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李寻欢佛祖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1
说说吉利具体有什么技术,龙头在什么领域

热门回复

笑死我了,什么一致性,稳定性。沃尔沃北美质量垫底,中国黑社会在车展群殴维权车主。你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就是造出这种烂车么。吹三缸是趋势,你先把你这烂三缸的性能超过长安和长城的四缸机再来吹牛逼行不。国家可没叫你生产三缸,国家是叫降低油耗。博越三缸工信部油耗7.2。长安75和长城H6四缸才6.7。。天天玩话术,舔不知耻

吹一半天,啥也没看见。发动机有突破吗?长安ne1.4t,1.5t吊打吉利。地盘有突破吗?变速箱有突破?

智能化这次是长安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没吉利啥事。
吉利有啥技术,除了海军无敌,垃圾玩意

2020-01-03 15:36

不能大规模量产本身就谈不上有竞争力,何况还得有足够的渠道和服务水平。对于现代工业产品的要求,其实去看手机市场会更清晰,汽车市场由于行业原因,演变比较慢,不是特别适合理解商业模式。
像icon这种产品,一出来我就知道是爆款,奔着月销1w去的,实在是和当年的博越面临的市场环境有太多相似之处,非常精准的产品定位和定价。

很多人对吉利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

2020-01-03 15:03

模块化架构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把非标件标准化,标准化之后带来的大额采购的低成本,带来的高利润。
标准化带来的产品一致性,质量的稳定性。
以上的几点会带来产品极大的竞争力。
李书福在接受吴晓波采访的时候说的,没记错应该叫十年二十人,包括李书福对特斯拉的理解,包括李书福对汽车工业的理解:大规模,一致性,稳定性,可持续等,这是一家民营世界500强公司老总,面对老友吴晓波说的原话,应该是李书福对于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真正的理解。。。。这不是还有头发的李书福发布的汽车就是沙发加4个轮子的理解,这是李书福收购沃尔沃之后,陪伴沃尔沃复苏,大笔研发投入,见识了真正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工业整个系统之后,对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做出的判断。
模块化平台就一个缺点,一旦一个配件出现安全问题,召回都是动不动十几万辆,因为不同车型非标件标准化共用太多,容易导致n款车型同时遭雷,召回。。。。其他的百利无一害,没有人能做到吉利这种成本优势。
请对照着李书福去年面对吴晓波说的:大规模,一致性,可持续,吉利所有研发投入就是为了做到这几点去的。。。。乡下小厂认为,做个发动机就是核心竞争力,做个爆款就是核心竞争力。。。。李书福认为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就是在吴晓波访谈里说的那几点。
$吉利汽车(00175)$ $ 长城汽车 (SH601633)$ $长安汽车(SZ000625)$

2020-01-03 13:20

吉利燃油已经不怎么研发了。。新四化,吉利布局应该是最好。吉利在中国入股了很多新业态公司,沃尔沃在欧洲也和零部件配套成立了很多合作公司进行创新。随便举个例子,沃尔沃和奥托立夫合作成立的Zenuity,就是为吉利未来无人驾驶打基础的。北欧有很多和沃尔沃合作了几十年的汽配高科技公司,还有很多北欧小而美的科技创业公司,几乎都是和吉利有或多或少的合作或者入股关系。很多那边的高科技创业公司和吉利是穿一条裤子的。
吉利相对于国产同行的优势2个:
1:模块化平台共用零部件带来的成本制造优势,体量210万辆,别的公司做不到吉利的采购成本。至于每个平台的核心技术,吉利自产变速箱包括自产发动机产能投下去就是150万台,搭载车型不都在路上跑着的吗。
2:吉利的燃油核心技术几乎在7万-70万人民币所有细分领域都可以做车型,宝腾吉利领克沃尔沃路特斯极星。
奉劝友商不要瞎吹。。包括长城前年就一直说48v轻混去年2019年就要上,吉利轻混车都路上跑一年多了(18年年中博瑞ge是第一款),长城的轻混影都没见到。别把技术停留在PPT上。。。。合资很多三缸车型最后都影响销量,吉利汽车路上大把跑三缸,稳定性就不是停留在ppt上的技术,吉利三缸并没有影响销量。从结果看,我感觉吉利三缸1.0t,1.5t做的还算不错。
包括长城现在吹的蜂巢,别跳票,落地之后看销量到底怎么样再吹。。
$吉利汽车(00175)$ $ 长城汽车 (SH601633)$

吉利产品比较均衡
营销确实牛
而且他只有销售公司上市 关联交易好安排利润

营销

2020-01-03 14:05

我补充一点啊,其实平台化本身就是各种要素成果的集大成体现。没有齐全的动力组合,稳定的供应链管理和一致的产品素质需求,是不可能搞出平台化这么个大工程的,当然这个工程也最终反哺车企,效率更高,质量一致性更强。