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盛机电(四)产品布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学.24s22] 如果投资于高科技精密制造领域,产品必须有较高的护城河,具备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例如ASML阿斯麦光刻机,但以国内当前的技术积累,想短期内达到ASML的高度肯定是不现实的,不过,以晶盛机电为小规模的学习样本,开始相关投资摸索,相对还是比较谨慎、乐观的。

晶盛机电主营业务产品为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上游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并基于多年来对硬脆晶体材料生长及加工技术和工艺的理解,延伸布局至蓝宝石材料、碳化硅材料以及相关产业链核心的辅材耗材,如石英坩埚、金刚线、精密零部件等领域。虽然写得比较复杂,但其实比较纯粹:晶体生长设备为主,加工设备为辅,努力在蓝宝石、碳化硅方面寻找增长机会,顺便做点儿耗材生意。

年报中可以看到一些信息:晶盛机电核心产品可分为晶体生长设备和智能化加工设备两类。

库存量大幅增长是因为光伏厂家大幅扩产能、且设备交付到验收有一定时间导致的。公司公布的收入确认方法为:对于需承担安装调试或指导安装调试合同义务的设备销售收入,于现场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予以确认,具体以用户签署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单为准;对于无需承担安装调试或指导安装调试合同义务的设备销售收入,于发货签收后予以确认。

晶体生长和加工设备业务是公司的强项,其中我判断光伏部分占比80%以上,半导体体量较小,不到20%。业务基本上都是围绕长晶设备展开的,这种业务模式要求设备制造商和客户间相互依存、共同迭代,获取客户数量变化或客户业绩发展对设备制造商业务影响可能非常巨大,也许这也是过去一年晶盛机电股价持续下滑的原因。不过,我相信经历过“江西赛维”时期的晶盛机电一定积累了相关的公司风险管理经验,此次光伏产能过剩的情况与十年前的江西赛维完全不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太阳能生产和消纳中心。或许挖金矿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卖铲人始终都会在

光伏长晶及加工设备

光伏长晶炉在整条产线中价值占比超过 80%

半导体长晶及加工设备

长晶、切片、研磨、抛光、外延设备的价值占比均较高,且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单台半导体设备的价值远高于光伏。单晶炉国产化率相对较高,国外厂商有 S-TECH(韩国)、PVA TePla AG(德国)等,国内厂商有晶盛机电连城数控晶升股份等。

切片机、倒角与研磨机、抛光机、减薄机为海外厂商垄断,国内厂商逐步替代。晶盛机电在多类设备上均实现突破并逐步国产替代。

先进制程及功率半导体装备

半导体外延是指硅片衬底上生长出单晶薄膜的过程。

材料和精密零件

我觉得这部分或许是像“生产打印机的也会卖墨盒”一样,很多情况下,“墨盒”恰恰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从2022年报、2023半年报上都能看出材料业务的毛利率在增长,而设备可能存在价格竞争或其他情况,毛利率在下降。

(以上图片来自晶盛机电官网或2022年财报)

顺便提一句,主要的耗材——坩埚,居然出了分拆上市“美晶新材”的计划,从网络新闻美晶新材超四成收入依赖TCL中环,可以大致猜想,这种耗材业务和晶盛机电业务是高度重合的。我是想不明白分拆坩埚业务单独上市的目的:难道是要人为制造“内卷”(瞎猜[想一下]),就好比卖打印机的把墨盒业务分拆,那将来卖打印机的还会再出原厂墨盒,分拆出去的就会是副厂墨盒,主打通用型,适合各个厂家的设备,这不是玩闹儿的吧[偷笑]

【在建工程】

从公司在建工程中,可以大致了解未来的产品布局,值得一提的是晶盛机电已经掌握国际领先的超大尺寸 300kg、450kg、700kg 级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在建工程中明确标明“蓝宝石”的占21%;而在建工程中标明“坩埚”的占8.5%,也不低;标明“半导体”的占比不高。

今天的学习只是对晶盛机电的产品有个大致的了解,至于护城河宽不宽,初步感觉还完全谈不上,他还在努力填上国外厂商的护城河呢,持续在“国产替代”方向上努力拓展机会。咱们还是先看看这波光伏产能疯狂扩张的结果如何再说吧,可能2024年就能见到拐点,只是不知是拐点向上,还是向下[想一下],所以对晶盛机电的投资还得等,先耐心等等再说。

【历史学习笔记】

晶盛机电(一)财务稳健

晶盛机电(二)市场在担心什么

晶盛机电(三)创始人和管理团队

晶盛机电(四)产品布局

郑重声明】本文发布的目的仅限于公开记录投资过程和心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共同成长。本人不保证本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所有信息未经本人核实,也不对任何人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买卖操作,风险自担。本人保留所有权利,未向任何人推荐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