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2喜欢:5

$中国中免(SH601888)$ $上海机场(SH600009)$ 

上机与中免的新协议,目前看下来大概率会是以客流量为衡量基础,乘以一个系数,关于系数的调整,可能会权衡两方利益,也要考虑在疫情对上海机场的大幅影响下,保证其不亏钱为前提。所以在低流量下,系数会给的高一些,流量恢复后再还回去一些。对于上机来说,短期业绩应该是有保障,中免也舍不得放弃这么优质的一个口岸渠道,但长期来看,上机免税部分业绩空间恐怕会受限。 

到了2025年,上机的高扣点率应该很难保持,重新签合同时候的扣点率预计会大幅低于45%,因为机场也要考虑与海南、日上直邮渠道的比价,维持这么高的扣点率,会让口岸的价格没有竞争优势,反而在量上吃了亏,中免随着多面开花,体量越来越大,对上机渠道的依赖也会降低,所以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还是看好中免的发展空间。

中免从免税零售商,深入直邮业务,也开始向跨境电商发力,未来将会是两条腿走路。总体来说,在高端护肤品销售这条线上,不论是免税还是线上直邮,中免的价格优势都是巨大的,而且免税这个双位数增长的巨大市场,过去免税这个超过5000亿的市场,有70%贡献给国外。在目前的疫情影响下,国外代购,各大机场口岸、海外免税店的销售都陷入了停滞,以香化为主的高端护肤品也在加速回流,这块市场渗透率低,国家更是在这个时间加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撑,目的就是加速回流这部分GDP,除了引入了多方竞争者以外,几乎看不到利空,但竞争者的竞争能力也是比较有限(具体分析见之前的文章),不妨碍中免的飞速发展。可以说这次疫情的契机,对于中免的消费者变革(从以前的旅客到现在的旅客+代购),渠道变革(从依赖口岸和海棠湾到增加了直邮渠道),政策支撑(政策加速消费回流)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可以支撑其万亿市值的逻辑。

全部讨论

2021-01-28 22:27

上机的这个对外空中门户,未来是一年上亿人次的高净值客户流量,平均每人机场免税年消费1000元,就1000个亿……你觉得中免会放弃这个体量吗?我两者都持有,两者生意类型不一样,以后如果政策放开市内免税,那么对机场免税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把机场免税这块消灭,因为消费场景不一样,机场免税与海南岛免税不同,消费群体不一样……两家未来都是万亿级别的公司,中免空间更大一些,上机更稳一些。

2021-01-28 13:01

买上机的永远不会承认中免更好的,原因很简单,你租房子的人比你还有钱,你心里还会平衡吗

2021-01-28 11:52

讨论已被 骑牛找马的人 删除

2021-01-29 08:05

收租➕CPS,要改CPA了?这跟游戏市场一样,渠道跟CP,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

2021-01-29 07:43

免税只是变现的手段,值钱的是流量!去跟海南,日上直邮比免税业务逻辑有问题,上机首先是解决出行的需要,收获的是高净值人群带来的附加值!买东西只是顺便,出行才是最主要的需求,原本从上海出发去国外的人,会特地转机海南买些东西?再者线上直邮也是疫情期间才推出的渠道,疫情结束还会不会存在也是未知数。作为中国的空中门户只要有流量,对商户来说除了营收,对商户品牌价值的提升也是不了忽略的。

2021-01-29 05:10

不可能根据流量比例来的,免税店都关闭了,和流量无关

上海机场可以不租给中免,你别想在我这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