价值,最多一个新的大众嘛,而且你吃不了北美市场注定变不成丰田,空间很有限,大众现在还没比亚迪值钱,丰田也没多值钱。这个情况也是老王的判断,自己股东会说过。
如果AI能对汽车行业进行重要的改造,那比亚迪会面临非常大的从上往下的竞争。 因为别人有的0成本复制AI和软件的能力你没有, 你的产品不但没有别人的产品好,因为你要采购软件,可能降本都可能比不过别人。假设华为系出的全自动驾驶性能远高于比亚迪,价格跟比亚迪一样,你选哪个?
大概可以参考手机时代,中华酷联里面的中兴酷派联想,曾经出货量也非常的大,但是转到安卓以后,因为没跟上软件的研发,市场基本被小米拿完了,现在都没人记得还有这几个品牌了。
这个在汽车行业因为重资产能原因会难很多,但是不是不可能。特斯拉曾经给大家打过样,只要产品有代差,行业领头羊丰田在其面前不值一提。
为什么我认为比亚迪没什么机会完成AI改造:
1. 比亚迪现在路上没几辆在跑的能收集数据的车,这个领域的第一是特斯拉 第二是理想,第三才是华为。而特斯拉给大家引领的技术方向,就是跟chatgpt一样,端到端堆数据。
2. 赵长江之前有一次直播的时候,那个空调和其他的内容展示出的是比亚迪的核心文化——降本。我怀疑赵长江的收入不一定有其他厂高级的AI研发人员高。有了这样的文化和工资体系,就没办法养好内部的AI团队,给钱少了人不来,给钱多了其他团队要爆炸。
所以比亚迪在我看来是一个估值不低,天花板不高,还有可能输很大的bet,兴趣不大。
$比亚迪(SZ002594)$ $特斯拉(TSLA)$ $理想汽车(LI)$

不敢苟同,ai对汽车的价值有限。我也做了十几年互联网行业。讲几个不同意见。
1.比亚迪是储能公司,比亚迪是靠电池起家,今天为止跟宁德一起垄断了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且储能电站去年今年快速发展。再者他也是电子科技公司,比亚迪有能力生产很多电子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代工。只是他不愿意做。如果真做了,那就是下一个小米,并且成本能比小米控制的好。只是商业价值有限。
2.汽车方面,对家用方面L2L3的智驾能力因为不成熟,经常脱管,根本没有多大商业价值。因为你驾驶一台L3的车,投入的精力是一样的,甚至会因为突如其来的脱管,更需要集中注意力。一台车的商业价值还是在于用车体验,经济性,舒适性,性能,奢侈享受度,如果这台车不是为了跑出租,有没有智驾商业价值区别不大,因为就算没有智驾,开一台车也已经非常轻松了,经济性,舒适性,性能,奢侈享受这些硬件更重要,更能决定一台车的销量。
3.AI能给出行行业带来的最大的商业价值就是无人化,比如现在的萝卜快跑。省去人工,利润还给出租车平台和社会。一台出租车年创造价值30万,原本要给司机24万,以后就不用了。这就是最大的商业价值,年利润甚至可以做到万亿水平。这个市场盯着的人很多,也许华为以后确实能卖出很多智驾方面的硬件软件,甚至是整车,或者自己做平台等等。但华为也面临着百度,阿里,滴滴这些企业,假如比亚迪在软件方面以后再不行,也是最有机会跟百度阿里联手做ai汽车的企业。但现在根本没看出华为比比亚迪强多少,尬吹成分居多。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比亚迪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需要传统燃料的机器工具先都改造成新能源机器再说。整个世界需要换新能源的机器太多,又不单单只是汽车。

大模型的多语言能力,在半日常半专业的领域,超过了几乎所有的没留过学的学英语专业的人,在偏专业的领域应该可以轻松吊打留学的甚至native speaker的非本专业。 感觉市场上的人对AI的威力还是过于低估了

你让Ai写byd的竞争优势,可能只需要不到1秒,写出来可能也大差不差。如果再不努力提高认知,Ai做你的工作会做的比你好,人就会失去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价值的能力,可能甚至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一个劲的臆想,从来都不尊重事实。。。。事实是国内车企智驾团队人数最多的是byd,4000多人,仅次于华为。。。。车企中研发费用最多的也是byd。。。从来都不独立思考,商家怎么宣传就信什么。哪个商家的声音大就哪家厉害。。

我想补充一点,目前来看,非智能车在全球化方面是有优势的,丰田只卖一个发动机舱,比亚迪只卖一个电机壳子,就可以卖到全世界,但智能车不行,需要考虑语言,法规,地图,智驾等各种问题。但是,AI让人看到了加速智能化的希望,写代码更快了,多模态的大模型有可能一次性解决语言,法规和地图的问题。如果智能化的全球化问题解决了,就会出现智能手机现在的竞争格局,比亚迪就危险了,很容易变成下一个HTC

[很赞][很赞][很赞]。
曾为ML/CV/NLP从业者,有一些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我当前的判断与您一致。AI对出行行业的最大商业价值,是通过大规模商用无人运输(人/货),大幅优化现有运输行业(人/货)的UE和商业模型。
结合路况国情,经常脱管的L2L3家用智驾,只是家用车的附加价值之一,不用过分吹捧。
iPhone不只是手机,因为除了打电话人们用iPhone创作的其他优秀作品数不胜数,iPhone是新生产工具。汽车的智驾除了驾驶体验,是新生产工具吗?不是。至少现在还不是。
智驾通过“技术营销”卖订阅,可能是一条路。但还需验证。
经济、舒适、性能、奢侈享受度,更能决定一台车的销量。
$比亚迪(SZ002594)$ $理想汽车(LI)$
#希音消费#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为啥比亚迪不在小鹏最低谷的时候,去做个战投,把自己的短板补上,少建个工厂100亿,拿去买小鹏的股份,比亚迪给小鹏供电池,小鹏给比亚迪智能化方案,双赢。

说明他们非常自满,还没有大众有危机感

小鹏一家从生到死不懂能不能给投资人带来一毛钱自由现金流的公司, 比亚迪投资这个?有没有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